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原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是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不同个体基因组DNA后,含同源序列的醇切片段在长度上的差异,可靠性较高、但操作烦琐,信息含量低;染色体原位杂交是利用特异性核酸片段作探针,直接同染色体DNA片段杂交,在染色体上显示特异DNA,准确、直观,但技术非常复杂;PCR是模仿DNA在生物体内的自然复制过程来扩增DNA片段,安全性好,快速易行;RAPD是以人工合成的碱基顺序随机排列的寡核苷酸单链为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产生多态性的RAPD片段,可以检测多个基因位点,但不能识别杂合子位点;AFLP指纹技术是在RFLP与RAPD两种指纹技术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对基因组纯度和反应条件要求较高;DNA芯片技术是一种以杂交测序基本理论为基础的新型生物技术,用于测序、基因表达、疾病诊断等,但造价、探针的密度与纯度还有待完善;小卫星DNA一般与RFLP技术结合以获得小卫星DNA指纹图谱,信息含量高,但它在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微卫星DNA既可用作探针获得指纹图谱,也可通过PCR方法进行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但工作量大;ISSR即内部简单重复序列,也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  相似文献   

2.
DNA指纹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分子生物学新技术。DNA指纹技术主要是一种利用卫星DNA探针和适当的限性内切酶,通过Southern杂交产生相应的DNA指纹图谱的方法,就DNA指纹的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可用于环境微生物研究的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出现.荧光原位杂交(FISH)、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基因芯片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直接对环境样品的总DNA进行分析,绕开菌株分离和培养瓶颈,最大限度地获得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全面地分析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必修二第58页“科学·技术·社会”部分介绍了DNA指纹技术,并配有DNA指纹图谱。思考之后不禁有这样的疑惑:DNA指纹图谱上的条带是否包含了所有的DNA序列?哪一部分是基因,哪一部分是非基因呢?人类都有相似的基因,酶解后DNA为什么条带位置不一样呢?带着这些疑问,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发现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指纹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指纹来识别不同的人。那么,什么是DNA指纹呢?实际上,从“DNA”和“指纹”两个词的表面上就可以猜出个大概意思了,就是把DNA作为像指纹那样的独特特征来识别不同的人。  相似文献   

6.
应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中分别扩增出16S、23S核糖体RNA基因(rDNA),以[a-^32P]bATP经缺口平移法标记rDNA后作为广谱探针。选用BamhI、EcoRI、HindⅢ等不同限制酶,对肠杆菌科细菌及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暴发分离株进行染色体DNA酶切。凝胶电泳分离各片段后,通过Southern杂交。获得各菌株rDNA指纹图。每个细菌都可以从r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得到鉴定。rDNA指纹图显示出种特异性。明确地区分出引起食物中毒的可疑传染源。该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既可用于细菌的分类鉴定。也可作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实例,对重组DNA构建过程中如何选择限制酶、重组DNA中限制酶识别位点的变化和重组DNA长度的变化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简称PCR)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异性 DNA片段的酶学方法。其原理是:用一对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引导 DN A聚合酶在引物识别位点之间的两条互补链上进行DNA合成。经过模板变性、引物复性、引物延伸三步反应的多次循环,可使特定的DNA片段在数量上呈指数增加。这项操作简单、省时且已实现自动化的先进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重要工具。本文将阐述近年来几种PCR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一、PCR固相分析 1988年Syvanen等首先将 DNA固相技术引入PCR扩增产物的定量研究中,该法采用了DNA的5’端被生物素(biotin)修饰的PCR引物,使扩增DNA序列的末端均带生物素,接着在溶液中用同位素标记探针与扩增序列杂交,杂交链借5’端生物素结合在能与其特异结合的亲合素(avidin)包被的固相载体上(即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找不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指纹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指纹特征来识别不同的人。DNA“指纹”就是把DNA作为像指纹那样的独特特征来识别不同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找不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指纹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指纹特征来识别不同的人.DNA"指纹"就是把DNA作为像指纹那样的独特特征来识别不同的人.  相似文献   

