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入职前三年是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新手教师要想迅速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教育叙事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教育叙事有助于新手教师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有助于培养新手教师教学的敏感性和反思意识,而这些是新手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入职培训阶段是教师终身专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新手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树立终身从教理念的关键阶段,是架起职前教师教育和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专业化发展的桥梁.新手教师指导是芬兰教师入职培训最常见的支持体系之一,也是芬兰教育成功的缘由之一.芬兰开展同伴小组指导试点研究项目,开发芬兰教师入职培训网,面向全国宣传和推广同伴小组指导模式.芬兰同伴小组指导模式以社会建构学习为理论基础,以综合教学法为操作原则,组建同伴合作小组,开展导师培训,在新手教师入职培训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芬兰同伴小组指导模式主要经验为:重视培养研究型教师;提供可持续的教师培训;注重教师自主性发展;构建平等的成长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晋春霞 《林区教学》2023,(5):111-114
新手教师又称初任教师、新教师或新合格教师,其特点是缺乏教育教学经验且处于“学生—教师”的职业化时期,这一时期是新手教师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阶段,对其进行入职教育是帮助新手教师应对职业挑战,促使其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环境和新文化的重要策略。基于此,以师徒制模式为中心,阐述师徒制模式下三种主要的新手教师入职教育途径,分别是传统师徒制、团队师徒制以及电子师徒制,以期为新手教师的入职教育提供方向指引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新手型教师的入职阶段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能否顺利度过入职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何促进新手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笔者提出:要强化自我发展的意识,引导教师学会享受教育幸福;在学校管理中加大对入职期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支持的力度;引导新教师在课堂中学会反思和重建;建构有效的教研体系,引导教师主动研修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莲 《现代教育》2012,(Z1):50-51
新任教师指入职两年内的新手教师,他们面临一系列困境,如角色转换、知识转型、观念冲突等。要度过这些困境,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应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师范生提前做好入职准备;入职教师教育应通过新任教师入门指导等方式让新任教师认识到困境的原因并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6.
王莲 《现代教育》2012,(2):50-51
新任教师指入职两年内的新手教师,他们面临一系列困境,如角色转换、知识转型、观念冲突等。要度过这些困境,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应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师范生提前做好入职准备;入职教师教育应通过新任教师入门指导等方式让新任教师认识到困境的原因并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7.
方璐瑶 《科教导刊》2020,(1):48-49,105
新手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在入职初期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基于教育评价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结合专家教师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模糊数学方法对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在线教师教育新形态。为适应数字时代新手教师教育,解决新手教师入职教育衔接不紧密、培训体系不够系统化、培训内容重复、培训课程零散化等问题,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新手教师入职教育模式,分析了国内现有新手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根据新手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特征提出以新手教师现实需求为基础,通过整合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模式,借鉴学习支持系统,使用大数据分析、数据交互等技术构建教师教育三阶段紧密衔接的数字化平台框架,实现线上与线下资源的衔接与同步,从而为新手教师个性化专业成长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视,新手教师的入职适应情况成了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已有的研究中,中小学教师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幼儿教师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对幼儿新手教师入职适应的研究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新手教师所面临的、其特有的问题,探究影响新手教师职业适应的因素,为幼儿园帮助新手教师加快职业适应的进程提供合适的对策。本研究在已有文献及教师指导的基础上,编制了《幼儿园新手教师入职适应情况调查表》。通过网络发放问卷等方式,总计回收了100份有效新手教师的入职适应情况调查表,并以此为基础,重点研究了不同学历幼儿新手教师入职时的特点、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项彰显生命自觉、洋溢着主体精神的创造性活动,新手教师意味着全新的工作体验、工作好奇心和旺盛的工作热情,意味着不断尝试、敢于挑战和新的可能性。为了更好地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新手教师需要进行入职的情感准备、心理适应和专业理解。教师入职的情感准备彰显德性追求,包括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崇高的理解与坚定的育人信念;新手教师入职的心理适应体现良好生命状态的激发,教师的生命主体自觉、对自身成就和学生发展的期待与对教育的专注、迷恋,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必要的心理状态;教育理解是新手教师对教育的整体把握,要求教师在时代中理解教育,认识教育对象的特点,把握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师范生从获得入职资格成为一名正式教师到成为合格的胜任型教师需要经历几年的过渡期。受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实践性知识不足的拖累,新手教师备受煎熬。为了在愈演愈烈的教师职位竞争中取得优势,师范院校需要转变培养观念和模式,加强实践环节,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点水平,缩短过渡期。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英国政府就加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训练、缩短入职适应期等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并逐步发展成为系统的入职培训制度。其中英格兰地区幼儿园新教师入职培训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入职培训计划、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新手教师从教能力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英格兰幼儿园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在鼓励采用多元入职培训方式,制定适合教师个性发展的培训内容,重视指导教师的选派,形成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一体化方面对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手型教师入职期专业化成长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是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新手型教师的入职阶段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能否顺利度过入职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何促进新手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笔者提出:要强化自我发展的意识,引导教师学会享受教育幸福;在学校管理中加大对入职期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支持的力度;引导新教师在课堂中学会反思和重建;建构有效的教研体系,引导教师主动研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认为,教师教育应该包括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三个连续阶段,入职教育是指对初职教师(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或刚到某学科任教的教师,一般为一到三年)进行的各种有计划而系统的指导、帮助和培训,入职教育对初职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提高其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新手教师专业发展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效.文中分析了大学英语新手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构建岗前培训新体系、提高入职教育实效性、提高自身专业发展自觉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从教师生活史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手教师阶段是决定一位教师日后专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期,新手教师的发展比其它教师生涯阶段面对的挑战更为艰难,挫折经验也相对多,尤其是入职的第一年。本通过一位新手教师成长过程的叙事研究,从生活史角度对新手教师成长的轨迹作了描述与探析:新手教师正是在过去经验、现在情境和将来计划、行动的交织中,在实践与反思的循环反复中,批判、审视自己原有的信念,建构、更新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战胜困难与挫折,从新手教师成为一名专家教师。  相似文献   

17.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它就像烙在教师身上的印记一样,使我们能够轻易识别出这一个教师或那一位教师。个性对教学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但个人特点或者个性只有融入教学,和教学统一、符合学生特点,带来教育有效性,然后稳定下来,方才成为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具体而言,新手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本文以一名新手教师为个案,从其贫的个性入手,分析了他对教学风格由无意到有意的反思探索过程。而教师对其贫之风格的认识和信念的变化与发展,则向我们展示了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法制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教师教育包括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三者与教育法制有着密切的关联。现行教育法律法规是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制度改革的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制度建设应当以教育法制的完善为前提;完善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必须有健全的教育法制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9.
对于教师群体来说,新手教师与同事关系不良,尤其与专家型教师关系不良是新手教师入职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而言,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关系不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新手教师不愿意甚至拒绝与专家型教师交往,突出表现为"不屑"听取专家型教师的建议;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  相似文献   

20.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保证,入职教育是连接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过渡阶段,是实现青年教师由一名学生向合格教师转变的关键环节,是一体化教师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新任教师面临困难进行的调研分析,探讨了提高入职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