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厦漳泉大都市旅游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城市旅游中心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厦漳泉大都市旅游空间中的城市中心性和旅游辐射能力;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心性城市以及各个县市的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厦漳泉大都市旅游空间中的旅游节点、发展轴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点—轴—面"相结合的厦漳泉大都市旅游空间结构。有利于整合优化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促进区域旅游要素的合理布局,促进厦漳泉旅游同城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点-轴系统”理论是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布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在区域旅游开发中,点就是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地,轴是它们之间的联系通道,即交通线.在分析京、津、冀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区域的重点开发轴线即京、津、秦、保三角极轴和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为主干的交通轴及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和秦皇岛等重要节点城市,构建了本区域的点-轴等级体系和三级旅游目的地系统,力求形成最佳的空间发展结构,实现本区域旅游的最佳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保定市是"环渤海地区重要节点城市、京津冀腹地的区域中心城市、大北京都市圈的一线城市",涿州作为保定辖区,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是保定乃至河北对接北京的前沿城市,而且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自身优势突出。"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北京全面启动了城南行动计划,天津建设滨海新区力度不断加大,河北省出台了"对接京津"的方针政策,涿州市提出了"统筹建市、产业立市、借京强市、文化靓市"四大主体战略,涿州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备很多政策优势。从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对京津冀都市圈视域下涿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促进京津冀区域旅游休闲一体化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创新型的金融智旅产品"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应运而生,得到了三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该卡通过有效整合三地旅游、金融、交通等资源,借助互联网功能将旅游休闲过程中的消费功能、打折优惠、交通应用等与金融工具相结合,实现了景区打折、生活服务、行业应用等功能,成为促进三地经济交流、旅游休闲、文化交融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区域城市经济联系分析——以滨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运用节点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城市滨州市域各城市进行了等级划分;其次,应用引力模型研究了滨州市域各城市间及相邻城市的区域经济联系量和经济隶属度。结果表明:市域城镇体系首位度不高,中心城市位居区域中心,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市域已经初步形成滨(滨州)博(博兴)沾(沾化)轴线和邹(邹平)—惠(惠民)阳(阳信)棣(无棣)轴线两大城市发展轴线;区域经济联系以南北方向为主,且省内城市对滨州的区域经济联系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最后,提出了滨州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逐步落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向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内部产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迁影响了就业需求结构的变化,并构成了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外部环境。在此背景下,首先阐述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方面主要特征,进而研究并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并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下京津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区域饭店业的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饭店业的空间发展模式可归结为4种类型:城市星级饭店型发展模式(或广义地称之为旅游市场依托型发展模式);旅游产品共生型发展模式;交通节点型发展模式;特殊功能型发展模式.与此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区域饭店业的空间布局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微观层面,如交通区位,旅游资源,会展布局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方式由传统的走马观花式旅游、体验式旅游转移到休闲旅游,旅游市场日新月异。秦皇岛以"生态型滨海旅游立市"为发展战略,基于SWOT工具分析了秦皇岛的休闲旅游现状,进而提出发展秦皇岛休闲旅游业策略: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突出特色,形成产业化经营;促进环京津冀都市圈休闲旅游发展,优化基础设施旅游环境;引导和改善国民休闲的观念;提高营销水平,做好休闲旅游的经营管理工作,从而实现秦皇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9.
远程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助推京津冀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而地域文化生态又对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形成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采用文化学中常用的民族志和知识考古方法进行研究后认为,地域文化生态对京津冀远程教育协同发展软实力形成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域地理文化生态对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凝聚力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二是地域创新文化生态对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感召力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三是地域共享文化生态对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行动力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文章最后指出,软实力正是京津冀开放大学远程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京津冀区域内8个市为研究单位,以2010-2014年旅游收入为测度指标,通过计算各年的基尼系数,并且运用空间统计模型对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并通过ArcGIS软件对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时空格局演化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存在逐年变小的趋势。从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来看,低度集聚区与中度集聚区基本上保持不变,而高度集聚区与集聚核心区发生部分变化与转移。从旅游经济增长格局来看,旅游经济增长高值区集中在中北部区域,低值区分布于西南与东南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凤凰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对接世界旅游新潮流,为凤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开创新的空间,本文从凤凰文化旅游开发战略和重点、文化旅游开发原则、文化旅游开发定位和凤凰整体文化形象塑造等方面对凤凰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对凤凰文化旅游的再发展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滇西北旅游开发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就影响滇西北旅游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与旅游开发、旅游资源的区内相似性与旅游开发策略,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关系,制约旅游开发的资金和交通因素,景区开发中社区利益及行政管理、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与旅游区规划、局部旅游开发项目的协调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工业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在工业经济优势地区或工业遗产区产生的,工业与旅游相融合的新型旅游形式。通过对国内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例,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资源类型和发展模式方面介绍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工业旅游的特征和效应;对工业旅游的资源类型和主要发展模式进行概括总结,提出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扬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以扬州为例,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文化旅游开发。通过分析扬州名城文化旅游资源,提出基于文化生态理念的扬州名城文化旅游开发原则和开发重点,从而促进名城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流域的视角,对近年来的乌江流域旅游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评价,以期对该区域的旅游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文章分别从乌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区域合作、区县旅游发展、信息化与湖泊旅游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今后研究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旅游六要素决定了旅游的综合性,它的发展可以形成一种“乘数效应”。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会带动整个黑龙江经济的发展。但是通过对黑龙江旅游经济的调查研究表明,黑龙江旅游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与其存在的资源潜力挖掘形成巨大差距。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总结出黑龙江省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从泉州对台旅游开发条件着手,对其进行评价.认为泉州对台旅游资源丰富、区位独特、"五缘"关系凸显、可进入性增强、政策利好、发展机遇良好;然后进行泉州对台旅游开发分析,其呈现旅游产品结构多样、层次偏低;接待能力逐渐提升、系统产业化程度偏低;泉台旅游互动失衡;受周边城市竞争影响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泉州对台旅游开发应明确优势,不断丰富对台旅游产品体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与周边区域旅游合作,将泉州打造成对台旅游重要集散中心和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滨海旅游是当今现代旅游发展的主潮流,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一大旅游项目.泉州湾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好,但开发层次低、规模小,还没有形成整体开发.文章从分析环泉州湾中心城区建设与环湾滨海旅游开发入手,通过对泉州湾滨海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提出泉州湾滨海旅游产品系统开发以及旅游景区空间布局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提升旅游资源的价值是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题目。从炎陵"古,绿,红"三大特色旅游科学开发与发展出发,利用炎陵县特有的休闲疗养特性,从而分析和探索其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途径,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茶文化旅游是具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开展低碳经济与茶文化旅游的研究,必将对茶文化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通过研究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契机和条件,分析有代表性的茶文化旅游案例,指出发展低碳茶文化旅游是实现茶区原有生态和旅游经济同向共生发展的明智之举,进而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