11.
根据DNA杂交测序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改进的最大最小蚂蚁算法.首先,对问题进行预处理,将其转化为有约束的非对称旅行商问题;然后,对状态转移规则和全局更新规则进行改进,并运用变量邻域搜索思想,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局部搜索技术.最后,采用后处理技术来解决长度约束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DNA杂交测序的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12.
对于电子生物识别技术,很多人是通过好莱坞大片认识的,在那些高科技电影里时常出现特工们通过指纹、虹膜、掌纹等进入到核心保密区的镜头。在普通人看来,生物识别技术充满了神秘色彩。其实,生物识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人的房契、银票、供状等等各种合同、证书上,都会以指纹或掌印作为个人身份认证的标志。随着技术的成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经逐渐从神秘的研究室中走出,开始渗透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成为身份识别的热门技术。指纹识别技术具有快速、可靠、安全、便捷等许多优点。介绍了指纹特点和指纹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指纹识别技术在移动购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将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移动购物中的身份识别,可以快捷有效地解决身份识别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切口平移法标记外源物种(黑麦)总基因组DNA作为探针,用受体物种总基因组DNA(中国春小麦)作遮盖,对小麦1B/1R易位系中外源染色体的黑麦易位片段进行检测。对影响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实验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认为:细胞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良好、染色体长度适中的高质量染色体制片是取得理想实验效果的基础;保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染色体一直附着在载玻片上不丢失是实验进行的支撑条件;探针DNA与封阻DNA的比例是取得理想实验效果的关键。对杂交信号过多或过少或者无杂交信号的技术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一步骤,才能获得理想的原位杂交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5.
巨鹿县金银花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金银花原产地标志。实验旨在为巨鹿金银花建立一套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别方法,以快速准确的鉴别巨鹿金银花的真伪,同时也对中药材基因资源的多样性起到保护作用。RAPD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分子标记技术,常用于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实验通过SDS方法提取出产地的金银花基因组DNA,采用10个随机引物用于RAPD-PCR反应。成功构建了巨鹿金银花DNA指纹图谱;筛选出引物1可快速准确的将巨鹿金银花与其他两产地金银花鉴别区分。利用RAPD技术可准确鉴别出巨鹿金银花,为中药材鉴别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实验室全天候开放,但是引出了管理上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学生多、流动性大,值班与指导教师管理和考勤困难;另外,由于学生出入频繁、轮次间交接不明确,导致设备仪器损坏增多。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身份认证系统以满足开放实验室管理的需求。本文设计基于指纹检测识别技术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构架,用一种基于细节点的指纹匹配算法实现自动指纹检测识别,该算法通过固定窗函数改为可变窗函数,从而更好地适应指纹图像非线性形变,阐述整个实验室系统软件实现流程。通过FVC指纹数据库实验和现场模拟实验,进行了技术评估测试和现场评估测试,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是体外的微显微操作技术,切割DNA的工具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新课标生物选修3教材“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了一定简介,  相似文献   

18.
吉紫娟 《培训与研究》2009,26(2):93-94,128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日益发展,采用多种识别技术的复合来提高识别的可靠性,降低误识率已成为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从图像采集系统的光路出发,提出了一种将指纹采集仪和手指静脉采集仪复合的方案。利用该方案,可同时采集指纹与手指静脉末梢的图像,提高了系统识别的可靠性,并降低了成本,减小了系统的体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日益发展,采用多种识别技术的复合来提高识别的可靠性,降低误识率已成为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从图像采集系统的光路出发,提出了一种将指纹采集仪和手指静脉采集仪复合的方案。利用该方案,可同时采集指纹与手指静脉末梢的图像,提高了系统识别的可靠性,并降低了成本,减小了系统的体积。  相似文献   

20.
网上交易需要买卖双方验明正身,特别是网上进行的国际贸易更需要有效的技术来鉴定真伪。近来,美国一些电子商务公司开始应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身份核对,扫描使用者的指纹即是其中的一种。 在身份识别领域,人们最先使用的是“密码口令”,但其漏洞太多;后来又发展了数码证书和智能卡等,它们也不尽如人意。专家认为,由于指纹等的不可复制性,利用指纹等人类自身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认定的生物识别技术,也许才是最可靠的鉴别手段。虽然可靠程度还有待验证,使用者是否感到舒服也需要实践,但近来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在技术和应用上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