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佛燕京学社北平办事处作为哈佛燕京学社在中国的常驻机构,在民国时期为学社在中国开展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它为燕京大学国学领域的教育、研究等提供资助,在出版《燕京学报》和编纂引得丛刊、培养研究生等国学人才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论文从时间顺序、历任干事及开展活动等方面厘清办事处的发展脉络,完整呈现办事处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2.
古籍工作是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籍收藏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以哈佛燕京学社资金购入大量古籍,成为院校合并之后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存藏的重要基础.在古籍编目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采用"汉和图书分类法"进行编目,还编有《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中国地方志备征目》等专科目录.在古籍借阅方面,建设有完备的借阅制度,还通过举办古籍展览,办《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等形式为读者提供服务.在古籍出版方面,通过石印、铅印、传统刻版等形式出版了以《燕京大学图书馆丛书》为代表的多部古籍.  相似文献   

3.
1月9日,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我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受赠大型国学文典《四部文明》丛书仪式在北京举行。《四部文明》主编文怀沙和投资发行方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出版方陕西人民出版社及受赠方的代表出席了受赠仪式。《四部文明》丛书是我国古籍整理、编纂、出版的一个新起点,既考虑到所收文献的完整性,又照顾到学术体系的系统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现任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部主任沈津在海外研学所著三书《书城风弦录--沈津学术笔记》、《书韵悠悠一脉香--沈津书目文献论集》、《中国珍稀古籍善本书录》为切入点,结合其师从顾廷龙、潘景郑、瞿凤起等国学前辈治书学艺的独特经历,阐发了惜时、惜福、惜缘乃是人生成材的大智略,阐述了沈著三书的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民国时期的学术名刊,《燕京学报》面对和凝聚的是以历史、考古、语言等传统中国学术为方向的,以北平学术圈为中心的,辐射全国乃至国外汉学界的学术共同体.其以引领与“规训”、发现和评价、沟通和交流等多种方式来构建这个学术共同体.这对当下的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2日上午,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中华文明大视野》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举行。应邀出席座谈会的有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团中央、北京大学和关工委、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等部门、团体及学校的领导、专家、学者30多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近20家新闻媒体派记者前来采访。出席会议的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桂晓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周慧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等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迟惠生教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教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是民国期间重要的索引编纂机构,最兴盛时也只有10余人,却在20余年时间内编纂出版了64种81册《汉学引得丛刊》。通过对引得编纂处成员予以分析研究,揭示引得编纂处编纂古籍索引取得成功的关键。[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挖掘哈佛燕京学社《汉学引得丛刊》中引得编纂处成员构成,通过钩沉史料,揭示各自生平、学术背景、学术思想及其在引得编纂处所承担的任务与角色。[结果/结论] 拥有精干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在古籍索引编纂方面取得斐然成就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国学大师柳诒徵主持江苏省国学图书馆二十余年,精心治馆,整理旧籍,最早编辑出版了大图书馆馆藏总目,创办了《国学图书馆年刊》,名声大振,号称“江南之冠”.《国学图书馆年刊》是国内创刊时间较早、连续出版时间较长的图书馆馆刊.论文就如何正确评价《国学图书馆年刊》在近代图书馆刊物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剖析了《国学图书馆年刊》的特色,阐明了其价值和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建设的需求逐渐增加,国学热悄然成为最近几年文化界谈论最多的话题。《论语》《中庸》《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国学作品从中央电视台走进了课堂,越来越多的读者对国学作品的追捧,也为国学相关的图书出版带来了新的风向。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编辑学会青年编辑专业委员会与云南省新华书店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跨世纪出版战略研讨会,1996年12月21日至23日在昆明召开。中国编辑学会常务理事、青年编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胡守文在会上作了《世纪之交出版工作前瞻性思考》的主题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陈昕作了《日本出版流通体系考察》的报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香港《印艺学会月刊》第197期(2000年5月)上曾发表《DAM与CTP》一稿,后《中国包装报》曾予转载。但为了进一步引起国内出版及印刷业界的重视,特借上海《出版与印刷》的专栏,再谈D.A.M.。    相似文献   

