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清民 《小读者》2012,(12):4-5
专家们介绍说,目前有不少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常会陷入疑虑、困惑的尴尬境地。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是孩子及其家长咨询最多的问题。成绩好、受老师喜欢的孩子往往会被同学孤立,而成绩差的孩子常诉说被人瞧不起、被同学所冷落。凡此种种,都说明大多数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羞怯和自卑感,许多青少年在遇到失败、遭到挫折以后,面对  相似文献   

2.
<正>一、学生喜欢的教师要真正做到"民主平等"很多教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同学,却很少关心成绩差得孩子的学习,上课只提问学习好的孩子,成绩差的孩子从来都不闻不问,成绩好的孩子作业都是优,而成绩差的孩子的作业即使有了进步,也不会得到好的评价等级;成绩好的孩子有问题,教师会细致耐心地去讲解,而学习不好的孩子问一道简单的问题,就可能遭到  相似文献   

3.
湖州读者方莉来信:孩子上初一,成绩不太稳定,他班上很多同学都请了家教,我很犹豫,是否该给儿子请家教?我们身边有许多孩子在完成学校里的课业后,还要上家教的课。孩子成绩好请家教为更上一层楼,成绩中等请家教为向上靠成绩不尽如人意更要请家教来补课。那么,家教真的是孩子学习进步的“灵丹妙药”吗?本期六位家长的体会或许对你有启发。  相似文献   

4.
夸赞的魅力     
<正>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赞同这句话之余,我想说,夸赞不仅可以夸出好孩子,更能夸出一个好班风。我班有一个同学,叫王××,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又扎实肯干,数学成绩尤其优异,进校以来,大大小小的考试中,成绩一直稳居班级第一名。高兴之余,我发现,这个孩子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他的成绩虽然是我班的第一名,但在全年级的成绩还不突出。为进一步提高这个孩子的成绩,我决定尝试用表扬的方法激励他。有一天,机会来了,有一道数学题,好多同学不会,我就微笑  相似文献   

5.
现象 李名同学的家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胡同里。他的父母认为自家周围的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邻居的素质不是很高,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孩子似乎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亦不满意,据他母亲讲,孩子很少邀同学来家中玩,早上同学经过他家门口去上学,他也不打招呼,更不会与同学结伴而行,而是先把院门关上,等同学走过后再上学。上初三了,为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6.
魏涛是个15岁的孩子,在县重点中学读初中一年级。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一个在服装厂,一个在制药厂,工作都很辛苦。夫妻俩为人很淳朴,与邻居和睦相处。他们对魏涛的要求也很严格,从不娇惯他。从小学到初中,魏涛的成绩都是不错的。他不仅学习好,而且还特别热心肠,喜欢帮助别人。班里的同学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爸爸妈妈对此也非常骄傲。他们说:“我们觉得孩子不仅要学习好,更要有个好心肠,这样的人才可爱。”话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是魏涛的父母怎么也没有想到,儿子却因为帮助别人上了法庭。原来,魏涛有个朋友叫赵…  相似文献   

7.
记得读书的时候,一个学期只有中段考试和期末考试,偶尔有些单元小测之类点缀,那时的测试,同学们心里总有一种紧巴巴的感觉,有些成绩好的同学,更会对考试有种特别的期待。  相似文献   

8.
谢军 《家庭教育》2011,(7):30-31
每个父母都看重孩子的成绩,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成绩里发现问题,尤其是孩子在学习习惯方面暴露的问题,只有培养了好的习惯,好成绩才不会是镜中花、水中月。  相似文献   

9.
从教几年,发现现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娇气,一代比一代能力差.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大多都缺乏集体意识,认为只要自己成绩好就行,很少顾及班里的事情,更别说去帮助关心同学了.  相似文献   

10.
看了《我是一‘非好学生’》,不由让我想起我的同学讲的一件事情。我的同学有个孩子正在念小学二年级,教他们的某老师有个“绝招”——每当提问时,如果学生答对了,就让全班同学一起齐声对答对题的学生喊:“棒!棒!你真棒!”于是答对题的学生自豪地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坐下;如果学生答错了。就让全班同学一起齐声对答错题的学生喊:“笨!笨!你真笨!”于是答错题的学生在同学们的谴责声中面红耳赤地坐下。久而久之,成绩好的同学常常得到了同学的赞扬,越发自信地举手回答问题;而成绩差的同学,由于害怕答错,越发自卑。完全失去了举手的勇气。  相似文献   

