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湘西土匪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湘西给湘西和周边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湘西的土匪的性质,按其出身、规模、及作案方式,可分为散匪、股匪、军匪、政匪。湘西有的匪首也具两面性,即:除了他的兽性而外,有的也有其人性的一面。湘西土匪的烧杀淫掳、无恶不作,给湘西社会带来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湘西苗区属土地占有相对分散地区。苗区各阶级土地占有极不均衡,地主与贫农占地的多寡与好坏差距悬殊,地主对苗民采取各种经济剥削及其他剥削,“‘官匪霸’三位一体统治集团”对苗民进行残酷统治。这决定了像湘西苗区这样的土地占有相对分散地区同样有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对土地改革的功绩必须肯定,对土地改革的质疑必须澄清。  相似文献   

3.
北洋政府时期,土匪活动猖獗,由于政府无法保护乡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乡民只好自己采取各种措施防匪。该时期乡民防匪的主要方式有:依靠建筑物和村落防匪;通过建立会道门组织对抗土匪;依仗民团与土匪对抗。乡民防匪是乡民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乡民防匪无法使猖獗的土匪活动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乡民防匪使乡村武装力量兴起,但乡民并未从乡村武装力量的兴起中获得太多利益。  相似文献   

4.
<正>张玉琳是湘西颇有传奇色彩的大土匪之一,他历经跌宕,多次死里逃生,从—个只有几十条人枪的小土匪头目到拥有数万人枪的国民党军长,从一个屡遭清剿的小股流匪团伙到势力远达辰(溪)、溆(浦)、泸(溪)、怀(化)数县的地方实力派,可称得上是一个乱世枭雄。他一手策动的“三·五事变”,令国民党军政要员瞠目结舌,直接影响了湘西的政局。在国民党行将崩溃前夕,他也曾萌发过弃暗投明的意念,然而恋旧的哥们义气和独霸湘西的野心铸成了他千古遗恨,使他最终变成了一个流落异乡的孤魂野鬼。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的涉匪小说以匪人匪事撑起小说叙事空间,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匪盗的人性底里,因而充满了历史感和蛮荒美。  相似文献   

6.
秘密会社与盗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晚清文献中常能见到的“会匪”一词,是晚清以来会党“匪化”与盗匪“会党化”的结果,也是统治者渲染的结果。会匪可以看作一种新型的反社会秩序的力量。它出现的历史反映着,随着秘密会社的“蜕化”、“匪化”,存在于基层社会的非血缘组织,演变为一种原有地方秩序的破坏力量,并因组织的跨地域性,使地方社会的混乱更难以控制。清末民初广东盗匪权势的出现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拜读《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月号上刘自匪同志的《走下神圣的讲坛》以后,我心中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现提出与刘自匪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8.
兔匪匪父子     
理想兔匪匪:"你的理想是什么?"兔小小:"当爸爸!"兔匪匪:"为什么?"兔小小:"当爸爸好。"兔匪匪:"好在哪里?"兔小小:"爸爸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骂就骂,想打就打。"  相似文献   

9.
当前湘西宗族组织重现的原因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族组织是由湘西土家族传统的社区组织,它已渗透到湘西土家族农村社区的各方面,经实地社会调查发现,从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湘西土家族社区的宗族活动又重新抬头,这是湘西土家族人民实现现代化所要面对的现实。以瞿氏宗族为例,探讨湘西土家族社区宗族制度复兴原因,目的在于找到一条适合湘西土家族人民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作家田瑛的小说营构了一个虚拟的湘西,亦即第三种湘西。它远离了沈从文抒情的湘西,孙健忠写实的湘西,逼近了一个文化精神意义的湘西。田瑛的小说,在南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独树一帜,坚守着一种执着的文化审美,一种原始生命冲动的文学倾诉。他的小说创作实践,使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湘西现代文学传统,划出了精神上一以贯之,却又各自鲜活的三个方块,亦即第一、第二和第三种湘西。田瑛是一位生活于现代都市,精神却自我放逐到自己的湘西的作家。他文学发问的方式,就是他小说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家有匪妹?什么意思?匪妹,就是土匪妹妹。不会吧!都什么年代了,家里还有土匪妹妹?可我家就是有个匪妹!这匪妹就是我3岁的小妹胡春雨!  相似文献   

12.
湘西花灯音乐是流传于湘西的一种舞蹈性较强的民间音乐。它结构完整,旋律优美,地方色彩浓郁,深受群众欢迎。湘西花灯音乐包括龙灯、狮灯、牛灯、马灯、车灯、船灯、蚌灯、虾灯、茶灯、地故事等民间歌舞演唱中的一切小调,它是由本地山歌、摊腔、小调以及外来的既成曲调演变发展起来的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形式。现对湘西花灯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作些初步探讨。一、湘西花灯音乐的形成湘西花灯音乐同湘西许多民间音乐一样,发端于古代民间祭扫音乐。在湘西,有这样一种说法:“闪雷禾起虫,无雷天必旱。必须舞龙以求雨,跳灯以娱神……”。…  相似文献   

13.
湘西旅游走廊的开发构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湖南旅游为面临新的挑战,开发湘西旅游走廊对扩大湖南旅游业的影响、带动湘西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湘西旅游区一流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和政策的优势使湘西旅游走廊的开发成为可行。构建由“核心带-腹地带-辐射带”组成的多层次湘西旅游走廊、设计多层次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以及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开发是建设湘西旅游走廊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湘西苗族刺绣是民族工艺的珍品,。它的产生源远流长,在独特的生存状态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范式,湘西苗绣取材广泛,寓意丰富,工艺精湛,针法讲究,风格浪漫,情趣淡雅,古朴,体现了湘西苗族同胸纯情,乐观的传统美德,对于湘西苗绣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拐匪是近代非法拐卖劫掠人口的群体.鸦片战争前后,华南拐匪主要来自西方列强和部分东南亚会党.1850-1880年,拐匪拐掠进入“黄金”时期,急剧扩散,出现了大量的“生人”拐匪和“熟人”拐匪,波及面相当广,深入到平民百姓,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国民劣根性,需要认真反思,防止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的涉匪小说以匪人匪事撑起小说叙事空间,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匪盗的人性底里,因而充满了历史感和蛮荒美.  相似文献   

17.
湘西苗族学校教育的特点湘西苗族的学校教育始于明代,清代改土归而后,学馆也增加不少,但皆以传播汉文化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湘西才发展起真正的民族教育。解放初期的湘西苗族教育,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对国家统一教材进行适当的变通和补充;宣...  相似文献   

18.
湘西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种类各异,对湘西旅游发展进行正确的战略匹配分析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业重要前提。本在详细地分析了湘西旅游资源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基础上,提出湘西旅游大胆发展战略,并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其旅游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咸丰时期,清政府允许"情甘出口"的华民自由出洋。华工出洋自由化加快了苦力贸易的发展,该贸易产生的巨大利益刺激了苦力代理商。外国苦力代理商与拐匪协作,由代理商分配拐匪到各个地方,通过坑蒙拐骗的手段骗取华工,现将其安置在猪仔馆,之后运送出洋。拐匪造成的绑拐问题已严重危害到社会的秩序,但各地的地方官对镇压拐匪的态度不一,直到清政府命令地方官加大对拐匪的打击力度,多数的地方官才开始走上镇压拐匪的路途。  相似文献   

20.
湘西是湖南唯一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也是湖南唯一纳入我国西部开发的地区,旅游资源多姿多彩,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通过对湘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条件的分析,阐明了湘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发展的特点、原则,并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