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精密的甄别。从内涵、特征和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二者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二者本质上是不相容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又确实存在着可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借鉴的积极成果。推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进程,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二者加以甄别,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国情,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动力之源,尽管二者之间具有必然的种种冲突,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仍是填补先进文化建设中不足与盲点的必要前提。应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以便更好地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协调。这恰恰是二者既冲突又融合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二为"方向为根本宗旨,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己任.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品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中华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它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时俱进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而文化创新又确保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时俱进,因此,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时俱进品质的关键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晚年错误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探讨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必将有利于对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图书馆,是传承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枢纽,是传播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重要地位不仅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图书馆,是传承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枢纽,是传播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重要地位不仅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张立保 《陕西教育》2007,(10):73-73,81
当代中国已经融入了全球化的滚滚浪潮之中,同时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也在进一步加快,这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既是现实的发展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应对挑战就必须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要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放眼全球构建文化创新体系、改革管理体制、利用网络资源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人的活动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自我证明。判断文化的先进性。要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当代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三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历史渊源与现实土壤;世界先进文明民族化——兼容并蓄与和谐共荣。  相似文献   

10.
优良的传统文化对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一是在政策决策和施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民本思想对政策决策的影响、"和"文化对提出双"和"思想的影响、大同社会理想对健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等;二是传统文化可以促进祖国统一,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三是传统文化可以重塑人们的精神生活,引领文化生活;四是传统文化可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 ,分析其产生及发展 ,提出了“传统”这一概念并非纯粹是指陈旧、过时的东西 ,它不是静态的理念 ,而是动态的现实 ,从而导出了中国现代特色文化绝非星外来客 ,也不是空中楼阁 ,而是渊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先进文化 ,由此而来进一步指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正是了中国现代特色文化 ,而且随着地球村的形成 ,它将对地球村的村民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千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佛教文化是千山文化的重要内容。中会寺做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其文化价值对于整体的千山文化是不可低估的。对中会寺的佛教文化、旅游文化内容进行细致、清晰地梳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赵德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2):57-60
襄阳既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又是借助城市主题建筑传承和发扬三国文化的重要城市,以教育建筑、交通建筑、纪念建筑、文化建筑的主题建筑借助装饰设计来再现三国文化,既构成襄阳城市景观的内容,又不失为襄阳城市建筑环境追求文化地域化、特色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汉语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对龙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脉络进行了简要梳理,并由此归纳出龙文化传承不息的根源来自于龙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在20世纪响亮地提出要以普同的文化观作用于人进而作用于社会,以达成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本文主要探讨普同论的观点如何渗透于永恒主义教育哲学,以及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如何围绕之而有机地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6.
田家怡 《滨州学院学报》2001,17(1):48-50,94
论述了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演变 ,界定了黄河三角洲的范围 ,给出了黄河三角洲文化的概念 ,追溯了黄河三角洲历史文化的渊源 ,分析了其源汇 ,为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和”与“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和”与“创”的辩证关系在于:“创”包含着“和”,“创”是一个大圆,“和”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范畴本身包含着“和谐”与“创新”的双重内涵,但在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发展中,“和”被更多的单向归结为僵化的理解,逐渐丢掉了积极创新的精神,走上了消极守旧的经学发展道路。从历史和现实出发,将断裂的和谐与创新内涵并举,以“和”与“创”为主导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必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价值资源。  相似文献   

18.
小说家F·S·菲茨杰拉德(F.S.Fitzgerald)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查克·帕拉纽克(Chuck Palahniuk)的《搏击俱乐部》分别创作、发表于爵士时代和后工业时代的美国。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经历了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变,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然而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现代人变得浮躁焦虑,麻木虚荣,曾经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在追名逐利和浮夸攀比中日渐沦丧和退化,处于消费主义重压之下的现代人处于崩溃的边缘。文章将立足当代消费文化语境,借鉴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采用文本分析与社会历史语境相结合的解读方法,以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查克〃帕拉纽克的代表作《搏击俱乐部》为阐释文本,探讨消费文化语境下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小说展示了作家们对消费时代现代人的独特思考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为关注人类存在的审美方式,与身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与文化的合奏中,身体成为揭示中国文化表象深层底蕴的场所。陈忠实的《白鹿原》无疑是文化与身体共奏所诞生的杰出作品。追溯散发着独特文化信号的白孝文等人的生命轨迹,探究其身体所蕴含的巨大的文化意蕴,传统文化的内核由此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0.
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作者把地方风情上升到了地域文化的高度,达到了乡土文学的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