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应用与操作系统兼容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鉴于此提出一种应用兼容问题的解决方案,阐述了应用兼容问题的存在原因及lxc处理应用兼容问题的原理及可行性。对比lxc方案与KVM方案和升核方案,分析lxc处理应用兼容问题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关于搜索引擎与元搜索引擎的讨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首先探讨了搜索引擎的一般原理以及结构, 然后介绍了元搜索引擎的概念及其框架。在最后, 提出了一种将一般搜索引擎和基于OPAC 的图书目录检索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元搜索引擎的构想, 该构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异构数据之间的兼容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开源软件的二次开发中,实现版本的升级和本地化功能的兼容是非常重要的。在基于DSpace的清华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中,提出使用DSpace的核心开发接口进行扩展开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DSpace主流版本的升级和本地化功能的兼容问题。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计算机2000 年问题(简称Y2K 问题) 的含义及其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并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提出了具体解决的若干措施, 对解决Y2K 问题、达到“2000 年就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2000年问题具有其特殊性。以往我们求解问题的模型是先有问题,我们要做的只是寻找这个问题的解答方案,而计算机2000年问题却需要自己寻找问题的所在。要解决2000年问题,首先是要进行分析和测试,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然后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改进系统,最后又要通过分析测试,检查系统的2000年问题是否真的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6.
机读目录中ISBN的著录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21世纪来临之际,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负面影响正突现出来.本文从图书管理系统中的"2000年问题"入手,分析了"2000年问题"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并探讨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方正电脑在经过一系列的测试之后宣布,方正用户可以从容面对2000年了。2000年问题是本世纪最大的一只“臭虫”,随着2000年的逐渐临近,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已经将解决2000年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方正电脑已经将推出的所有机型(包括已停产的机型)就2000年问题进行了检测。在许多关于支持2000年问题的测试环境中,方正电脑选用了其中的4种,分别是CHECK 2000、DOSCHK、NSTL’S YMARK Z000及IBMYear 2000。测试结果表明:方正电脑可以顺利通过2000年,与用户共同跨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8.
新春伊始,电子部计算机暨信息化推进司与美国信息产业机构北京办事处等单位共同举办了解决计算机2000年(计时问题)问题研讨会。 计算机司司长张琪和美国信息产业机构首席代表苏维洲先生分别讲了话。 各大部委代表介绍了他们遇到的问题,准备解决的计划及现状。香港跑马场宋先生介绍了跑马场解决2000年问题的经验、方法。 IBM、HP、COMPAQ、DEC、SUN等公司在会上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解决方法、步骤。有的公司只解决2037年以前问题,有的解决了2049年以前的问题。但没有一家能完全彻底地解决了垮世纪计算机年  相似文献   

9.
一、“2000年问题”在欧美引起严重关注 1.英国敦促欧委会解决“2000年问题” 英国科学技术政务次官Taylor日前敦促欧洲委员会(EC)发挥核心作用,采取一致方法解决2000年日期变更问题,防止正常的商业活动遭到破坏或中断。 这是Taylor一年半来第3次表达对欧洲一直无法采取协调手段解决世纪日期变更  相似文献   

10.
距2000年还有不到720天的时间,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已经设立了2000年倒计时钟,法国也在巴黎埃菲尔铁塔竖立了2000年倒计时钟,北京在八达岭上建立了2000年倒计时钟,这一切都在告诉人们新世纪正在悄悄来临。随着新世纪的临近,一个人类从未遇到的电脑2000年问题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正在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重视,因为电脑2000年问题到现在已经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倒计时的全球定时炸弹,它涉及到全球各国各个方面,包括军事、金融、交通、电讯等。时钟一步步地向2000年走近,1998年和1999年——这是我们解决电脑2000年问题仅有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takes three organizations who are aggregators/Web publishers as case studies and uses them to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copyright crisis in digital publishing in China. It also shows the serious results of legal action on these issues. It proposes that companies should establish busines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which copyright compliance is the core.  相似文献   

12.
The world community has been living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 deepening financial-economic crisis in the last year. The wish inevitably arises to look at the problem from a wider perspectiv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risis phenomena of civilization as a whole. It turns out that all of them are organically bound with human nature. Only overcoming these crisis states can e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humanity.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all these similar problems are tightly bound with information phenomena, with the circle of the cardinal problems of informatics.  相似文献   

13.
媒体信任危机的历史与辨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媒体诞生那天起 ,虚假新闻就是引起媒体信任危机的罪魁祸首。今年发生在美国和英国权威媒体《纽约时报》和英国广播公司身上的事件使人们对媒体信任危机有了更多的思考。当媒体的职业准则与社会责任、法律规定与公众利益、报道立场与媒体市场遭遇矛盾的时候 ,媒体该如何处理 ?这里笔者带给大家一些辨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social media use and online social capital might have influenced social trust and risk perception of a public health crisis in China. It also tested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online social capital measurement in the context of a Chinese food-safety crisis. Study findings validated the impact of online social capital on social trust and risk perception. In addition, two new dimensions of online social capital scale were identified; these two dimensions are in parallel to Putnam’s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conception of ‘bonding social capital’ and ‘bridging social capital.’ Soci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By analyzing the contrasting stories between the CDMA case and the IMT-2000 case in Kore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ditions fo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In these two cases,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had tried to indu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by using de jure standardization, different results occurred. In the CDMA case, the government led the overall innovation process by getting compliance from private companies, whereas in the IMT-2000 case, the government faced resistance from private companies and, thus, did not achieve the intended result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Why did similar standardization policies applied to similar cases bring about different results? From empirical evidence, we conclude that the success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de jure standard-setting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s contingent on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1)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related to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cycle; (2) market conditions, concerned with market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market prospects for technology; and (3) conditions for government capability, which provide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guarantee the technology market. All those conditions are the variables in determining a government-friendly environment and securing more compliance from private enterpris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rough de jure standard-setting.  相似文献   

16.
吕熙  汤洁  余琳  于长谋 《编辑学报》2011,23(4):298-299
透过日本核辐射危机引发的“抢盐”闹剧看科学传播的问题。认为科技期刊可在突发事件的本质释义、举办专题、新闻媒体和民众的意识建设上寻找突破口,借此契机使科学知识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从图书馆危机事件看图书馆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琳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1):124-126
通过对图书馆危机案例分析,阐述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并对图书馆馆藏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发展的不协调导致读者满意度降低、网络信息产品的出版和服务对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带来的危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馆员频繁流动带来的人力资源危机、开放的阅读环境对读者个人人身安全及随身财产安全产生的危机以及馆舍建筑与配置存在的潜在危机等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33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为统计源,对我国27种图书馆学期刊在2000年度的载文量、被引频次、即年指数、学科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图书馆学期刊在传播文献信息方面的个性特点和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图书馆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33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为统计源,对我国27种图书馆学期刊在2000年度的载文量、被引频次、即年指数、学科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图书馆学期刊在传播文献信息方面的个性特点和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是公共危机决策的基础与前提。运用交叉影响分析方法,揭示公共危机信息管理要素之间存在的层级结构及其影响力与依赖度差异,以此建立和完善公共危机预防管理机制、公共危机信息监测与预警机制、公共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公共危机系统联动机制和公共危机知识管理机制,以解决公共危机决策过程中的信息问题,提高各级政府组织信息管理能力、改进危机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