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建杰 《新闻传播》2007,(10):7-9,17
网络舆情,有人将其定义为“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或言论”,也有人认为是“互联网上传播的对某一焦点事态所表现出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言论”。本文将网络舆情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帖转帖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各种形式的监管和重压之下,当前互联网上色情信息已不像几年前那般猖獗,但这并不代表网站色情信息正在逐步减少并呈现灭绝的迹象。恰恰相反,当前互联网上色情信息有增无减,只是其传播方式更加隐蔽,传播手段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正聚集着越来越多的被称为播客podcaster的人,他们将自己想表达的思想转录成声音文件放在互联网上,供其他播客免费下载.播客作为下一代网络广播的新技术,以其丰富的网络传播的内容和样式,在"草根"性小众或个人化传播模式下改变着受众的传播角色.  相似文献   

4.
李亚玲 《东南传播》2012,(11):28-30
当下手机媒体的发展已经渐趋成熟,此时再来重新对其进行本体性的探讨则更易认清其"真面目"。对于如何分辨手机的复杂身份,本文遵循手机的技术形态,将其划分为移动个人通信、移动个人互联、移动公共通信和移动公共互联四种传播形态,其中只有移动公共通信和移动公共互联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媒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个体都与自己的社交网络紧密绑定在一起。微信朋友圈为用户提供展示自我个性的信息平台,同时也成为助长网上"晒"行为的一大有力帮手,更成为了网上"晒"行为进步、发展的温床。本文以西安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就网上"晒"这种行为进行简述,同时以传播学的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与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将2003年11月以来互联网上广泛讨论的"木子美现象"作为典型的主动型隐私公开化个案,围绕以下问题加以分析和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要把自己的隐私公开,动机是什么?隐私是怎样被公开的?公开后的隐私作为一种媒介传播的信息,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看到或知道别人隐私的受众个体是怎么想的?隐私公开化的启示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等传播新渠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传播环境得到建构并逐步被大众接受,而传统媒体的传播环境却因此遭到挤压。地方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成为其探索新型发展之路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做好精准化传播、做强本地化视角、做多传播"接触点"和做宽传播互动渠道四方面论述了当前"区域广播传播"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新格局,报纸的存亡问题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思考,"雷人""惊人"之语不绝于耳。如有人认为它已垂垂老矣即将寿终正寝,甚至对其死亡的时间进行了"精准预测",认为新媒体给传统纸媒早已写好了墓志铭;还有人认为尽管它已至"暮年",但仍"老有所为",只要借助与新媒体的"联姻"就可走出一条蜕变和变革的新生之路。文章从生态位视角出发,结合当前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对纸媒的生存与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学术期刊出版传播趋势及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移动互联环境下出版及传播模式的转变,提出如何构建立体的学术期刊传播体系.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部应主动出击,打造"纸媒+网络+移动终端"组合信息传播平台;积极打造核心优势——学术期刊内容及品牌影响力;重视对内容的多层多级加工,争夺用户注意力;注意各媒介功能分化,使不同的介质承担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魏永征 《新闻界》2013,(16):24-27
<正>七月,歌手吴虹飞因发微博称"我想炸"建委等而被刑事拘留,后来受到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的治安管理处罚,在此过程发生一场大讨论,有出于网上自媒体的,有来自专业报刊的,有人疾呼"放了她",有人要求予以"打击",有人把为吴辩解之词说成是"媒介审判"、"网民审判",有人担心对吴查处会影响言论自由的空间……这里涉及各种不同层次的言论,可以做一些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媒体时代激烈的媒介竞争,报纸的存亡问题引发了学界和业界日渐高涨的讨论声浪,有人认为它已垂垂老矣,即将寿终正寝,甚至对其进行了"死亡预测";有人认为尽管它已至"暮年",却"壮心"犹存,可借助与新媒体的"联姻"走向蜕变新生之路。①本文正是基于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之下,就传统报纸副刊的传播方式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就此提出构建"对话式"副刊传播平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把互联网作为"扫黄打非"的主战场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互联网上"黄"和"非"等有害信息严重威胁执政安全,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扰乱文化市场秩序.通过依法治网、科学管网、群众监督、精英出手、诚信耕网和技术巡查等手段,敢于亮剑,势在必赢,让互联网真正清朗起来.  相似文献   

13.
借由互联网上的"女大学生"这一众说纷纭的问题,本文试图使用搜索引擎谷歌(Google)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并对搜索结果进行内容分析,在对女大学生的网络形象从整体上进行描绘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搜索结果的数据分析,从信源、匿名性、交互性、信息形式等方面显示一些互联网上信息和言论的特点,并试图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14.
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变成人们生产、传播、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创新网上理论传播,推动网上理论传播深入发展,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阵地、主渠道,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5.
如何通过Internet网络检索国外数据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实例介绍了通过Internet 互联网检索国外数据库的原理、方法、费用及使用效果等问题, 同时还介绍了非网上用户与Internet 互联的方式及网上的数据库资源等。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团下的中国雅虎与口碑网宣布合并,并正式启动"雅虎口碑生活服务新平台",媒体大势报道雅虎口碑切入服务业电子商务(P2C)。从这些报道中留意到一个关于电子商务的新概念P2C(Service Provider to Consumer服务提供者对消费者),用网上的说法,P2C是继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个人)、C2C(个人对个人)之后的又一个电子商务新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把租房子、订机票,甚至洗脚、吃饭这些生活中的"杂事"都搬到互联网上去消费。可仔细想想,很难理解这也是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7.
国际新闻编译的国际传播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 《青年记者》2007,(22):66-67
国际新闻和国际新闻编译定义界说什么是国际新闻?可能有人会认为"国际新闻就是来自外国的新闻"或"国际新闻就是国际间的新闻流动",但这些解释并没有对国际新闻的性质、任  相似文献   

18.
谷会敏  许云淇 《传媒》2021,(23):60-61
移动互联视域下,短视频作为知识表达新方式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度.本文分析了短视频知识传播的"走红"原因,探索这一"走红"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并从把关、自律、监管三个维度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为短视频知识传播的趋利避害、提质增效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传媒净化,无疑是2009年中国传媒界的关键词之一.净化的目标主要有二,一是虚假信息和谣言,二是低俗信息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要求所有中国生产或进口的电脑于7月1日起,须预先安装称为"绿坝-花季护航"的过滤互联网上色情及不良信息的软件.  相似文献   

20.
冯菊香 《今传媒》2014,(5):37-38,54
"世界末日说"属于流言中的谣言,其传播渠道主要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新媒介传播等不同途径。"世界末日说"传播的影响成了现代"魔弹论"的翻版,究其原因,除了深层的社会原因外,与电影《2012》引发的恐慌、新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等推波助澜不无关系。为此,可以从公众理性认识"世界末日说"的本质;媒介理性设置报道议程;政府应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力度等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