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完成课堂中设计的教学任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首先,任务前一般要对任务做一个整体感知的要求,要关注语言因素。让学生做一些在后面完成任务时需要的准备工作。这些任务前的准备活动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示范,让学生观察完成任务的模式,进而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其次,任务中的活动方式应该是个人思考与结对互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为目标,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运用好任务型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师应设计有实际意义、贴近生活的任务,强调人人发挥作用,并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做准备。教师在任务活动中应起到启动者、组织者、调控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谈任务型教学中的学习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过做事来学语言,用所学的语言来做事为核心的任务型教学要取得成效,尤其是既要让学生的语言得到发展,又能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不仅需要优化任务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交际任务前的准备即enabling task。目前出现的问题是交际任务前的以语言形式的练习为中心的活动铺垫不到位,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输出质量较低,学生缺乏信心,导致任务完成的结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小学语文故事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应该适当地开展一些任务教学法。所谓任务教学法,指的是给学生分派不同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再做另外一个任务,引导学生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对课文的认识程度,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任务前准备是任务型教学中的环节,但在我国中学任务型教学中尚未得到重视。国外的研究表明,任务前准备能积极影响成人学生在任务完成阶段的语言质量。实验发现,任务前准备在提高我国初中学生完成任务时语言的流利性方面有明显的作用,提出任务前准备应成为中学任务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途径。任务型语言教学要求立足于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不能局限于其传统的作用,必须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要实施好任务型语言教学,教师必须作好一些最基本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江宏伟 《化学教与学》2013,(3):11-12,20
"任务驱动"化学教学模式要求围绕化学学习任务展开教学,教学中把具体的教学问题,设计成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习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这些典型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8.
田真 《中小学电教》2014,(12):35-35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处理一个个经典的信息“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将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9.
以"密度"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分析"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具体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可将"密度"一课拆分为六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设计及课堂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完成各部分知识的自主建构,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任务型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师的关注.所谓任务型教学,主要是提倡学生在参与活动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际性和有目的的交互活动来掌握语言,即让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能够把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任务型”教学由“前任务”、“任务环”、“后任务”三个环节组成。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围绕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构造梯度系列,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任务驱动"比较适用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通过精心设计一个个任务,使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为学生搭起桥梁;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又要及时做好评价。总之,教师要成为整个任务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欣赏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脸,提出在flash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一个个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的驱动下去展开学习活动.总结出任务驱动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的一般步骤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任务型教学是现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它的核心是"用语言做事情",把任务作为计划和组织教学的核心单位,设定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最终形成了"做中学"的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蔡宏娣 《快乐阅读》2012,(30):10-1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尽可能地用英语多做事情,不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而是要尽量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一定的语言知识,并达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注重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基于此,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对英语阅读教学案例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英语课文学习的3个阶段即读前阶段、阅读阶段和读后阶段而设计,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学生之间多向、全面、深层次的交往和互动,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实施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要做好任务设计和分配的准备工作,积极使用形成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栾海军 《科学课》2009,(6):39-39
《杯子变热了》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一节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探究热传导的现象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按照课本顺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都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前几天听了一位教师的课,我发现本节课的“活动准备”这一环节值得商榷。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按照课本的顺序先让学生用手摸一个盛凉水的杯子,学生觉得很凉,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目标导向分段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分析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而对一节课制定明晰的学习目标并在课前出示,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依据学习目标分成几个阶段,并引导学生逐阶段展开学习活动;在每个阶段内,把学习目标和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学生可执行的任务,一般以问题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任务型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长者,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智者,而是一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助学者,是完成任务活动的组织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更是学生体验学习生活活动的伙伴和一种媒介、桥梁。而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听讲者变成主动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让其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