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虚拟学习环境和数字图书馆的整合是近几年高校图书馆推行的新型服务模式.本文探讨了利用图书馆现有数字资源,实现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学习环境的整合.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学习环境整合后对图书馆服务所起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这些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借助当前流行的SecondLife三维虚拟平台,在分析其特点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在该平台上构建学习环境,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认为借助SecondLife所构建的虚拟学习环境,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学习者通过化身可视化、"面对面"地以文本、语音、表情等方式互动,借助相关工具进行学习评价和自我反思,从而获得良好的体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由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虚拟学习环境,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要学习环境.但是,由于缺乏对虚拟学习环境生态性的认识,导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资源荒废、人气沉寂、秩序混乱等系列的生态问题.因此,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如何设计、开发、运行和管理具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生态化的虚拟学习环境,是当前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中的新课题.本文把学习环境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阐述了虚拟学习环境的系统性、人文性、动态性、开放性和自组织性等生态特征,并依据生态系统的每个特征,分别提出了设计与开发、运行与管理虚拟学习环境的构想,并提出了相关的具体措施,以期解决当前虚拟学习环境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保持虚拟学习环境的和谐、健康和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虚拟学习社区(VLC)由人员、"物"和学习信息三大要素组成,具有社会性、学习性和技术性三大特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教学(学习)中存在着学习时间短、教师和学员在时空上处于准分离状态、缺少交互和协作学习等问题.本研究以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课程为案例,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等为指导,对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和学习活动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并将教学设计方案付诸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虚拟学习社区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学习中效果比较显著,学员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本研究对探索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构建与应用规律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进程的推进,信息技术对于虚拟学习环境的构建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外语虚拟学习环境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并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外语虚拟学习环境的基本特征,为构建生态化外语虚拟学习环境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校虚拟学习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社会性存在要素、认知性存在要素和技术性存在要素.构建基于社会性的高校虚拟学习社区要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创设虚拟学习环境,开发网络学习资源,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3-D虚拟学习环境是一个三维空间的情境教学环境,它提供知识获取工具、交流工具,并能够支持探索式学习、协作学习、体验式学习.试图通过对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概念、特性的分析研究,总结出3-D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8.
虚拟学习社区的技术支撑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和应用业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的研究中缺乏对于虚拟学习社区技术支撑环境的系统研究.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时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的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将虚拟学习社区的支撑技术分为四大类,并分别时这四类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前荣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三维虚拟学习社区是网络学习发展的新产物。通过分析当前二维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在Second life环境下构建三维虚拟学习社区的新思路。首先从理论支持和技术实现两个维度探讨了构建三维社区的可行性,然后在构建和应用两个层面具体描述了三维虚拟学习社区的开发环节与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0.
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构建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为构建出理想的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对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构建策略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对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进行了分析,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结构维度考量成员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及整体网络的属性,关系维度关注成员之间联系的情感质量,认知维度着重成员之间联系的认知质量.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的构建包括环境构建、结构维度构建、关系维度构建和认知维度构建四方面,环境构建包括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和学习资源的选择;结构维度的构建从学习者和助学者两种角色类型着手;关系维度的构建包括建立快速信任、制定规范与惩罚和明确义务与责任;认知维度的构建从培养共同愿景和共享语言两方面进行.本研究对理想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