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备忘     
经常有西方人问我,在中国看到的西方当代艺术如观念艺术,大地艺术,给你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我说就是“他妈的可以这样乱搞”,其实,影响最大的是一种自由意识和创新精神,一种可以开放和刺激,像禅宗式的顿悟。  相似文献   

2.
电影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艺术领域的重要结合,电影发展史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改革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当前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中的应用,给电影的各个相关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电影创作和电影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数字技术发展时代,如何正确地看待和认知电影美学,做好相应的电影艺术创作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基于此,本文对数字技术对电影美学产生的冲击以及其他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电影的现代创作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美学基础,广告节目也不例外。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意识的科学,它反映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衣食住行,特别表现在艺术领域。艺术的命运和群众的鉴赏能力互为作用, 艺术提高了群众的审美情趣,反过来又要求并促进艺术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体系,提高广告节目的质量、加强审美意识的追求,无疑是提高电视节目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黑色的诱惑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崛起,在绘画领域,各种流派应运而生,各种艺术主张标新立异,竞相提出,其中,后现代主义画家们主张美术创作完全取消文学和感情联想,只剩下色彩本身的对比、和谐、冲突、呼应等纯视觉效果。受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潮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新潮美术、摄影、时装设计、广告设计诸领域,黑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广泛应用。在书籍装帧设计领域,与我国有着同样文化背景的东邻日本,对黑色的运用取得了辉煌的  相似文献   

5.
面对“美的艺术”为“一般艺术”所取代的艺术现实,迪弗将鉴赏判断更新为艺术判断,并据此对康德美学进行了重构。基于情感的艺术判断和鉴赏判断一样,属于审美判断,其对无概念普遍同意的要求导致了艺术的二律背反。迪弗参照康德鉴赏判断二律背反的解决方案,将“概念”重置为“理念”,并将概念艺术重释为“理念艺术”,化解了艺术判断的二律背反。艺术理念和共通感理念因此构成了艺术判断的先验基础,并在艺术领域揭示了人类经验的可普遍条件。迪弗持守也弱化了康德美学的先验特性,对传统美学进行改造和重构,为艺术的再美学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结合播音艺术家方明朗诵的《岳阳楼记》,从美学的视角切入,探寻意境这一美学领域的概念与播音艺术的交融点。结合方明老师的播音,从播音意境创造的必要性、特点、要素三方面,进行点对点的分析,以期为播音意境这一艺术领域的理论梳理做一次现实模版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已进入Web 2.0时代,UGC模式已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满足人们的新型欣赏需求,产生了一种新的影视艺术形式——短视频。本文从美学的视角出发,结合黑格尔的"艺术终结"理论,分析时下大热的短视频对传统美学的影响,探讨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后现代视域下,各种艺术类型在表达上都开始消除传统的美学特性,追逐一种无深度、无内涵、无规范式的美学新追求。在电影艺术领域,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也深刻地影响了电影的创作表达。强调主题深度的现实主义风格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危机,因此近年来开始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同表达风格边缘人物生活题材电影:例如《一个勺子》《一出好戏》《无名之辈》《人潮汹涌》《第十一回》《同学麦娜丝》等,这些电影将镜头对准了现实生活中失语的“边缘人”群体,但是又并没有进行传统的现实主义式刻画,反而以一种解构式、荒诞式、隐喻式的后现代主义电影表达特征重新获得了市场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美学风格,幽默在新时期传播领域以其独特的运行规律跃迁文艺风格学的前沿,本文试图从风格学的角度,遵循"审美—历史"的批评方法,解读其在新时期各个文艺传播思潮中的美学形态、成因、演变及相互的关系、影响,力图勾勒出幽默美学在新时期传播领域中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刘杰 《大观周刊》2013,(1):20-20
笔者在编写自己的毕业论文之际,发现胡适思想和中国传统的宗教密切相关,在此,笔者将胡适最关心的禅宗。一是对胡适的诗歌美学做出总结,另一方面是对于诗歌美学的追根溯源,找出其诗歌美学灵魂的所在,将胡适最关心的两个课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整理,也是弥补当下缺少对于二者结合起来探讨的缺憾;其创新点便是宗教中的两个大派别和开中国白话先河的胡适之提倡白话诗歌的美学理论的相互贯通、补足,理论方面的进一步深刻化。从而拉近神秘的禅宗岛平民化的诗歌的距离,使得受众更易于接受和普及。  相似文献   

