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红 《物理教师》2014,(1):54-54,65
1 问题提出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9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物体的内能”中为了说明“做功改变内能”安排了2个实验,分别是“压缩空气发热”和“蒸汽对外做功”,见图1,前者说明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后者说明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相似文献   

2.
贾杰 《物理教师》2007,28(6):11-12
高中物理第二册热学这一章里,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的教学中,因为涉及到能量之间的转化,所以相比热传递而言做功改变内能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在教师实际的教学中都是力求以气体的实验现象为基础来分析做功对气体内能的改变.下面两个实验出现在现行高中教材的大多数版本当中.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全一册《内能》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压缩空气时内能增加”实验的教学要求是:“知遭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可见,这个实验的教学要求贯穿在三维教学目标中,所以教学中必须做好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全一册<内能>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压缩空气时内能增加"实验的教学要求是:"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柳福提 《物理教师》2005,26(1):2-22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与大量的摩擦生热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学生们凭经验知识不难理解.但对于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相反,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学生们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理解起来存在很大  相似文献   

6.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即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那么,如果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怎么变化呢?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利用身边一些常见的废旧物品来做实验,体会"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请同学们跟着我们做下面有趣的实验吧!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很难将该实验在课堂演示成功,学生看不到真实的实验现象,这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借助  相似文献   

8.
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自制实验装置,在观察气体做功的现象时,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内能概念,操作方便,教学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常可观察到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现象 ,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现象就不容易观察到 ,尤其是物体对外做功 ,使得物体内能减小的现象就更不容易观察到了 .但是 ,只要按照下面介绍的方法去自制一个简单的仪器 ,你就可以用它来进行功能转化实验 .在实验中 ,你可以清晰地观察到 :对物体做功 ,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物体对外做功时 ,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  制作材料 :1 2升装的空饮料瓶一个 ;2 自行车内胎用的气嘴一个 ;3 普通温度计一只 ;4 适当大小橡皮塞一个 .制作方法 :1 去掉饮料瓶…  相似文献   

10.
一、内能与做功的关系1.用做功来改变系统内能的过程,是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的转化过程.2.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还是减少,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3.做功不一定会改变物体的内能,如,用力把物体举高,对物体做了功,但物体的内能并没有改变.4.物体内能的改变不一定是由做功引起的.二、内能与物态变化的关系1.物态变化和内能有一定的联系.物态是由构成物质的分子间距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固体的分子间距较小,气体的分子间距较大.物质在熔化、汽化、升华过程中都要吸热,内能增…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知识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势能的总和.单位:焦耳(J)影响因素温度(物体温度越高,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反之内能越小.)质量(温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内能越大.反之内能越小.二、实例分析例1一桶水和一滴水,它们的温度相同,它们的内能也相同吗?如果不相同,哪一个大?量度:做功的多少.等效性: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内能实质:内能和其它形式能之间的转化.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做功改变方法如克服摩擦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教科书上有“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验,教材介绍了2个实验方案,一是用空气压缩引火仪:二是向集气瓶内打气,气体对塞子做功。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根据课本方案做该实验,发现问题颇多。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成功率仅为5%;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和演示方法。  相似文献   

14.
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 力目. (B)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 大. (C)任何条件下,热量都不会由低温物体传 递到高温物体. (D)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 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2.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  相似文献   

15.
正在初中物理"内能"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两个演示实验来说明做功可以改变气体内能。其中,甲实验成功率较低,有时打压十几次才能成功一次,影响演示效果。此外,学生可能会怀疑是由于活塞直接碰撞、挤压硝化棉而燃烧的,并非空气被压缩而升温。乙实验中出现的"白气"现象不明显,且因为教师通常在讲台上演示,实验器材较小,离学生较远,现象持续时间很短,所以学生不太容易看清楚。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对做功改变气体内能的实验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气体做功内能增大和减小的演示实验采用两种仪器,分别是空气压缩点火仪和气体做功内能减少演示器,二者皆采用转换的思想间接呈现气体内能的变化,无法直接显示温度变化。用热电偶温度计创新改进实验仪器,可显示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和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该仪器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性高、不存在耗材损耗、便于分组实验等优点。学生通过使用该仪器直接观察并认识气体内能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可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提高学生的实验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设计背景 传统的“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验是利用空气压缩引火仪完成的,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硝棉太多,不容易压燃;硝棉太少,压燃现象短暂,不利于学生观察,并且用力压缩空气时一次点燃硝棉不易成功.而白磷的燃点只有40℃,通过弯折铁丝做功使铁丝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或超过白磷的燃点,从而能够方便地点燃白磷.现象剧烈,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编者:学好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分子运动论内能》关键是物体的内能是指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由它们相对位置所决定的势能的总和.对于内能概念的理解应从下列两个方面下功夫:1.理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I)做功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方法之一,例如克服摩擦做功和物体相互碰团做功,都能引起物体内能的改变.一般说来,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加;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小.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机械能与内能间相互转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用做功…  相似文献   

19.
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物理第二册,第二章第四节“做功和内能的改变”,实验2:“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小”的实验。按教材的要求用少量“水”实验效果不明显,没有明显的可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物体的内能 热量”一节中讲到“空气在膨胀时对外做功”,有一位同学提出反对意见:“气体在膨胀时不一定对外做功,也可能是外界对气体做功”,并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