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鉴于恶劣海况将引起船舶失速、剧烈横摇甚至倾覆,为避开恶劣海况区域,提出一种考虑复杂气象变化的智能船舶动态航线规划方法。通过改进A*算法的启发式函数,将风、浪对船舶失速的影响加入路径代价值的估算中,进而规划出一条避开恶劣海况的动态航线。跨北大西洋的航线规划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动态航线规划方法可以将船舶的跨洋航行时间缩短18.17%,并且能有效地避开风浪较大的危险海域。运用该动态航线规划方法能缩短船舶航行时间,节约航行成本,提高航运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单船营运能效,提出一种考虑不规则风浪影响的最小油耗航速定量计算模型.首先进行航段划分,获取海况数据;然后通过增加航行功率修正船舶失速的方法,构建考虑风浪影响的单位时间油耗模型;最后以每航段航速为决策变量,建立最小油耗航速非线性优化模型.考虑到实船应用中最小油耗航速优化算法需具有快速寻找全局最优解的特点,设计初始值算法.以实船某航次运营为例进行了油耗及最小油耗航速计算,结果显示:每海里油耗模型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与不考虑不规则风浪影响的计算模型(平均航速)相比较,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油耗减少了1%,节能效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在大风浪中船舶避免发生横向谐摇的图谱、表册和计算机程序。利用本资料可以解决:当船舶在配载时,应控制GM值于何范围,可使船舶在预定航区遭遇大风浪时,能避免发生谐摇;或者,当船速和航向取什么数值时,可使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既能避开谐摇区,又可获得较佳航速和航向。使用本资料解决以上问题时,不必进行复杂计算,因而方便、迅速、实用。  相似文献   

4.
在风浪影响下的集装箱船航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集装箱船航速,减少油耗,在考虑风浪干扰的基础上,根据船舶航行中的功率关系,建立船舶减速模型。该模型能够计算出在不同风浪条件下船体所受风、浪干扰力以及船舶减速幅度。将建立的减速模型与现有的拟合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来自船舶正横前和正横后的风浪合力对船舶航行起到阻碍作用。当风浪来自船舶正横前时船舶降速的幅度较大;当风浪来自船舶正横后时船舶降速幅度较小;船舶降速幅度在相同风浪条件下会随着航速的增大而减小。建立的减速模型比拟合模型更具有适用性,利用建立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估算出在风浪影响下船舶的减速幅度。  相似文献   

5.
结合航行实践 ,试图通过对船舶抗风浪能力的大小作一个定量的划分 ,以使船舶能在大风浪来临之前采取相应的对策 ,确保航行安全 ,并就不同的船舶在某一特定的大风浪情况下所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风浪中的船舶操纵是指风力在七、八级以上时的航行操纵。在航行中,船舶遇到狂风巨浪,由于风浪的袭击,如果船舶操纵不当,可能使船体变形,船壳破裂,折断或出现主机故障,甚至发生倾复等严重事故。但我们只要有充分准备,如保持主机运转正常、船舶稳性  相似文献   

7.
从定义上分析了以“Pp=Cn3p”表征船舶航行工况所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以螺旋桨推进特性表征海洋运输商船的航行工况时,应明确定义其中反映各航行工况变化的标志性变量——螺旋桨转矩系数。同时指出了在大风浪中航行桨叶偶尔露出水面这一特殊工况时,其中标志性变量应是螺旋桨直径参数。  相似文献   

8.
风浪对洪泽湖区航行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和研究洪泽湖区最近10多年的船舶事故原因和有关因素的基础上,明确引起洪泽湖区船舶事故的主要因素是风浪.根据湖区的环境因素,综合计算在正常水位条件下5个风级、8个方位的波浪情况,由此可清楚地了解船舶在湖区内遭遇不同风级作用时的波浪要素,并结合航线方向计算洪泽湖区航行船舶遭受风浪时的几种摇摆运动形式,进而对船舶事故进行分析,为船舶安全保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船舶的船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剪切强度、屈曲强度和疲劳强度等特点.然而,船舶在装卸货物和大风浪航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船体结构强度问题不可能在船舶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完全解决.集装箱船舶结构状态监测与评估系统是用于监测与评估集装箱船在实际营运操作过程中结构状态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显示船舶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并试图为船体结构的安全性提供必要的预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较客观地评价集装箱船在大风浪中航行的安全问题,需要解决安全评价过程中指标因素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确定"人—船—环境—管理"集装箱船大风浪航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云模型的安全评价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云模型能够实现定性描述与定量评价的相互转换,有效减弱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过度干扰,显著提高安全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船舶能耗和排放估测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提出面向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大数据的完全自下而上的船舶能耗和排放估测新方法。该方法视船舶为一种基于船舶航迹的线排放源,在构建船舶网格化轨迹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每个网格航段的持续时间和发动机负载,实现船舶能耗和排放的精细化建模,统一船舶排放总量和空间分布计算。实船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提供更加准确的船舶能耗估计,并可灵活计算各种航行状态、船队规模和时空尺度的能耗和排放清单。  相似文献   

