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6年3月22日至9月22日,使用Mini-vol便携式气溶胶采样仪,在西安市高新区进行大气气溶胶(PM2.5)观测研究,并用被动式采样器Ogawa采集NH3样品,使用离子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获得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和NH3的浓度变化,结合大气SO2、NO2浓度数据,对西安市春、夏季气体及PM2.5中水溶性组分的特征和来源进行了研究。分析显示,西安市春、夏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主要由SO42-、NO3-和NH4+组成,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21.68%、7.52%和5.62%;PM2.5整体偏酸性;NH3与水溶性NH4+, SO2与水溶性SO42-,NO2与水溶性NO3-的相关系数都不高,西安大气中硫酸盐,硝酸盐以及铵盐气溶胶的形成受到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于2004年~2005年采集厦门市三个代表性季节大气气溶胶PM10样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离子色谱、热光碳分析仪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气溶胶的化学成分浓度呈现春季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二次离子SO42-、NO3- 与NH4+ 占到近40%;总碳TC浓度占21%;Al、Si 、Ca和Fe等地壳元素仅占总质量浓度的13%;海盐离子占7%,二次离子污染是影响厦门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西安市大气颗粒物在霾天气下水溶性离子的组分特征,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对西安大气TSP和PM2.5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显示,西安大气TSP和PM2.5在霾天气的总水性离子浓度分别为135.0和72.4µg∙m-3。分析的11种阴阳离子(Na+、NH4+、K+、Mg2+、Ca2+、F-、Cl-、Br-、NO2-、NO3-和SO42-)中SO42-、NO3-、NH4+是TSP和PM2.5中的主要成分,这三种离子占总水溶性离子的百分比霾天气明显高于正常天气。pH测定的结果显示,霾天气大气颗粒物均比正常天气偏酸性。对比了不同天气下的SOR(SO2转化率)和NOR(NOX转化率),发现霾天气SO2和NOX转化率高于正常天气,尤其是SO2在霾天气更易转化为SO42-。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2005年呼和浩特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进行年月均值及各时期日变化规律的统计分析得出:[1]年月均值变化呈采暖期污染最重(因沙尘影响4月份PM10污染浓度值最高).首要污染物是PM10其次为SO2,NO2污染最轻;[2]冬季、采暖期和全年小时均值变化曲线PM10和NO2是双峰双谷型,SO2呈现三峰三谷型,其他时期日内小时均值变化曲线稍有不同;[3]全年污染最重的是冬季采暖期,污染最重的两个时段是7:00-13:00:和20:00-24:00;针对上述规律提出三个新的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造成的城市空气污染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作者以大气中的PM10 和PM2.5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冬季在北京市范围内设立了5个功能区(9个采样点)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市PM10 和PM2.5污染比较严重,不同区域的PM10 和PM2.5的污染程度为:交通干道区>工业区,郊区>商业区>居民区,且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同于PM10;气象条件稳定时,PM10 和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时间变化的特征主要取决于所在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变化情况;PM10 和PM2.5的污染程度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颗粒物质量浓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风力的增强而降低,随逆温层的生成及增强而增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美国R&P公司生产的TEOM系列1400A大气粒子(PM2.5)监测仪于2005年12月17日至2006年3月28日对太原地区PM2.5质量浓度进行在线观测。对观测期间2417个PM2.5小时平均浓度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小时平均浓度的平均值是247.6µg/m3(193.7 µg/m3)。在50-100µg/m3之间的PM2.5浓度出现的频率最高,PM2.5小时平均浓度小于400 µg/m3的频率为84.1%。PM2.5浓度日变化为双峰双谷型。太原市区PM2.5浓度与风速、能见度和气压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通过3d 后向轨迹分析了影响太原地区气团的主要传输路径,结果表明,100 m高度上空的后向轨迹可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其中第3类轨迹对应的PM2.5浓度值为342.6 µg/m3,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这类轨迹主要是来自太原的西南方向;而来自东边方向的第1类轨迹对应的PM2.5浓度为261.1 µg/m3,也比来自西北方向的2、4类轨迹PM2.5浓度高。观测结果表明在沙尘暴影响严重的日期,太原地区PM2.5浓度会极大地增加,从而对大气环境形成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为定量研究PM2.5污染与居民死亡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以辽宁省本溪市2019年的死因数据、大气污染和气象监测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PM2.5日均质量浓度与居民死因类型的相关性,并采用Poisson广义相加模型对本溪市大气PM2.5的日均质量浓度与居民日死亡人数进行回归分析,建立PM2.5污染与居民日死...  相似文献   

8.
2001年2月至2002年4月在杭州5个空气质量国控点采集176组PM10样品,分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含量,并采用TEOM法同步监测PM10质量浓度,其中在卧龙桥国控点同时测PM2.5质量浓度。全市PM10年日均浓度为119.2mg•m-3。PM2.5年日均浓度为68mg•m-3。PM2.5与PM10质量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M2.5/ PM10日浓度比值范围在0.31-0.95间变化,平均比值为0.62。OC和EC浓度分别为20.4 mg•m-3和4.0 mg•m-3,其相关性不好表明碳的来源复杂。二次有机碳(SOC)分别占各季OC的 37.1%,45.8%,58.0%,44.7%,表明杭州空气中存在一定的二次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9.
