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如果有雅兴,我觉得《红楼梦》不妨可以当作“菜谱”来读一读。在这本“菜谱”中,有一道菜尤为有名,那便是刘姥姥吃到的“茄子鲞”。读过《红楼梦》的一定记得这个细节:种了一辈子茄子,吃了一辈子茄子的刘姥姥在吃“茄子鲞”时居然尝不出其中的茄子味道来。也难怪刘姥姥尝不出,因为这茄子中加的佐料实在是太多了:“摘下来的茄子把皮剥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榨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爪一拌就是。”瞧瞧,几…  相似文献   

2.
想起不久前看过的《红楼梦》,那里有个刘姥姥。有一回,刘姥姥被请进大观园吃饭,当吃到茄子时,刘姥姥说:“这是什么呀?”有个丫鬟笑了,说:“这是茄子。”刘姥姥惊呆了,半天回不过神来,她说:“这茄子怎么和乡下的茄子味道不一样啊?”可悲,种了大半辈子蔬菜,吃了几十年茄子的刘姥姥竞吃不出茄子的味道来了;可叹,贾府中的茄子又是烘又是炸,又是蒸又是炒,又放辣酱叉放香料,经过这数十道程序的折腾,这茄子的味道还能保留几分呢?你让刘姥姥如何从这数十种味道中辨别出属于茄子的味道来。  相似文献   

3.
茄子变身记 《红楼梦》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茄鲞和莲叶羹. 第四十一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熙凤依贾母言搛些茄鲞给刘姥姥.请看她们的对话—— "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刘姥姥笑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爪一拌就是."  相似文献   

4.
高档路菜     
正除了各类蔬菜制作的腌菜,腌鱼、火腿等肉食也可为路菜,其质干、香、咸、浓,这就属于高档菜品了。不过,即便是蔬菜制作腌菜,亦可有奢侈的做法,比如“茄鲞”。《红楼梦》四十一回写贾母让凤姐喂刘姥姥茄子,姥姥起初不以为意,哪知尝来毫无茄子味,便询制法,想自己也家做去。凤姐教云:你把才下来的茄子削皮,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果子,俱切  相似文献   

5.
美点赏析1、深刻的人生感悟看了师志凌先生的《蒜泥茄子》一文之后,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早年在阅读《红楼梦》时看到的凤姐所讲的“茄鲞”这道名菜。为了让各位便于进行对比阅读,特此查阅原著中记载的“茄鲞”名菜的制作工艺与方法,并全文抄录如下: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拿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我们只要把“蒜泥茄子”与难点指津“茄鲞”这两道菜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里讲到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老祖宗设宴招待她,其中有一道菜是茄子。怎么做的呢?是把茄子刨去皮,取其肉切成丁,然后用鸡汤、蘑菇、鲜笋、香油放在一起慢慢煨成的,非常好吃,用刘姥姥的话来说就是“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倒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看了这个小插曲,我倒觉得这茄子的做法和我们处理教材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7.
【缘由聚焦】想起不久前看过的《红楼梦》,那里有个刘姥姥。有一回,刘姥姥被请进大观园吃饭,当吃到茄子时,刘姥姥说“:这是什么呀?”有个丫鬟笑了,说“:这是茄子。”刘姥姥惊呆了,半天回不过神来,她说“:这茄子怎么和乡下的茄子味道不一样啊?”可悲,种了大半辈子蔬菜,吃了几十年茄子的刘姥姥竟吃不出茄子的味道来了;可叹,贾府中的茄子又是烘又是炸,又是蒸又是炒,又放辣酱又放香料,经过这数十道程序的折腾,这茄子的味道还能保留几分呢?你让刘姥姥如何从这数十种味道中辨别出属于茄子的味道来。我认为高明的厨师分两种,一种是借助外在条件把手…  相似文献   

8.
(一) 如果有雅兴,我觉得<红楼梦>不妨可以当作"菜谱"来读一读.在这本"菜谱"中,有一道菜尤为有名,那便是刘姥姥吃到的"茄子鲞".曹雪芹借王熙凤之口,把这道菜的做法说得十分详细.  相似文献   

9.
读过《红楼梦》的人,想必还记得刘姥姥在大观园吃茄鲞(xiǎng)的情景。凤姐向刘姥姥介绍了茄鲞的制作过程,刘姥姥吃了半天还是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经凤姐挑明,又“细嚼了半日”才说:“虽有一点茄子味,只是还不像是茄子。”联想到近几年听的一些语文课,犹如加进了太多的配料又经过复杂的烹制的“茄鲞”一样,少了许多语文味,让人颇有刘姥姥吃茄鲞之感——姑且称之为“茄鲞现象”。本文拟对阅读教学中的“茄鲞现象”作一粗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缘由聚焦想起不久前看过的《红楼梦》,那里有个刘姥姥。有一回,刘姥姥被请进大观园吃饭,当吃到茄子时,刘姥姥说:“这是什么呀?”有个丫鬟笑了,说:“这是茄子。”刘姥姥惊呆了,半天回不过神来,她说:“这茄子怎么和乡下的茄子  相似文献   