11.
陈辽 《中国图书评论》2011,19(12):84-86
中国的哲学、文学经典著作在海外的传播及其影响,如老子、孔子的著作在欧美的传播和影响,《三国演义》在日本、东南亚的传播及其影响,《红楼梦》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国人中的一部分还是知道的。但是,中华艺术在世界的传播及其文化影响,就只在某种艺术的专业圈子里为人所知,广大国人是很少有人知晓的。著名文化史、美学专家蔡子谔和民间艺术、地域文化学者陈旭霞两人以数年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对新闻传播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端于联邦德国的一种美学研究思潮.接受美学的应用对其他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对于新闻传播学的探索更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分析这一理论结构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索了北京电影学院教学中纪实美学风格从形成到成熟的过程,其发展和演变既是固有电影艺术和美学传统决定的,又不断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影响。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在电影教育研究领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覃岚 《编辑之友》2011,(12):98-100
审美理解是一种特殊的理解,是对解释学理论的深层次运用,当我们开始探析新闻编辑对新闻文本接受理解的深度的同时,就已经开始了美的探寻。伽达默尔说:"美学必须在解释学中出现,这不仅仅道出了美学问题所涉及的领域,而且还指出了解释学在内容上尤其适用于美学,这就是说解释学必须相反地在总体上这样得到规定,以至它正确对待了艺术  相似文献   

15.
虽然人类的艺术和文化拥有同样悠远的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末,艺术学才逐渐具备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正式学科的可能性.长期以来,艺术一直被认为与美学拥有同一个母体,或者说艺术根本就存活于美学的母体之中.但批判现实主义的出现为艺术获得独立地位的价值提供了契机,各种将艺术等同于美学的理论显然不能符合艺术本身发展的需要,艺术与美学不仅具有了原则的区别,而且艺术已然无法在美学的旗帜下生存.当艺术具有了自己专有的对象领域,就意味着它已经获得了学科的自觉,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即将诞生.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企业总经理去拜会一个知名的禅宗大师,讨论禅法与企业的关系。相互行礼话,大师在给经理倒茶时,杯内已经满了还继续倒,茶溢出杯外。这位经理惊叫:“杯子满了,再装不进去了。”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图书馆建筑、环境和服务三个方面的美学具体现象的阐述,体现了图书馆在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诠释了图书馆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美学现象,从而揭示了图书馆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利 《大观周刊》2011,(22):174-174,151
本文主要从结构和构思两个方面来分析《文心雕龙》的圆美美学范式,进而探讨圆美思想在其他艺术领域的影响,揭示其在文论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张涵等著的《影视美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出版),运用当代美学的观念与思维方法,对电影电视进行了系统地综合研究,填补了我国影视美学研究和出版上的一项空白。作者认为电影电视是一种不断生成的运动,发展到今天,它们已由一种次文化艺术形态的东西,经过艺术文化形态阶段,业已成为一种大艺术、大文化、大科学形态的  相似文献   

20.
马强 《今传媒》2015,(4):128-129
从视觉艺术领域的现代主义创新浪潮中,数字化“革命”为各个门类的艺术形态带来了美学思维中的重大转型.新媒体艺术的兴起与发展,不论从其创作形式、语言体系、美学理念、视觉思维等方面,都在这门古老的艺术——舞蹈中渗透着.舞蹈的美学思维已经开始与新媒体艺术的美学思维相互融合,新媒体在广阔的“艺术田野”里燃起了“星星之火”,其艺术魅力的鲜活,为舞蹈创新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本文从新媒体舞蹈的具体实例为支点,分析其“重构美学”[1]中视觉思维的转型,并探讨新媒体与舞蹈融合的创新与发展之未来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