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概念图示在知识习得过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念图示是指用图示的形式呈现出个体有关某一领域或某些领域的概念体系。它以其独有的系统整体性、简约再生性,成为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的相互转化的一座桥梁,是知识结构向学生认知结构过渡的一个脚手架。科学地运用概念图示,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并从探究的过程中检验和修正已有的知识结论,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概念图示有两种形式:概念图和V形图。  相似文献   

2.
前概念是学生头脑中强烈的、稳定的认知结构.物理学习中的前概念是普遍的,并且一直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始终.它既能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科学认识,也可能产生阻碍作用.在物理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前概念的类型与产生原因,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呈现情境、运用悖论、展示过程、科学类比、知情交融,促进学生物理概念的科学建构.  相似文献   

3.
以皮亚杰认知理论为基础发展起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新的概念之前,头脑中已经有大量的、在日常生活基础上形成的相关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称之为前概念;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在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并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有效的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概念变化”正是基于此的一种教学策略,它通过对学生前概念进行发展、修正、改变等手段去建构完整的科学物理概念。其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4.
物理教学中前概念的运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科学物理概念之前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物理前概念广泛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对学生形成与掌握科学的物理概念影响极大。由论述物理前概念的特征及其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出发,提出在物理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前概念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科学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5.
前概念和科学的物理概念同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它们都是由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所产生的.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前概念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虽与科学的物理概念不一致,但在提供给学生一定的预备知识之后,再辅之以有关的实验引导,便不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例如:从不同物质轻重的概念转换为密度概念;二是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大不一样,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中,这些前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时间,且已形成了系统的却并非科学的概念.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铁块沉于水中的现象,于是就在头脑中形成了铁块可以沉没于任何液体中的前概念;三是学生在正式学习物理以后,在学校教学情境中形成的.当那些非本质的现象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一致或相关联时,学生很容易同化这些现象,导致对本质特征的曲解,并同时使原有的观念得到充实和加强,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顽固的先入之见,影响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本文以“地球的表面”一课中绘制地表图为例,简述教师在关注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如何巧妙地运用发现法,促使学生在科学课堂探究活动中构建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转化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体经验,其中有很多认识是与当前的科学概念相违背的,这就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学习具有阻碍作用.为促进物理概念学习,提出以下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转化策略:设疑引发冲突,克服经验错误;加强变式教学,把握概念关键;注重探究实验,否定错误概念;加强正误对比,理解科学概念;适当进行比喻,抽象化为形象;进行逻辑归谬,转化错误概念;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小组讨论;相似概念归类,运用促进理解.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科学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这点可以看出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重视和加强物理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清晰、正确、深刻的物理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是贯彻教育方针、强化素质教育和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物理概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如何加强物理概念教学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系统中的精华,是物理学的基础。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必须将“科学探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一般说来,物理概念教学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引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观念即错误概念,为测查学生的错误概念并促进概念转变,可引入驳斥型文本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材料.以"锂电池"主题为例,介绍驳斥型文本的设计框架和思路,并以表征学习时间和概念转变图的形式研究学生学习驳斥型文本的概念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物理概念互动式学习的基本形式,强调在物理概念学习过程中,学习情景、互动学习对学习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的重要性,说明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要以“学习”为中心,让学习成为知识的建构,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才能正确领会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12.
化学概念的形成柴力军化学概念教学的实践表明,形成化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与科学概念的形成基本一致,总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抽象概念,在深化学习的过程中,进而形成具体概念.在具体概念的应用与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它还会引申、分化、发展,从而形成新...  相似文献   

13.
刘胜华 《物理教师》2009,30(8):9-12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石和支撑点,是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建构科学的物理概念对物理学习非常重要,只有科学的、精确的和严密的物理概念才能准确地描述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对物理概念掌握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对物理理论的掌握和学习.学生在没有学习科学概念之前,根据日常生活、学习、游戏的经验已有了对科学概念的想法,并用之来理解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些想法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则是与科学的物理概念相违背的.  相似文献   

14.
张晓群 《教书育人》2001,(19):30-31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也日趋多元化,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步,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趋向多元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进。因此、在改进物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同时更应注意它的一个重要环节———概念教学,在学习物理课时概念不清楚将给学生学习物理带来相当大的困难。首先,要认识物理概念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物理概念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生动具体的直观物理概念产生的基础,通过科学抽象,透过现象抓本质是形成概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冯伟 《教育与职业》2006,(23):181-182
前概念是前科学概念的简称,是指个体在没有接收正式的科学概念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前概念的特点,提出了物理教学中前概念转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往往学不好,主要是由于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遇到了几方面思维性障碍。具体有以下几种:第一,感性认识不足。感性认识是物理思维的基础,没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就不可  相似文献   

17.
理解是高中物理学习的一种重要能力,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如何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习的一种策略,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理解,因此必须教给学生理解的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种理解方法.  相似文献   

18.
物理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抽象的结果,是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建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材料,物理概念既是对物质的结构及运动规律认识的一种结晶,又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物理解题的基本过程就是一个以物理概念形成判断,再运用物理规律进行一系列逻辑推理的过程。离开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我们就难以对物理问题进行深刻的思维,也无法对问题信息进行逻辑加工。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在系统学习物理之前已经对自然界形成了一些先入为主的印象,他们往往凭借自己的一套想法,去理解日常遇到的物理现象。有些想法与物力的科学理论不相符,这种旧有的概念中许多是对事物及物理现象非本质的认识,与科学概念相悖。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头脑中错误概念的存在对教学产生的干扰是普遍的,而且危害极大,是导致物理教学地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物理教学中,纠正错误概念方面做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概念是指学生科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实践与认识,把一些科学现象加以概括而形成的一种知识系统。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科学概念需要学生掌握。但是这些科学概念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学生又受年龄特征的限制,他们对一些自然科学现象的认识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许多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只是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又由于一部分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不高,对一些科学概念也缺乏系统的了解,造成许多科学教师在教学科学概念的时候,总是让学生强记概念内容,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