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吊环是男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的内容之一(简称大纲),男子儿童初级训练阶级以悬垂摆动动作为基本动作与基本技术为主要的基本功,如何抓好摆动技术的训练是发展难度动作和力量动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试图对悬垂摆动动作的训练与广大体操教练员和运动员讨论.  相似文献   

2.
我们设想并试做了吊环“支撑前摆后翻经后悬垂前摆上成支撑”这个吊环摆动动作中的新动作。运动员张晶目前仅仅是初步完成,在技术上尚不完善。现将这个动作的技术分析、教学方法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设想,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一九七七年五月全国体操个人比赛中,我们看到在吊环项目上,各种新动作技术发展很快,尤其是“大摆动”技术,已经淘汰了过去的陈旧摆动技术,从而使吊环动作有了更新更快的发展。当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和青少年选手已经较好的掌握了“大摆动”技术,大部分运动员都能较好的完成向前、向后大转肩及向后大回环等动作。有些运动员,为了加大动作的幅度和摆动力量,还采用了窄环做大回环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吊环是充分表现力量的一个项目,从五十年代起,吊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五十年代,由于摆动技术落后,因此,静止用力动作占了绝大的比例。静止用力动作与摆动动作比例达2:1。六十年代,日本的加滕泽男,首先做出了高转肩的新技术。以后加上护掌的改进,使吊环动作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尤其是手倒立下摆技术,发展到类似单杠大回环的新时代,促进了摆动技术发展。七十年代初期,由于规则的修改,一套动作中动力性动作要占一半以上,更加促进摆动进一步发展。七十年代中斯以后。吊环动作主要是向摆动作和静止用力动作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提高了连接,技术,尤其是与难度高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吊环优秀选手的成套动作特征表现为:力量静止动作数量多、难度大、类型全.在近几年的世界体操锦标赛和单项锦标赛上D D、E D甚至E E及组合式的力量静止动作,比比皆是、层出不穷,相比之下,摆动动作及其连接就显得“相形见绌”了,不仅难度小,且数量、类型也越来越少,这与现行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所提倡的“一套动作,应由比例大体相等的摆动和力量静止动作组成,并相间进行”的吊环项目特点显然是有差距的,这正是目前吊环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在现行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吊环难度表中,屈体后翻上两周悬垂前摆是纯摆动类型动作中唯一的一个E组难度动作,美国运动员奥·奈里在1994年世界单项体操锦标赛上凭此“绝  相似文献   

6.
吊环是一个力量性项目,还有大量的摆动动作.在吊环技术的发展史上,吊环的成套自选动作,以用力动作为主呢?还是应以摆动动作为主呢?曾有过不同的意见和范例。世界历代吊环名将:阿扎良的用力动作占70%;早田的用力动作占50%;安德里阿诺夫用力动作占20%;而比洛泽尔采夫和李宁的用力动作占30%—40%左右。从目前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动作来看,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九年我省业余少体校少年儿童体操比赛期间,我们对吊环的比赛情况,作了调查。现就吊环的训练质量问题谈一点看法。一、儿童组完成动作的情况儿童组的比赛是采用国家体委制定的规定动作。整套吊环动作是根据儿童的年令特点,全部用摆动类动作所组成的,包括前、后摆动,前、后转肩,空翻下。全套动作的质量要求,可以概括为一个“高”字,即高摆动、高转肩、高空翻。因为只有掌握了高质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竞技体操的飞速发展,虽然新动作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各项目之间的发展情况还不够平衡,如吊环这个项目,就远不如其他项目发展迅速。纵观吊环发展的历史,新的摆动类动作长期没有突破。目前除了在全套中突出增加用力动作,并采用摆动连接用力动作的复合,以及下法上的加难以外,几乎吊环上的所有动作都早在六十年代就已出现过,现在只不过是在原有的动作技术上加  相似文献   

