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8年前由于朝鲜战争而致使中英两国关系迅速敌对并冻结,58年后的今天时局有着翻天覆地的巨变:中英关系进入了持续发展的全新阶段,特别是两国经贸合作成果喜人。了解中英贸易建交史的人,都清楚地知道它跟中英工商界的朋友们继续发扬“破冰者”的开拓精神是分不开的。本期封面人物就是一位在两国政治经济界极富影响力,以维护中英良好关系为己任,促进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民间大使”。  相似文献   

2.
朝鲜王朝的宗系辨诬是中朝两国国交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两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朝鲜对明朝时期官修的《大明会典》的宗系辨诬,更是两国外交关系中的重要一环,这主要缘于《大明会典》对朝鲜王朝先祖世系的误记。朝鲜为此展开了艰难的交涉,经过朝鲜中宗、明宗、宣祖三朝君主的努力,最终于《大明会典》第三次修订时达到了对《大明会典》宗系误记改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朝鲜族(人)教育比较初探王锡宏近几年来,中日两国朝鲜族(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日本学者、在日朝鲜人前来考察、研究中国朝鲜族教育。在日朝鲜人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中国朝鲜族和民族教育研究者的兴趣。本文以相互交流和借鉴为目的,试对中...  相似文献   

4.
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三国都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在中等教育阶段进行普通教育和一定的专业技术教育。这一点是一致的。但是,三国进行普通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则不尽一致。1.南罗两国中小学教育年限为十二年,朝鲜中小学教育年限为十年。南罗两国高中阶段为四年,朝鲜则为二年。但在义务教育年限上,朝鲜最长,十一年(包括一年  相似文献   

5.
朝鲜核危机已经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国际政治学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学派主要从权力和安全的角度来解读朝鲜核危机,认为美朝两国在国际关系实践中都是从追求国家利益和国家的安全角度出发。在处理朝鲜核危机的过程中两国的矛盾会进一步的激化,不排除双方会采用武力的形式来解决争端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19世纪80年代中叶到甲午战争爆发前的10年,正是中日两国争夺朝鲜控制权的10年。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中日争夺朝鲜电信权个案,则是中日在朝鲜展开的一场代理战争,也  相似文献   

7.
关于本章的教学目的和应注意之点,在教学参考书上已有说明,教师备课时应首先加以领会.第一节朝鲜通过本节教材使学生了解:(1)朝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2)朝鲜人民光荣的反侵略传统和中朝两国唇齿相依的历史友谊.(3)中朝两国长期的文化交流和共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公元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是朝鲜进入封建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中国与朝鲜有着密切联系,两国的音乐交流频繁。在吸收中国音乐文化的同时。朝鲜也把她独特的音乐文化传入中国。朝鲜音乐丰富了中国的音乐宝库。  相似文献   

9.
冷战是指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近五十年的美苏冷战史在欧洲表现的确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紧张而沉闷的、名副其实的冷战;而在亚洲,从朝鲜山地到越南丛林,冷战表观的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即炮火连天的"热战",爆发了冷战期间仅有的两场具有世界意义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什么原因导致冷战在欧亚两洲的表现如此的不同呢?  相似文献   

10.
宋明理学向东传入朝鲜和日本,在朝鲜呈现朱子学的"一枝独秀",而在日本却呈现朱子学、古学、阳明学、折衷学的"百花齐放"。究其原因在于两国的社会现实不同,朝鲜是高度集权的大一统体制社会,而日本则是分权的幕藩体制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朝鲜政府2003年1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同时表示朝鲜无意开发核武器,只要美国放弃对朝敌对政策和解除核威胁,朝鲜可与美国另行查证朝没有制造核武器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是美苏两极格局下东西方冷战的必然产物。它不仅确立了亚洲的冷战格局,而且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1.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走向独立自主的开始2.中美两国无可回地走向了长达20年的敌对局面,中国失去了统一台湾的有利机会;3.中国长期被联合国拒之门外,并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销、包围与逼制从而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了巨大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光绪年间朝鲜平壤开港事件的发生,并不是清政府控制朝鲜和朝鲜反控制的外交意愿的体现。推动平壤开港的动力来自朝鲜政府雇佣的"洋顾问",相反中朝两国对平壤开港设关反应冷淡。朝鲜国内财政危机,朝鲜对黄海、平安两道经济发展的认识以及清日在朝鲜的竞争等,这些因素交织杂糅,决定了朝鲜政府、清政府在平壤开港问题上持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14.
1884年12月,日本侵略分子和朝鲜开化党人借中法战争之机在汉城发动了甲申事变,随即被驻朝清军平息。此事引起中日两国关于朝鲜问题的交涉。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经过外交谈判,签订了《中日天津条约》,解决了两国争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朝鲜是亲密邻邦。自我国隋唐以来,中朝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渐增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与此同时,两国文人表现这种关系和友谊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也不断出现。尤其是唐代诗人的此类作品保存下来的较多,如著名诗人许浑、张籍、杜荀鹤、贯休、项斯、陶翰、张乔,都写有赠送朝鲜友人表现友情的诗篇。宋、金、元、明历代,在中朝文化交流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及至清代,因两国政治关系密切,文化交流盛况空前。而讲到清代中朝文化交流,首先应该提到的是爱国诗人吴兆骞。关于他在中朝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已另有专文介绍,本文侧  相似文献   

16.
朝鲜战争前(新中国成立至朝鲜战争前),存在美中苏三国,而远远没有存在美中苏大三角。中国仅仅是苏联的附庸。甚至,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外交上还没有承认中国。整个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就是美苏对抗,所以,美苏之间的敌对态势应该是支配整个这一时段的最主要因素,也是中国外交战略决策所依据的国际背景。而朝鲜战争是冷战的遗产在朝鲜问题上的反映,它是美苏冷战的产物,中国被迫参战。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朝鲜半岛上分裂为两个国家,即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与大韩民国.两国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以及战后初期人口素质基本相同;两国都是在长期受到日本殖民统治之后,又受到战争摧残;两国都非常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教育的发展也都很重视.但半个多世纪过去之后,两国的经济发展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韩国曾经创造了"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经济奇迹,现在也依然是地区的经济强国,而朝鲜的经济却落在了后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两国在教育功能方面的差别进行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朝鲜族属于跨中国和朝鲜两国而居的跨境民族,历来重视教育,是我国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少数民族。文章针对近年来朝鲜族教育存在的由于人口外流导致学生人数减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年龄和学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解决对策:发展和完善教师教育是解决目前朝鲜族教师队伍现存问题的关键,是保障朝鲜族教育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谈美国朝鲜战争政策中的苏联因素尚鸿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在远东的升级。苏联虽然在朝鲜战场上没有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订却无时不受着苏联的牵制与制约。本文试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1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之时,美苏两国为了在远东地区达成战略平衡...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朝鲜族的音乐发展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受到韩国和朝鲜国音乐的外部影响;另一个国内各民族音乐的内部影响。研究我国的朝鲜族民间音乐必须结合内外两个影响,才能清晰看到我国朝鲜族音乐发展的脉络,找到其最好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朝鲜族民间音乐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