12.
船舶在海面或锚地碇泊时,锚和锚链经常受到周期性的高拉伸负荷和海水的腐蚀;在抛锚和起锚时还受到附加的冲击负荷和强烈的磨损;在大风浪航行中锚露在船壳外面部分经常受到大风浪的冲击,锚爪和船壳贴拢处局部受力很大,如不服贴会造成敲伤船壳板的情况。因此,锚和锚设备在制造、安装、修理后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质量和足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船舶穿过岛礁区时危险度大、航行难、航路规划复杂等问题,提出应用实数路径点编码配合采取精英保留策略的遗传算法。考虑船舶的转向困难性、航程、人为指定经过路径点以及船舶安全性,建立适应度函数评价模型。在电子海图平台上提取障碍物特征多边形顶点坐标,规划出最佳航路。该算法能解决多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对舟山岛礁区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能够解决岛礁区的复杂航路规划问题,且实现简单,收敛速度较快,也不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为船舶在岛礁区的自主航行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金塘大桥桥区水域的航道水深特点及浙江海事局对该区域通航船舶吨位限制的相关规定,根据允许通过最大吨位(5万吨级)的某船舶满载通航时,由浅水效应引起船体下沉等现象来分析确保船舶安全航行所需要的UKC(富余水深)的要求,研究得出不同航行状态下为减小船体下沉量,对船速进行制约的计算方法和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船舶交通安全,避免海损事故,对航行危险度进行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影响船舶交通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往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系统理论的发展和数学工具的完善,本文提出用航行危险度进行评估船舶交通安全,首先分析了影响航行安全诸因素,并对其进行定量化,最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评价船舶航行危险度的模型。本文所研究的航道航行危险度,是指用于评价各种类型船舶在某一水域、航道中危险程度及可能性的大小。航行危险度是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载荷变动对船舶稳性高度的影响,提出了简便准确的计算方法,指出了《船舶货运》等教科书中关于少量载荷变动对稳性的影响及在定义、计算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若按这些书中的近似计算公式计算,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从而会影响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船舶在航行中与来船相遇时,如何及早精确掌握他船的航行动态和正确确定本船的避让措施,对安全航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过去在必要时,一般都采用雷达作图方法来求得来船航行动态和本船避让措施等问题的解决。然而,这种作图方法明显地存在着费时间误差较大等缺陷。当前,上述方法正逐渐为船用电子计算机所代替。从雷达上获得的初始数据,经过电子计算机按事先编制的计算程序进行一系列的运算,就能随时给我们提供船舶航行动态和避让措施的正确结果。本文对航行动态和避让措施的计算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以供编制船用电子计算程序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移动对象数据库的航行信息更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移动对象数据库(Moving Object Database,MOD)中更好地存储和记录移动对象(船舶)的航行信息,对船舶进行位置管理,结合船舶航行信息的特点,建立船舶航线的数据模型,制定船舶位置更新策略;利用运动矢量,处理船舶航行过程中的状态更新;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以较小的通信代价持续跟踪船舶的状态信息,并能够查询船舶历史轨迹、实时监测和预测船舶的航行.实验证明,该航行信息更新机制能够保证航行信息精确度、减少通信代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S轮在大风浪中航行发生进水事故的叙述与分析,指出了这类事故的可预见与可避免性,并就如何正确执行ISM规则、杜绝这类事故的发生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节省搜救船舶的搜寻时间、提高搜救效率、减轻船员负担、提高搜救能力,提出搜救航线自动设计算法.该算法引入空间数据索引结构实现航行信息的快速检索,提出基于航行信息空间连通矩阵的改进蚁群算法快速计算最佳航线,最后根据搜救形势自动优化搜救船舶航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计算效率上比传统方法有很大改善,而且能够成功应用于各种复杂航行环境中搜救船舶的航线动态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