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用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将ESP引入高职英语教学,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将来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ESP已成高职英语教改的趋势,许多高职院校纷纷推出或即将推出ESP课程.然而,高职ESP课程并未达成其所设定的目标,甚至相去甚远.影响ESP课程教学的因素诸多,比如师资、教材等,笔者这里只探讨怎样在现有的师资和教材情况下,运用合适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有效开展高职ESP教学,使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汪文姣 《海外英语》2012,(20):86-88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用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将ESP引入高职英语教学,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将来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ESP已成高职英语教改的趋势,许多高职院校纷纷推出或即将推出ESP课程。然而,高职ESP课程并未达成其所设定的目标,甚至相去甚远。影响ESP课程教学的因素诸多,比如师资、教材等,笔者这里只探讨怎样在现有的师资和教材情况下,运用合适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有效开展高职ESP教学,使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如何在体育院校有效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并分析大学英语ESP教学在体育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可行性.体育院校大学英语ESP教学的精髓是分析和满足体育专业学习者的不同需要,提高其今后的工作情境和专业领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英语语言教学(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LT)分为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两大部分。EGP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儿个方面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ESP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EGP的教学不能满足"语言+专业"的人才需求。只有将EGP与ESP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既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有效地把英语应用能力转化为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能力本位教育为理论指导,以高职高专工学结合为框架,探讨了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以提升学生职业行为能力为导向制定高职ESP写作教学目标;以职场交际内容为依托设计高职ESP写作教学内容;以“反映工作过程”为理念实施高职ESP写作模块化教学方法。借鉴BTEC模式,改革高职英语写作考核评价方法,考核以“课业+口试”为主要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是一门将语言和专业相结合的语言实践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文章以机电商贸英语课程建设为例,探索如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发展对ESP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立足于ESP教学特点与目标,探讨了理工科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ESP课程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护理英语具有鲜明的ESP特性。基于此,以涉外护理学生需求为基础,结合ESP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探讨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方法,在遵循ESP教学原则与目标、加强教材建设与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以期改善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沟通的交际能力,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的涉外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人才的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专门培养高级职业型人才的教育,高职教育应当要重视英语教学,重视培养人才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了满足高职英语教学需求,应积极开展ESP课程,利用ESP课程的优势来强化学生的英语专用能力,使学生掌握满足专业用途的英语.文章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了ESP课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进步带来有益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专门用途英语(ESP)因其实用价值在全球快速发展,随着我国步入经济全球化轨道,对ESP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我国高校ESP教学却并不如意。为提高ESP教学质量,针对现状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四川省某高校的ESP课程进行了两轮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实践以全面提升学生ESP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为目的,以ESP口语能力和听力能力提高、专业词汇表达及积累为重点,以ESP口语能力的提高为难点;组建由英语能力特别是英语口语能力好、了解专业领域知识、教学经验丰富、积极学习勇于挑战的非英语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构成的能力强、素质过硬的ESP课程师资队伍;改革ESP课程评价方式;加强ESP教学管理;开展ESP课堂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1.
韩芳 《华章》2012,(29)
要达到以岗位所需英语为目标,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的能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必须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进ESP教学模式.本论文提出以EGP教学为基础朝ESP教学方向发展的观点,探讨如何做到EGP与ESP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夏璇  龙芸  杨蕙 《考试周刊》2012,(53):90-92
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目标应该是能够读懂医学文献,通过医学英语的学习获取医药学知识的信息,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从而更好地为医疗工作服务。因此,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不仅要以语言基础知识为主的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而且应该教授学生特定职业或专业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之前的状况是医学院校只注重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教学,而未涉及医学生所需求的医学英语知识和对专业语境的具体运用。在教育部ESP科研项目的推动下,贵阳医学院结合多年英语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了医学专业知识和普通英语知识的衔接,在我院临床专业学生中进行了ESP教学。通过加强ESP课程建设,探索医学人才英语教育的途径,充分认识到专业英语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与外国进行国际贸易交流的人才培养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何在全球化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促进我国专业贸易英语人才的培养需要得到各方重视。把握ESP的教学设计有助于高校进行英语教学的科学展开,帮助具有职业需求的学生进行专业的ESP英语培训,帮助ESP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确实满足职业需求,完成英语语言的专业学习,奠定国家培养英语专门人才的学科基础,促进我国国际交流与贸易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立足职业需求角度如何把握高校ESP教学设计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培养既有英语基础又有专业技能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EGP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个体需求,因此就需要向ESP转换.本文首先介绍了ESP的定义、特征和发展阶段,然后分析了ESP教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指出了ESP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建立了ESP自主语言学习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市场竞争力,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强调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形成以职业能力形成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具备职业能力的人才。而中职英语教学现状是教学和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英语,到了工作单位根本用不上。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再次培训。针对这个问题,职业学校积极开展情景英语教学改革,按照情景英语教学法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场景中学习英语。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英语情景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各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符合专业要求的职业英语能力。笔者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分析原因,发现最主要而且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情景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将职业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葛海涛 《考试周刊》2013,(97):92-93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EGP(一般用途英语)教学为主,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有必要从EGP教学逐渐转到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上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不同专业的英语教学需求,集多种EGP+ESP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逐步构建并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本文针对基础英语能力与专门用途英语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素质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培养艺术类英语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艺术类高校ESP教学为突破口,把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同艺术专业相结合,将艺术类ESP教学新模式引入到英语教学改革中来,设置ESP教学课程体系、创新ESP课堂教学模式、拓展ESP课堂教学手段、开发ESP教学实践活动、打造ESP精英师资队伍,从而为艺术类高校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强调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形成以职业能力形成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具备职业能力的人才。而中职英语教学现状是教学和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英语,到了工作单位根本用不上。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再次培训。针对这个问题,职业学校积极开展情景英语教学改革,按照情景英语教学法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场景中学习英语。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英语情景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各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符合专业要求的职业英语能力。笔者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分析原因,发现最主要而且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情景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将职业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基于专业群职业英语能力的实用性英语教学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教学体系的构建则直接影响着专业群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效果。因此,一定要构建有效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群职业英语能力,使学生实现良好的就业。本文以专业群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对高职实用性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ESP(专门用途英语)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设计的相关英语课程,是一种英语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方式,符合高职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ESP理论具有教学内容专业化、学用结合等特点,开展ESP教学对更好地推进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