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翻译这个特殊的审美过程,发现影响原文审美价值在译文读者那里实现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译者、翻译规范和读者;并分别从这三个因素入手,详细分析了每个因素对读者审美活动的具体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审美价值传递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翻译理论研究从"语言转向"到"文化转向"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角。"文化派"从译语意识形态等角度分析了外在因素对译者整个翻译过程的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是绝对的。本文认为这种影响是相对的。因为译者内在因素如个人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因素都会左右译者针对不同翻译目的和译语读者选择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散文是文学体裁种类之一.散文的翻译研究多年以来仍处于初始阶段,而从美学角度来研究散文翻译,少之又少.文章站在翻译美学理论中的美学主体、美学客体的角度,分别从形式审美价值的审美表征和非形式审美价值的审美表征,对《故都的秋》的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论证在散文翻译的过程中,应用翻译美学理论的必要性,并得出散文翻译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4.
散文的音美、形美、意美共同构成其审美价值。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将散文的审美价值传递到译文当中去是文学翻译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文章以David Pollard英译郁达夫的散文《江南的冬景》为例,从这三个方面浅析散文翻译中的审美再现。  相似文献   

5.
Synaesthesia是英语中极富感染力的修辞艺术。本文从审美角度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表现形式 ,审美意义及其等值翻译作了初步探讨。文章认为 Synaesthesia的翻译应遵循等效原则 ,注重传达原文的美感因素和艺术意境。让译文读者也能感受到同样的言语韵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诗歌翻译中激发读者美感的几个要素,如诗歌形式美,诗歌的整体美感,读者的审美习惯,意境与选词等,从读者审美的角度探讨了翻译美学中形式美与意美的问题,突出强调了形式美对于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再创造的活动,而不是对原文的粗浅复制,文学作品的翻译也是如此,在翻译的活动过程要注意文章的文化差异、情感因素、审美能力的影响。要使翻译作品传神就应当从这三个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这样才能形成出色的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8.
翻译不能仅停留在语言转换和内容传递上,还应将原文中所包含的审美价值也传递出来,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近似相同的审美感受。本文拟分析翻译与美学的关系,探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对文学翻译中审美与创造美过程的影响,以期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研究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语言文化差异会导致文学作品翻译中一些美质的损失.对文学作品翻译中审美损失进行适当补偿,最大限度保留原文审美元素,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文章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审美形式的功能丧失及补偿,审美形式的价值冲突及补偿,审美形式的形义统一性丧失及补偿.文学作品翻译的审美补偿问题的探讨对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有一定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接受理论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被读者接受,从而实现译文的价值,因此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必须考虑读者的审美、阅读习惯、表达习惯、生活经历等因素。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深受中国读者喜爱,与其译文精湛的翻译技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接受理论视角解读其译文的词汇和修辞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彼得.纽马克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三种类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信息知识,让其遵照指示进行活动,还是使读者得到审美享受与教育,从而决定自己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哪种翻译策略。本文从文本类型角度来探讨影响归化、异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可从三个维度分析语用翻译的复杂过程:一维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因素,包括作者因素、译者因素和读者因素;二维是翻译活动的客体因素,指原文文本因素和译文文本因素;三维是翻译活动这一行为本身,即明示、推理和翻译。以此为分析框架,我们可以发现在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翻译活动的共同作用下,《道德经》韦利译本体现出译文宏阔、措辞典雅、内容厚重的翻译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李凯  付瑞阳 《考试周刊》2009,(37):30-31
诗歌翻译不是纯语言转换和内容传递,还应将原诗中所包含的审美艺术与价值也传递出来,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近似相同的审美感受,本文从分析翻译与美学的关系出发.探讨在诗歌翻译中,译音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原诗中的美学艺术与审美价值,并在译诗中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14.
文本从亚里士多德古典修辞学和传播学现代说服理论出发,将修辞学、传播学与翻译学相结合,揭示了翻译研究的一个全新视角,即:将翻译看作是译者通过译本说服读者的过程。有说服力的译本,才能被读者接受,受到普遍的欢迎和认可,并获得广泛的流传。同时,文章提出了影响翻译说服力的四个因素,译者因素、受众因素、译本因素和译境因素。翻译说服仅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有待于不断地发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中国英语是在中国特殊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是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中国英语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能给读者提供一个与原文审美效果相等的审美客体,以让译文读者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译文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从实用翻译美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英语的翻译途径及审美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浅析英汉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语言必然带有文化的烙印,广告语言也不例外。广告语言的翻译要尤其关注文化的制约。文章从广告的定义及特点出发,从语言、文化习俗、审美价值及消费心理四个方面,阐述了英汉文化的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诗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高度,其精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李白作为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其诗词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增添了光彩。许渊冲先生运用“三美论”,即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对中国古诗词进行了翻译。文章以许渊冲先生翻译的李白诗词为例,分析“三美论”在古诗词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牛聃妮 《考试周刊》2015,(22):21-22
本文以译语读者关照的角度探讨科普翻译,以英文科普作品《失控》为研究对象,从关照译语读者的知识背景、思维逻辑和审美习惯三个方面,对原有译本进行分析并重译,以期提高科普翻译作品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刍议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了明显的丰富。不论是在美术范围还是在英语文学翻译领域,美术价值和艺术特征在英语文学翻译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样不仅是源于原著,忠实于原有的事实内容,而且也对读者是一种尊重。文章就是从什么事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以及英语文学翻译中是如何体现了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的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化,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之间被翻译,加强中美作品之间的赏析与交流。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诸多文学在翻译过程中面临着特殊文化特征的词语或者是句子,在此情况下译者如果简单的按照字面的意思进行翻译就会失去作品原有的"味道"。文章基于跨文化语境下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的对策,从多个角度出发,结合不同的文学作品,强调翻译效果的"原汁原味",从而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各地的文学作品和文化风俗,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