11.
从教几年.发现现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娇气.一代比一代能力差。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大多都缺乏集体意识,认为只要自己成绩好就行,很少顾及班里的事情,更别说去帮助关心同学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认为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长大如何在社会上立足。这样,才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相似文献   

12.
微话教育     
《江苏教育》2014,(4):M0004-M0005
张文质在严酷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培养孩子适当的对分数的钝感力,有助于他更好地成长。在以分数为评价标尺的学校生活中,成绩落后、思维迟缓的孩子很难不受到伤害,培养孩子适当的对批评与伤害的钝感力,对他的成长更有助益。  相似文献   

13.
现在,大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子女的教育作为家庭的头等大事,往往不惜代价。于是,给孩子请家教就迅速升温,并越来越热。那么,在同学、家长和老师的眼里,家教这个“宝葫芦”到底灵不灵呢?家长:请总比不请好家长张蕾:我家要是例外,岂不是对不起儿子?请总比不请好,不请不放心啊!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心愿。家长卢立:家教,挺好的。请了一段时间的家教后,孩子成绩有进步。现在学校里竞争那么激烈,做家长的只能设法让孩子不落后。家长王小伟:虽然知道孩子的课业负担已经很重,也不希望孩子太…  相似文献   

14.
王维审 《班主任》2012,(4):34-34
同学的孩子读小学四年级,成绩特别好。每次见面,他总免不了见缝插针地炫耀一番,这回,他拿出孩子的《成长报告册》给我看老师表扬孩子的评语: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我最怕和妈妈出去走亲戚,老拿我跟别的孩子作比较。我的成绩一直是中等,既不上,又不下。有一次,妈妈带我到她的一个同学家玩,谈论起孩子来。她的那位同学说她的孩子不用操心,成绩每次都是第一名,担任班上学习委员,她家墙上  相似文献   

16.
父母亲应以“苦乐参半”的态度看待孩子的成绩身为父母,对孩子的成绩通知单或期末测验的成绩,当然不能不表示关心。但是,若拘泥于眼前的成绩,而有了忧喜参半的心情,也决不是我所希望的。随着孩子成绩的进步而有“大喜”的心情是相当不错。但是,对不爱念书的孩子来说,很容易不停地重复“大忧”的心情。如此一来会使孩子的心情萎缩,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治愈他的厌学症。既然成绩已不甚好,何不告诉孩子“妈妈也曾有过成绩不好的时候,如果有不好的时候,也该有成绩好的时候”,好让孩子有转换的空间。也就是请你不要以“忧喜参半”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芳草 《家庭教育》2007,(3S):11-11
浙江省金华市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女儿14岁,近来老说某某同学的衣服很漂亮,某某同学的裙子很时尚。还说我给她买的衣服“太土了,太过时了。难看”。我告诉她:。别跟人家比穿戴,你要跟成绩好的同学比学习成绩。”女儿不高兴了:。学习和穿戴是两码亭,再说,我的学习成绩也不差。以后穿什么你让我自己选择。”其实,我也不是买不起孩子的漂亮衣服,但让孩子自己选择可以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效率循环”原理与“成功教育”的策略旌德县教委汪小祥当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表现好时,老师、家长、同学对他的期望就高,给予他的肯定、赞扬也多,他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更努力地投入学习,力求有更好的成绩,形成上升的螺旋效果。这被称为有效率循环。当一个学生成绩...  相似文献   

19.
舒心姐姐:我是一名初中学生,一个很平凡的孩子。在班上,既没有老师的宠爱,也不会有同学的拥戴。我的父母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好好读书,成绩好,将来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我学习很认真,也很用功,可是成绩却很一般。这个学期,我自  相似文献   

20.
当你的孩子和同学闹了矛盾,回到家里闷闷不乐,或者满肚子的委屈向你申诉时,你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处理好和同学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