9.
吊环技术动作结构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吊环技术动作结构的发展和体操规则演变的历史回顾,结合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吊环比赛的潮流动作,展望未来吊环技术动作结构的发展趋势,为吊环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体操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新动作、新编排层出不穷。但是,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体操比赛中,所有的项目都有转体动作,唯独吊环除了下法以外,没有转体动作。不少同志认为,由于吊环器械活动的特点所限,运动员不可能在吊环上做转体动作。这就大大限制了吊环技术的发展。为了突破这一局限性,开创吊环技术发展的新途径,使我国体操运动早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反复试验,于1981年3月18日在江门市业余体校体操队首获成功,使向后大回环转体180°成悬垂后摆的新动作,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11.
高速摄影机、拉力传感器、遥测肌电仪等3种仪器同步测试,探讨吊环后摆类动作的一些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后摆类动作在肌群收缩的顺序、始动点、结束点、用力程度及测力曲线等方面都有其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同时通过研究,论证了统编教材中的不足和缺陷,为吊环悬垂后摆类动作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12.
单杠发展力量、特别是发展上肢、肩和背的支撑力量以及各关节的灵活性是在技术上正确完成单杠动作的条件。以增加摆幅为目的的悬垂摆动,同时围绕纵轴转体,并在前摆结束时成手倒立,以及有类似目的的屈体悬垂摆动是提高屈伸上,支撑动作和后翻上等动作技术的最基本的练习形式。如果把同一结构类型的动作安排在一起练习,并使运动员建立新的更难的动作的概念,那么就可以使掌握复杂动作的教学过程缩短。这样以来,动作新的程度就变得不大,训练也就有了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前言吊环是体操项目中技术比较复杂的一个项目。吊环的练习是在学会控制摇动的双环基础上进行。由于吊环支撑点的活动性,所以通过两手握环做旋外或旋内来完成动作。吊环的摆动技术到了七十年代中期也许更早些出现了窄环(两臂平行,与肩同宽)技术和以直臂完成的各种摆动动作,改变了以往的宽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新的研究方法(多种测试仪器同步测试法)试图探讨吊环悬垂后摆类动作后摆振浪的时机。作者通过实际测试其结果是:吊环悬垂后摆类动作后摆发力的时机是在垂直面前,而不是后。  相似文献   

15.
一、保护帮助时站位要得当单杠教材的动作主要是低单杠的动作包括各种上法、摆动、屈伸、回环、转体、腾越和下法等。保护与帮助者应根据不同动作的结构特点,选择最适宜的位置。1.单杠动作的技术特点大多是在混合悬垂、混合支撑下多以身体绕杠旋转的形式完成的,并以摆动、回环动作为主。由于在垂直部位时的动量最大,摆过垂直部位后,出现脱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也最大也正是需要加力的时机。因此,在做向前摆动时,应站在器械的前侧方(如悬垂前摆转体180度成悬垂);在做向后摆动时,应站在器械的后侧方(如悬垂摆动挂膝上悬垂摆动骑上、悬垂摆动后摆…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男少年体操运动员训练开项问题男子竞技体操六个项目中的四个器械项目,是通过运动员的支撑、挂臂、悬垂来完成动作的,这就要求运动员上肢、肩带、腰腹力量较强。尤其吊环是最费劲的一个项目,在吊环上要完成一套有难度、有质量  相似文献   

17.
向后大回环与向前大回环动作一样,都是吊环摆动类动作中比较重要的C组难度动作。它在成套动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掌握好这一动作技术,提高它的稳定性,对顺利地连接下一动作具有重要忌义。  相似文献   

18.
后撑后倒經屈体后悬垂摆动前上是高低杠摆动动作中最基本动作之一,运动員掌握这一动作能較容易地学会由后撑后倒成后屈体悬垂的摆动来接下法或接由后撑开始的前后迴环等动作,这样,能为我們今后进行高低杠练习时发展难度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学会这一动作对我們完成一九六○年健将級規定动作很有利,因为,要完成这套动作的上法——前上换握高杠成低杠上臥悬垂和下法  相似文献   

19.
前言双杠悬垂大摆类型动作系指运动员身体重心绕握点轴沿尽可能大的半径运动,经直体或后屈腿悬垂的一类摆动动作。该类型动作是1978年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类型动作,在动作的结构与技术方面,都和经屈体悬垂及直角悬垂的杠下动作有本质区别,在成套动作中,可以起到长短半径相结合,上下起伏变化大的独特作用,它为双杠动作的创新与编排开拓了新领域。该类型动作在双杠杠下动作中,和屈体悬垂及直角悬垂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一、倒立在体操中的重要性在竞技体操的八个项目中,哪一个项目都少不了倒立动作。评分规则中也明文规定:“吊环一套动作,至少包括两个手倒立。其中一个是慢起倒立,一个是由悬垂、倒悬垂或支撑开始的摆动成倒立。”双杠自选动作中少了后空翻成倒立、前摆转体倒立、前摆360°倒立、后上倒立、大回环倒立等,就赶不上潮流。自由体操中没有倒立,也要扣分。单杠最基本动作大回环就离不了倒立,如此等等。就体操项目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鞍马可能出现环上或马头的托马斯全旋做成经倒立的托马斯,经手倒立后空翻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