12.
为编纂《北京出版志》和《北京出版史》积累资料,北京出版志编纂委员会编辑的《北京出版史志》第1辑近日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本辑设燕京出版史事、古今出版机构、出版建置沿革、出版管理、京华出版苑、古今书肆谈往录、图书市场管理、图书发行、书肆记趣、书肆人物、古今名书店、出版大事年表等栏目。该书对了解北京地区历代图书出版发行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897年5月6日在上海出版的石印旬报——《集成报》,是我国最早出版的文摘报。该报内容丰富,举凡政治、实业、科技、历史、地理、掌故和轶闻等,均有摘录。所载内容大部分是摘自《时务报》《万国公报》《汉报》《博文报》《新闻报》《官书局报》《中西报》。此外,它还摘译  相似文献   

14.
今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是家叔戈公振诞生的九十周年,十月二十二日又是他逝世的四十五周年,我特把他在五十多年前写的遗著《英京读书记》整理和发表出来,作为对他的追念! 家叔公振在上海时报工作时,即专心研究新闻学和中国报纸的历史。一九二五年二月,他编的《新闻学撮要》由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出版;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他著的《中国报学史》,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他当时称新闻学为“报学”,称报纸的历史为“报学史”。如他在一九二六年六月为《中国报学史》写的《自序》一开头就说: 民国十四年夏,国民大学成立,延予讲《中国报学史》。予维报学(Journa-  相似文献   

15.
传媒名家     
秦珪,1928年出生于山西太原。1952年从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长期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先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讲授过《新闻学导论》、《读报与评报》、《新闻评论写作》、《新闻评论专题研究》等课程。多次带领学生到新闻单位实习,并参加新闻实践活动。任教期间长期兼做教学行政工作,主要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科生和函授生的教学工作。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曾担任新闻系副主任、新闻学院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社会兼职曾担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  相似文献   

16.
年初公布的2001年少儿出版十件大事,《童书海论》与《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赫然人选。而相比儿童文学的研究评论而言,《童书海论》更多地得到了业界的热情关注。《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等媒体或刊发消息,或组织书评,或发表特写,纷纷对该书予以肯定和积极评价。这一方面说明该书所具有的理论开拓意义,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我国编辑出版学研究中,专业出版、门类出版理论研究的匮乏,也预示着专业出版研究正逢其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7.
李材 《出版科学》2001,(3):78-78
2001年5月12日至18日,由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上海编辑学会会长巢峰,上海编辑学会副会长、《编辑学刊》主编雷群明,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郝铭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胡大卫,《编辑学刊》编辑贺强,组成的代表团来湖北访问。他们先后访问了武汉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华中师范大学编辑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进行学术交流,还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该院学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即将迎来100岁生日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下简称《箴言报》)突然宣布,从2009年4月开始停止日常印刷版出版而转为网络出版,仅保留出版周末报。此举一出引发了报业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是报纸消亡的开端,尤其在《箴言报》宣布停止印刷版前后发生的美国甘尼特报业集团宣布裁员、《波士顿环球时报》、《纽约时报》等报纸或明或暗地减版瘦身等事件更让人们对于报纸的发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倾力打造的“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在2005年出版111个品种的基础上,集团此次又推出54种新书,使得丛书的品种累计达到了165种。丛书的几大板块——“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和“开放人文”继续充实与积累,逐渐形成规模。此次出版的“世纪文库”集中了一批国学精粹,《文心雕龙札记》、《词学通论》、《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唐诗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代史》、《当代中国史学》、《中国史学史》等,涉及语言、文学、历史和哲学诸多学科,其中还有鲁迅先生所著的《中国小说史略》和法兰…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我国与外国的出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今年5月13日,韩国首尔举行第十三届国际出版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本刊顾问刘杲先生荣获韩国第三届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安春根教授是韩国出版学创始人,1969年倡导创立韩国出版学会,并任会长。他著有《出版概论》《出版社会学》《韩国出版文化论》《韩国出版文化史大纲》和《杂志出版论》(中译本1993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等。1993年安春根逝世后,为纪念这位出版学者,设立了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该项奖共颁发了三届,授予三位国际知名出版学者,第一、二届分别授予日本出版学会原会长清水英夫和日本出版学者箕轮成男。现将授予刘杲先生奖牌上的颁奖词和刘杲在授奖大会上的答谢词,一并在本刊发表。答谢词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谨向刘杲先生祝贺并致谢。此外,刘杲先生已把所得奖金韩元500万元,兑换成人民币3.12万元,作为善款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