选择2003年1月21日、2月18日和2月20日三个晚上为研究个例观测了台北大气气溶胶中的可溶性阴离子的浓度变化,并利用后推气流轨迹模型结合离子质量分数和离子间相关性分析,研究了不同长距离输送过程对台北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台北大气气溶胶中可溶性阴离子主要由Cl-、NO2-、NO3-和SO42-组成,其中SO42-占可溶性阴离子质量浓度的60-90%,NO3-次之,占9-22%,两者具有较强同源性;Cl-和NO2-所占比例较小,NO2-浓度不容忽视;海盐源气溶胶的长距离输送可以降低台北市大气污染,沿海大陆地区气溶胶的长距离输送可能增加台北市大气污染,沙尘气溶胶的输送不一定加重台北市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0.
对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农村居民使用不同固体燃料、不同炉具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调查,监测了三个地区室内外颗粒物(PM2.5、PM10、TSP)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农村地区使用固体燃料导致的颗粒物污染浓度因季节不同(取暖期与非取暖期)、燃料类型不同、使用炉具不同有很大差异,其中在炉灶内使用薪柴作为燃料,产生的PM2.5浓度最高,日平均浓度248.55μg/m3.在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以煤炭、薪柴、电或者天然气为混合燃料,对比颗粒物污染水平,取暖期高于非取暖期,且均高于国家规定的室内排放标准.控制该区域室内空气污染,应从厨卧分割、改进炉具、推广天然气等方式入手.  相似文献   

11.
抚仙湖主要入湖河流中CODcr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抚仙湖16条主要入湖河流中CODcr在枯、丰、平水期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抚仙湖的入湖河流CODcr污染严重,暴雨期CODcr浓度高于非暴雨期,特别是暴雨初期.分析统计结果还表明,面源污染是抚仙湖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从源头上控制面源的产生,减少地表径流入湖污染物负荷量是保护抚仙湖优良水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乌海市是中国西北干旱区主要的煤炭工业城市之一,其PM2.5浓度变化特征、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尚不清楚。基于2016—2018年乌海市PM2.5逐小时质量浓度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潜在来源贡献函数(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oncentration-weighted trajactory,CWT)等探讨乌海市PM2.5的输送路径及潜在源。结果表明:2016—2018年乌海市PM2.5质量浓度年均值呈下降趋势,冬季PM2.5浓度最高,夏季最低。聚类分析表明西北方向路径是乌海市四季PM2.5主要的输送路径,乌海市气流在春、秋、冬三季均来自于西北长距离输送,其PM2.5平均质量浓度约97.96~151.33μg·m-3,而在夏季短距离输送气流是主要的输送路径,其PM2.5平均质量浓度约87.11~96.88μg·m-3。PSCF与CWT分析表明冬季PM2.5的潜在源区范围最大,主要源自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以及河西走廊等地区;春、秋两季PM2.5的潜在源区主要位于库姆塔格沙漠及河西走廊地区;夏季的潜在源区范围最小,主要来自河西走廊局部地区。PM2.5重污染期间,其主要路径来源于西北方向,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青海北部与甘肃交界处、新疆东部零星地区以及乌海南部地区。这些结果说明乌海市PM2.5污染的潜在源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干旱荒漠区,因此,防风固沙和减缓土地荒漠化技术的实施可有效改善乌海市和西北干旱区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3.
1999年2月、3月、11月和12月, 在北京北三环外的325m气象塔院内进行了大气颗粒物采样, 获得24组192个分级样品.样品用质子激发X荧光(PIXE)方法进行了分析, 得到大气颗粒物化学元素浓度及其谱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和来源正在发生变化.由于采暖期间煤炭使用量的大量减少, 大气中S, As, Se, K的浓度大幅度降低, S和K比采暖前低25%;由于北京冬季采暖大量使用重油替代煤炭作为取暖燃料, 大气中Cu的含量比采暖期前增加了1倍.此外, 由于无铅汽油的推广使用, 目前北京大气颗粒物中的Pb含量已大幅度降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污染控制措施,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选择2006年4月30日至5月10日,结合“五一”长假前后参观游客数量的变化,对莫高窟室内外总悬浮颗粒物(TSP)和污染气体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加强连续观测,获得了莫高窟室内外大气环境污染的初步数据。在观测期内,室外、非开放窟[320窟]和开放洞窟[257窟]大气TSP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38.4 μg m-3、228.5 μg m-3和286.4 μg m-3。TSP中水溶性离子分析表明,Ca2+、SO42-、Na+和Cl-是水溶性无机离子的主要组分,且室外水溶性离子浓度高于窟内水平,长假前后水溶性组分浓度有明显变化。碳气溶胶分析显示,开放洞窟相对于室外和非开放窟具有较高的碳气溶胶的浓度水平。获得了研究区NH3和气态HNO3的浓度水平。游客数量对TSP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浓度,碳气溶胶浓度和污染气体均有显著影响,旅游高峰期污染物质浓度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