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需要构筑有效的载体才能取得切实的成效.各高校应坚持构筑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效载体的原则,结合本校实际,立足课堂教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学的优势;开展社会实践、组织活动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中的培养与树立,高校责无旁贷。高校应突破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培育高雅校园文化,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教师师德为导向,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带动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实践为依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充分认识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具有要意义。当前,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必须通过构筑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整体育人环境等手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高校军训对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提出高校应利用军训这一实践性教育载体,切实加强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高等院校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高校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提倡与高校德育教育、师德师风建设、高校党的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叶卉  王培根 《文教资料》2006,(25):16-17
高校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大学生德育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是高校德育新的着力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加强大学生德育建设的迫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融合并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文章从师德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两课教学等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也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探索如何把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面应发挥表率和模范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因材施教,针对大学生的荣辱观现状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必须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渗透性,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渗透到高校管理制度的建设当中去,渗透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去,渗透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10.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高校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通过感性认知的途径.让广大学生真正理解、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载体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要培养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这样才能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高校是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深入学习宣传“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结合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来进行,结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进行。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廉政文化进高校工作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2.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德建设是高校永恒的课题。针对当前高校师德滑坡现象,探析原因,通过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改进教师管理内容、方法、途径,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必将促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3.
高校开展荣辱观教育的意义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指南。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加强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向主流价值观靠拢以及师德建设;开展荣辱观教育的途径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师德建设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高校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坚持三个原则和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是高校承担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特点及其规律等决定了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建立一个“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紧密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的全方位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6.
增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培养人才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课堂教育教学相结合,与日常道德实践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环境育人作用相结合,使高校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相似文献   

17.
荣辱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为人们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需要,又是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价值偏差的需要。高校应当从课程教育、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似文献   

18.
重要启事     
为了引导全省广大师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日前召开了全省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精神座谈会。省教育厅厅长路钢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要求全省师生深刻领会胡总书记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文明创建为载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掀起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潮。他指出,对于中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在确立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上下功夫,要与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和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是高校承担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特点及其规律等决定了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建立一个"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紧密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的全方位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提炼和升华,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重点处理好三对关系,并要从学校教学、校园文化、树立典型、激励机制、师德建设等五个方面加强和改进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