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对青少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各级各类学校需落实落细教学目标,制定课堂教学方案;全方位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增强课堂教学实效。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来落实,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有目标、有方法、有效果。  相似文献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群众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必然要求。银川市兴庆区聚焦青少年成长关键期,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功能,总结推广“1556”工作模式,助力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争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定践行者、维护者。  相似文献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发挥课堂教学固本强基作用。当前,学界对于学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铸牢”教育是一门师生共修共学的“大思政课”,具体来说,可以从探究各科课程“铸牢”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推进有组织科研三个方面,系统创新课堂教学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遵循,而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现路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为指导,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积极互动关系结构,开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阐释工作,以此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是青少年拥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之源。建构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机制,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讲话为统领,厘清“四个共同”“五个认同”、马克思主义“五观”之于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义。在此基础上,遵循“知—情—意—行”的心理逻辑,坚持“家—校—社”的多元协同,确保“党—团—队”的一体联动,进而建构全方位、立体化的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机制。要实现这一机制,需建立大中小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助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发展;创设家校社协同育人空间,促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互嵌式发展;完善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实现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贯通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全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构建包括学科建设、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在内的教育体系,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工程与关键举措。2023年12月,由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主办的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成功召开。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是否具有稳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中学历史教育对于培育与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发展逻辑,也阐述了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多民族共生,有助于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化。这些价值的有效转化不仅需要准确把握基于“认知阶段-情感生成-意志形成”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设计逻辑,基于“四个共同”理念的教学内容组织逻辑和基于时间、空间维度的教育空间延伸逻辑等三个内在逻辑;还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教学,从时空史实关联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图谱,从关键情境中生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升华拓展中实践运用,最终实现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民族大中小学校落实民族工作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教育要从培养教育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知、形成教育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促进教育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行为自觉三个内容维度实现横向贯通与纵向衔接。然而,当下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的实践存在教育目标“碎片化”、教育内容“散点化”、教育方式“无序化”等现实困境。在实践路径中,民族学校应逐步建立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循序进阶的目标体系、多元统整的课程体系、一点多维的教育方式,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9.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论断,对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民族地区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形成了诸多可行方案和地方经验。但各地在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未能有效衔接、缺乏多学科协同推进、未能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等。为顺应新形势新发展,民族地区学校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过程中,应依据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具有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强化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高校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所,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五个认同”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课堂主渠道,讲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讲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以社会实践为平台,讲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通过教学改革、文化建设、服务地方等多种形式,提升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进”是民族地区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新举措,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新路径,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探索,也是自觉运用和拓展“三进”理念的新尝试。组织编写国家层面的教材、具有融入式特点的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材以及相关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是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的路径;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堂教学目标,强化与培育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设置专题课程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是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的路径;认真学习贯彻相关重要论述和政策文件,树立思想观念,涵养情感体验,形成坚定信仰是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头脑”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的基础性力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和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青少年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即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储备后备力量。课堂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架构,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有机嵌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亦是重要方式之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个认同”理念以契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识基础的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机嵌入中小学的综合实践课,构建适配性话语体系、恰当选择社会教育场所、精心设计全流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对于引领中小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表征。学校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途径。从“助推理论”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学化的信息提示、学校教育特殊的决策环境、教育对象思想观念可塑性的默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教育提供了逻辑理路。基于此,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入要借助默认型助推、针对型助推、理解权衡型助推、协同型助推、反馈型助推、动机型助推等助推手段,从而提升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作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本文通过分析和探究民族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现状问题和路径方法,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识,为民族学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走深走实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晓荣 《甘肃教育》2022,(16):21-24
在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事关青少年和儿童健康成长,事关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民族地区中小学更应该持续精准施策,积极作为,扛起时代责任,稳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培养“强国一代”的中心任务,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体现担当。文章通过总结临潭县陈旗中心小学教育管理与实践经验,为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6.
余泽英 《海外英语》2024,(7):188-19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构建团结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初中时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响应了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事业的号召,但是在英语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不足之处,文章对初中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李萍 《宁夏教育》2023,(12):21-22
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银川市兴庆区第五小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渗透在学校文化内涵建设之中,体现在师生日常行为当中,通过“一主线“”一引领“”六融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三大方面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历史教育是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性的需要;形势教育是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科学性的需要;国情教育是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效性的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精神内核具有提高政治认同、培育民族认同、传承精神财富等方面的价值耦合。通过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资源等有效路径将其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9.
<正>新疆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坚持德育为首,注重赓续克拉玛依各民族“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红色基因,长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生命幸福,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突出教育的方向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协同性,使学生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当的意识,育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高职院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有利于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责任担当。在新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责任,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内容体系,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合力,以切实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