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台湾重大历史事件将台湾书业发展史划分为五个阶段,以此为背景阐述了台湾图书发行业的概况,逐一分析了其主要的三条发行渠道(直销、连锁店、综合性文化场所)的优劣,进而与大陆图书发行相比较,并进行相关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开辟发行渠道是出版社图书发行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图书发行畅通与否,关键在于发行渠道畅通与否,要做好图书发行工作,必须抓好发行渠道的开发,加强渠道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出版发行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化,图书发行形成了多渠道的新格局,即由:出版社——省新华书店——市新华书店——县、区新华书店——门市部,单线式的经销渠道,发展为出版社——新华书店直接经销、自办发行、独家包销、委托发行等多种发行渠道。  相似文献   

4.
学术类图书关系到出版社的长远利益和声誉,是发行工作的重点。以学术类图书自身特殊性为出发点,从图书、渠道、读者、地域性、季节性等多方面探讨学术类图书发行应注意的要点,并结合实例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图书发行的困境,并不单指销售过程的困境,从根本上说,图书内容质量、销售渠道平台,以及回款率等一系列环节上出现的问题,都是造成图书发行困境的重要因素.要想突破图书发行困境,就要从销售渠道平台、内容质量、客户管控等方面入手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6.
图书发行改革属于流通领域的改革。流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价格问题。图书发行渠道能否畅通,关键在于理顺图书商品的价格关系,改变产品经济时期由行政确定的十分偏低的购销差价率。在局外人看来,一种新书出版以后,只要读者有需求,又有众多的发行网点,就天然存在一条  相似文献   

7.
我国图书发行渠道改革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图书发行渠道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新华书店主渠道改革的研究,二是对图书发行“二渠道”即集体和个体书店及出版社自办发行的研究。本文对此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论述非正常图书发行渠道的表现入手,分析了非正常图书发行渠道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不良影响,进而论述了面对非正常图书发行渠道,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邹韬奋有着丰富的图书报刊发行实践经验,对图书报刊发行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注意图书报刊发行工作的根本问题和面向问题;建立多种发行渠道;注重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黎 《现代出版》2008,(2):40-44
公共关系是图书发行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图书发行公共关系是指发行部门与出版社其他部门、与行业和专业指导部门、与各发行渠道及发行对象之间关系的总称,它具有树立信誉、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决策咨询、教育和服务等功能。发行部门应通过传播、沟通方式,积极开展一系列的公共关系工作。发行工作人员应自觉地提高公关意识,为出版社扩大图书发行、实现销售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