11.
茄子上网记     
鹤鹤鸣 《高中生》2008,(13):44-44
刘姥姥在贾府尝了那道茄鲞后,只觉美味绕唇三日,不见其散。于是她便照着凤姐儿的方法尝试着做了一盘,虽然各色干果调料一时难以配齐,但已经吃得狗儿一家人美得以为自己也到了大观园。刘姥姥心灯一亮,便拿出贾府赏的银子,试着开了家茄鲞店。谁知村里认得这个"鲞"字的人,实在找不出几个来,只以为是卖茄子。乡下哪家没得茄子吃,还稀罕你刘姥姥做的?因此  相似文献   

12.
贾府的茄子     
《 红 楼 梦 》 里 贾 府 的 茄 子 很有 名 气 。 用 凤 姐 的 话 来 作 说 明 吧 :“ 你 把 才 下 来 的 茄 子 , 把 皮 刨 了 ,只 要 净 肉 , 切 成 碎 丁 子 , 用 鸡 油炸 了 , 再 用 鸡 肉 脯 子 合 香 菌 、 新笋 、 蘑 菇 、 五 香 豆 腐 干 子 、 各 色干 果 子 , 都 切 成 丁 儿 , 用 鸡 汤 煨干 了 , 拿 香 油 一 收 , 外 加 糟 油 一拌 , 盛 在 瓷 罐 子 里 , 封 严 了 ; 要吃 的 时 候 , 拿 出 来 , 用 炒 的 瓜 子一 拌 , 就 是 了 。” 这 叫 茄 鲞 , 难 怪刘 姥 姥 吃 不 出 茄 子 味 , 不 禁 摇 头吐 舌 道 : “ 我 的 佛 …  相似文献   

13.
《学语文(初中版)》2008,(4):44-45,39
食之有味篇 《红楼梦》片断 曹雪芹 薛姨妈又命凤姐布个菜。凤姐夹了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这茄子,弄得可口不可口。  相似文献   

14.
赞赏父母     
“好味道,比起那天在饭店里吃的这个菜谱的味道还要好得多了。”我边吃着母亲做的萝卜炖猪脚菜谱,边不住地赞赏着。“好吃就多吃点吧。”母亲把一只猪蹄夹入我的碗中。看着她那一脸得意的神色,我心想她此时一定是感到了无比的快乐与满足。我常给母亲以赞赏。母亲在我的赞赏中,非常勤奋地钻研菜谱,总想玩出新花样,好让她的儿孙们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记得有一次她围绕“变废为宝”来做了个菜谱,以往荷兰豆苗那老的部分被掐出后就全部废弃,而这次她却把这些“废物”全部整理洗净,切成细末,与同样被切成细末的青辣拌炒,半熟后,再把事先煎熟…  相似文献   

15.
朱凯怡 《云南教育》2007,(10Z):40-41
刘姥姥初进大观园,贾母盛情款待,席间一道菜,名为“茄鲞”,刘姥姥死也不肯相信如斯美味的东西居然是茄子制成,还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来,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待王熙凤道出炮制秘方,刘姥姥细品果有茄香,方才叹服。  相似文献   

16.
刘姥姥初进大观园,贾母盛情款待,席问一道菜,名为“茄鲞”,刘姥姥死也不肯相信如斯美味的东西居然是茄子制成,还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来,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待王熙凤道出泡制秘方,刘姥姥细品果有茄香,方才叹服。  相似文献   

17.
刘姥姥何许人也?读过《红楼梦》的恐怕无人不知。“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子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如今女婿接了养活。岂不愿意呢,遂一心一计,帮着女儿女婿过活。”不提女婿狗儿因这刘姥姥时来运转,单这刘姥姥在《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说的酒令,  相似文献   

18.
宋晓念 《师道》2002,(10):28-28
据说,从前茶叶刚传到西方去的时候,那里的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吃,后来决定把一整袋茶叶倒进锅里,加满水煮沸,煮“熟”之后,弃去锅中的水,将沥干的茶叶辅以各种佐料拌来吃。没试过的人,纵然是品茶专家,大概也很难想象这样的茶吃起来是什么味道。这种特别的吃茶法总让我想起目前的中学历史教育。若说读史可比品茶,那么中学的历史教材无异于滤过的茶叶渣,可能还真的加进了佐料。西方学者的名言是: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根本目标之一是培养人对外界事物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而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明显拒绝对这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大观园来了个刘姥姥,此地也来了个刘姥姥,且别看她们实际情况有多大的差距,咱就拿这性格一比……别说,还真像!不信?那就随我去看看吧!刘姥姥乐呵呵地进城了,全身上下挂满大包小包,脚上趿着一双自己纳的黑布鞋,踩着碎步疾走。路人笑问:“您老是搬家呢?要帮忙不?”刘姥姥笑答:“不,进城来看外孙女呢!”刘姥姥年过花甲,一把老骨头了,力气还挺大,硬是把大小包袱连背带拖地拿来了。她迈着硬挺的步子,像猩猩似的环顾四周,心里思量着:“咋没板梯呢?”她看见一扇铁门,关得严严实实的,敲了敲,“哟!挺结实,俺外孙女不会住这儿吧?”又敲了敲,没人应,使劲儿敲,还是没动静儿。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乘坐的“和谐号”动车下午4点30分准时到达杭州火车站时.我突然联想起《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模样。我朝同伴们夸张地笑笑。第二个“刘姥姥”进城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