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本身充满了魅力,可由于我们赋予了数学教育太强的功利性.以至于一些学生对数学是畏学甚至厌学。所以,还数学教育以本来面目。让学生充分地享受数学并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应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为了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认为数学难学.枯燥乏味,学习过程如临大敌,提起数学就头疼。这都表明学生没有快乐的学习体验.产生了消极的学习心态.只有真正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快乐地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学习.学出效果。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学生感到数学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要破解这个难题,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故事,运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数学故事,并将它们灵活运用于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活动依赖于、受制于原有的认知结构.较之别的学科,数学知识结构的层次性、逻辑性特别强,因而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学习的影响就更大.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假定所有的学生有同样的学习起点,为所有学生设定同样的认知路线,要求学生达到同一的教学目标.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是一门基础性强、学习成绩分化严重的学科.进入初中,有一部分学生就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的心理,随之会产生厌学情绪.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创造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而且十分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阶段。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追求知识,去探索数学王国的奥秘。带着兴趣学习,学生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进而能够迅速而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可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在课堂中发现,学生学习兴趣越高,接受的能力也越强.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8.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内容多,其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等都比较强,而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因其入学时起点相对较低,数学基础一般较差的,因而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望而生畏,怯而止步.对于偏重于学习专业的艺术类学生来说,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所以,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路君 《成才之路》2010,(3):21-22
当前,职业高中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对学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逻辑性强。太抽象。枯燥难学。面对这种情况.职业高中数学课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手段和策略,调整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交给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就要让学生把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发展过程,而且还要探索数学与一般文化的联系,这样的过程需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如何通过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谈一谈笔者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数学是高度抽象、内敛的学科。由于其思维的高度抽象和逻辑的严密性,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学习的自主性决定了对数学的悟性,学习自主性越强的学生。数学的理解能力越强。悟性越强在学习中自信心越强。解题过程中愉悦感越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数学作业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量、作业批改等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数学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习内容“理解——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巩固——掌握”的过程,还是一个“拓展——应用”的过程.因此,作业可以是多样的、多元的、丰富的、精彩的、个性化的.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其逻辑缜密,抽象性高,连贯性强,对初中生而言,极易学而生畏,畏而生厌,导致成绩下滑,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也失去了利用学习数学来锻炼各种思维和开发智力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热爱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是新课标情感目标中对学生学习数学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这也正是快乐数学的要义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踏上数学学习的快乐之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面临高考.是学习的重要时期。数学学科是一门主课.数学的学习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增多.理论性更强。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学习成绩下滑,数学学习的信心受到打击。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还没有转变学习的思维.学不得法。以下.我就怎样学好高中数学这门课程,谈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初中数学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自主学习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是一门基础性强、学习成绩分化严重的学科,进入初中后,有些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往往是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学生轻松学好数学,真正做数学学习的主人,是值得每一个教师思考的.  相似文献   

19.
赵秀香 《学周刊C版》2011,(2):138-138
计算.是最基本的数学学习能力之一.也是学生必须要牢固掌握的能力。计算能力.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一个非常基础和重要的方面。从长远来看.学生如果具有了比较强的计算能力.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之中.完全可以受用一生。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的认识倾向,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在的动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越浓厚,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越高,也必然会对数学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反之,则会把数学学习当作一种沉重的负担,进而讨厌数学,这样学生自然不可能学好数学.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真分析影响学习兴趣的各种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