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1 提出问题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那么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还是RNA?形成假设:小组讨论,蛋白质鉴定的方法,让唾液淀粉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若能产生紫色物质,则可说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反之则是RNA.  相似文献   

2.
为方便学生记忆,现将酶的有关知识小结如下。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等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指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等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这里的“少数”的酶究竟是指什么酶呢?  相似文献   

4.
黄思 《生物学教学》2003,28(5):52-53
生物学高考复习最后阶段 ,进行学科综合复习 ,我设计了几个实验 ,是用化学、生物学两个学科知识来完成的 ,是课本里没有的 ,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1 用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的成分是蛋白质 (实验材料、仪器、试剂自选 )1.1 实验依据 生物学课介绍酶是特殊蛋白质 ,酶有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 ,酶的活动受温度和 pH值影响 ,但没有实验证明酶是蛋白质。化学课介绍蛋白质的组成、性质 ,并有蛋白质性质的实验 ,但没有实验检验酶是蛋白质。根据这种情况 ,我给学生设计了用化学证明唾液淀粉酶的成分是蛋白质的实验 ,巩固蛋白质和酶的知识。1.2…  相似文献   

5.
二、常见的蛋白质 1.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成分都为蛋白质。 2.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必修Ⅰ中对酶的定义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在平时讲授中我们也只是会提到极少数酶是RNA。至于哪些酶是RNA,主要分布在哪些生物中并未提及。本文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高中阶段的教材和多种教学辅导材料都涉及到许多酶的实验。但是诸多实验无论设计,还是效果都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经多年研究和教学工作探索,对这些经典实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1 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对吗?不对。从新教材酶的定义来看,它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那么,就不能简单地确定其化学本质属性。从脲酶的发现,到较早发现的酶都是蛋白质,所在以前人们一直以为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但是,1982年有人在研究原生动物四膜虫的时傧,发现四膜虫核糖体RNA(rRNA)前体能在完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剪切加工,催化本身成为成熟rRNA。这说明在这个只有在酶催化下才能完成的核酸大分子的剪切处理过程中,RNA充当了酶的催化作用。这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相似文献   

9.
端粒及端粒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独特的蛋白质-DNA结构,在保护染色体 的完整性和维持细胞的复制 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端粒酶则是由RNA和蛋白质亚基组成的。能够延长端粒的一 种特殊反转录酶,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细胞衰老与癌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酶的分类     
蔡亚慧 《新高考》2006,(1):52-52
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催化效率极高,但是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迄今为止所发现的4000多种酶中,现已有2500余种酶被鉴定出来.用于生产实践的酶有近200种,其中半数用于临床。国际酶学委员会曾经制订了一套完整的酶的分类系统。主要根据酶催化反应的类型,把酶分为以下六大类。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各种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最佳的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RNA和DNA一样,都是由糖和碱基排列起来的遗传信息载体,但过去一般认为,RNA不过是DNA的配角。自20世纪80年代由Thomas Cech发现某些RNA具催化活性称为核酶后,RNA研究飞速发展,有关RNA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 1 RNA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长期以来人们努力寻找催化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过去认为酶就是蛋白质。直至2000年,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核糖体大、小亚基的晶体,发现在肽键形成处2纳米的范围中完全没有蛋白质的电子云存在,说明蛋白质合成只与RNA有关,不需要蛋白质参与,RNA自身就能身兼两职,即编码蛋白质和控制蛋白质合成,核糖体实质是一种核酶。这被美国《科学》周刊评为2000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的第二名。  相似文献   

13.
1.3酶 1.3.1什么是酶?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何证明? 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近年来发现某些核糖核酸也具有催化活性,因此目前更广义的定义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催化剂。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有的是单纯蛋白质,仅由蛋白质组成,不含其他成分;有的是复合蛋白质,分子中除蛋白质外,还有非蛋白质成分。那么,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呢?  相似文献   

14.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了脲酶,又用多种方法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后来科学家又相继获得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许多酶的结晶,并证明这些酶都是蛋白质。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催化作用。人类对酶的概念又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1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对吗?不对。从新教材酶的定义来看,它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那么,就不能简单地确定其化学本质属性。从脲酶的发现到较早发现的酶都是蛋白质,所以在以前人们一直以为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但是,1982年有人在研究原生动物四膜虫的时候,发现四膜虫核糖体RNA(rRNA)前体能在完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剪切加工,催化本身成为成熟的rRNA。这说明在这个只有在酶催化下才能完成的核酸大分子的剪切处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生物体内一切生化反应都是由蛋白质催化完成,这个概念在生物化学界已根深蒂固。1981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T.Cech发现了RNA具有酶的催化功能后,首次改变了人们对于酶的化学本质的认识。1994年,美国科学家Breaker等利用体外分子进化技术(SELEX),  相似文献   

17.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做底物.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的特性.进行创新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酶的作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实验一:证明唾液淀粉酶的成分是蛋白质a.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与浓硝酸发生特异性反应生成黄色沉淀。b.材料用具。唾液、鸡蛋、卫生棉、蒸馏水、浓硝酸、镊子、烧杯等。c.实验步骤。(1)制备唾液淀粉酶溶液:用冷开水嗽口,然后把小团消毒过的卫生棉放入口腔中含3分钟,把棉团取出,用镊子把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加蒸馏水100mL,稀释均匀,制成唾液淀粉酶溶液,备用。(2)鸡蛋1个:在鸡蛋的两端各打一个小孔,把蛋白倒入小烧杯内,加蒸馏水300mL,稀释均匀,制成蛋白溶液,备用。(3)用3支试管,编上A,B,C号。(表1)(注意:浓硝酸具有强…  相似文献   

19.
任何活细胞内所友生的生化反应都是由酶催化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核糖核酸(RNA)在无任何蛋白质条件下能进行催化和切割、拼接并复制自身功能的发现,不仅改变了酶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而且对生命的起源、酶的进化等作出了新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唐睿谦 《广西教育》2015,(6):117-118
酶是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底物浓度相同时,酶的催化活性主要受温度、p H值等因素影响。温度一定时,酶活力最高时的p H值为该酶在该温度的最适p H。在不同p H值下,通过测定淀粉酶水解底物的程度,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 H值。在不同p H条件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与碘液反应呈现颜色反应,通过对颜色的观察和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物吸光值的大小,可知底物的反应程度,从而可以判断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