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每年的"两会",国内乃至国外媒体,都会给予高度关注。党报无疑在这一大事的报道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党报如何报道好"两会",值得研究。笔者认为话题式报道和从平民化视角传播是本次"两会"报道的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2.
邱霞 《新闻世界》2010,(4):105-106
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60岁华诞,国庆报道也成为各媒体的"重头戏"。现代社会媒体竞争激烈,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党报在做好主旋律报道的同时,也创意连连。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这两家全国性党报为例,分析了党报国庆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宦晓渝 《新闻世界》2011,(11):151-152
《人民日报》对2003年"非典"和2009年"甲流"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报道形式、版面位置、报道态度和报道来源地等指标进行内容分析,以探讨纸质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媒介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新闻自由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发挥着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司法公正,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媒体权利的滥用,而影响司法审判。本文通过分析《华西都市报》对"孙伟铭案"的报道,指出媒体在报道司法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公众舆论、新闻媒体和司法权力之间的关系,以探求媒体在司法案件中的正...  相似文献   

5.
房雅倩  陈扬 《新闻世界》2013,(5):214-215
近年来,关于明星的报道一直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话题之一。从女星的"被小三"到明星夫妻的生活被曝光,明星报道在一点一点的向低俗迈进。纵观文娱界,对报道尺度、报道原则以及报道的商业利益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究竟应该怎样报道明星?本文从《申报》对于阮玲玉的一系列报道中探寻当时媒体对于明星的报道,试为现代媒体明星报道找出一种新闻性与责任性统一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创了中国媒体舆论监督的一个新台阶,带动了一批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的产生,其中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新华社的《新华视点》、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等,把"新闻深度报道"、"舆论监督"的概念演绎得如火如荼。本文试图探析电视深度报道所具有的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伍柯 《新闻世界》2012,(3):122-123
在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备受瞩目,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随着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媒体对调查性报道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面为对象,重点分析调查性报道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深度报道有了长足的发展。组合式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因为其自身的特点,成为常见于媒体的一种报道方式。新旧媒体之间的组合式报道各有各的特点。本文以"农民工就业调查"报道为例,说明组合式报道在新旧媒体间的异同,探究怎样更好运用组合式报道,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贺海峰 《新闻世界》2011,(10):28-29
2010年9月,《决策》杂志推出了特别策划《金鱼缸政治——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之三地试验》。这组策划以其对重大改革试点的敏锐性、前瞻性,一度引领了全国媒体的报道热潮。全文经由新浪网转载之后,新华社、《人民日报》、《瞭望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诸多知名媒体相继跟进报道。同时,这组策划还在理论界、决策层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不少学者、官员致电《决策》杂志编辑部,称赞"这个选题,你们抓得最早、做得最实"。  相似文献   

10.
谢麦祥 《新闻前哨》2010,(10):86-88
从7月6日起,武汉晚报推出了"大义老板刘锦成10年两助员工换肾"的连续报道,在武汉、广州等地引起强烈反响,广州当地媒体纷纷介入,国内媒体先后转载推介全国。《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报道刘锦成事迹,《工人日报》等媒体发表评论肯定其善行。武汉晚报通过"大义老板刘锦成"的连续报道,推崇乐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良知,倡导建立和谐劳资关系,发挥了良好的舆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芸 《新闻世界》2014,(2):15-17
"走转改"活动提供了一个让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自我审视、自我沉淀的契机,《第一时间》栏目坚持"跟着群众的需要走,遵循实践的原则转,按照新闻的规律改"的原则,打造规模化、高质量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汪冰 《新闻世界》2014,(2):19-21
《第一时间》在坚持"以民为本"舆论监督报道风格的同时,积极组织、参与大量的公益活动,体现出的是媒体服务百姓的精神,彰显的是栏目的文化品位和社会责任感。这种理念追求,是《第一时间》内在品质的体现,也让《第一时间》的媒体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程冰冰 《新闻世界》2012,(7):232-23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信息正快速在人们之间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因此日益激烈,同城媒体越来越难做出"独家新闻",同题新闻的出现不可避免。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同城媒体的报道如何在同题新闻中脱颖而出日益成为重要议题。本文试以《武汉晚报》与《楚天都市报》这两家纸媒在面对"12·1"爆炸案这一同城共享性新闻所作报道为例,分析各自优劣,同时尝试找出同题新闻报道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5·12"抗震救灾报道中,我国媒体一改以往面对灾难性事件时的作风,进行积极、公开的报道,在抗震救灾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为例,主要从新闻叙事学的角度分析,新闻媒体是如何进行报道,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作用,从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的。  相似文献   

15.
韩驰 《新闻世界》2014,(11):122-124
"5·12"汶川地震开启了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新时代。本文通过对震区当地媒体《华西都市报》头版新闻图片的样本研究,从图片总量、质量、表现内容以及来源等方面分析该报的图片报道特色,借以说明这一期间新闻图片报道新的转向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王舜 《报刊之友》2013,(8):43-44
《南方日报》对清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报道内容以"民族文化"和"区域发展"为主,呈现差异再现与发展叙事的报道框架。在其报道中,政府是主要信源,清远少数民族被动地处于信息传播的末端,自上而下的传播影响了对清远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现实的建构,造成真实境况与媒介镜像的巨大差别,媒体的低度再现使少数民族地区仍处于媒介弱势。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11,(7):7-7
吴恒权在2011年第5期《新闻战线》中撰文认为,"三善"的提出,就是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各方的领导干部要与媒体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各类主流媒体,都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管媒体的原则必须牢牢坚持。党管媒体,也有一个怎么管的问题。媒体上报道了某些人自认为对自己"不利"的所谓负面消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舆论监督性质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在"云媒体"、"多屏"时代,传统电视新闻面临空前的竞争。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差异化、深度化、多元化战略的应用如箭在弦。深圳卫视《关键洞察力》栏目创新性地以心理分析等手段来深度剖析新闻人物与焦点事件,赋予了节目新的特色"黏点"。本文以《关键洞察力》对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的报道为例,探讨电视新闻中心理学运用体现出的独特视角和创新性深度报道新路。  相似文献   

19.
祝洁 《新闻世界》2013,(2):18-19
在我国电视界正在经历变革的大背景下,电视媒体逐渐开始以普通人为主角,以普通人的情感为核心,感动着普通人的感动。本文试以《新闻联播》于2012年下半年一系列"海采式"报道为分析切入点,进一步探讨导致我国电视新闻人本化趋势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张勇锋 《新闻世界》2010,(11):39-40
客观性原则,一直是全球新闻界公认的最有价值的新闻传播理念,但经常的情况是,在媒体看似价值无涉的表象背后,是隐藏其中的意见表达,而且,越是重大的新闻事件,这种意见表达所持的立场越是鲜明。美国《时代》周刊关于阿富汗"割鼻女孩"的封面图片报道便是一例。因为《时代》一直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精英媒体之一,它的新闻处理方式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西方新闻的"客观性"具有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