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中国的刑事诉讼中,确立辩护律师的独立诉权,保证辩护律师独立、有效地行使上诉权和申诉权,对促进诉讼结构的平衡、充分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辩护律师的独立上诉权的赋予在目前我国的司法环境中尚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若赋予辩护律师独立上诉权,违背了辩护权本身的目的,这种权利有可能会被部分律师滥用,而给被告人带来极大的不利。  相似文献   

3.
认罪认罚案件中被告人的上诉权与反悔权呈现统一分立的复杂关系,上诉审查机制应将上诉行为是否具有反悔性质作为审查标准,并坚持对实体公正的追求。以该标准为出发点,对被告人的上诉行为进行细分,将其中并不具有反悔内容或与实体公正具有紧密联系的上诉理由列为绝对允许上诉的范围,包括程序违法型上诉、期待利益受损型上诉、事实不清型上诉以及情势变更型上诉四种。将其他上诉理由统一划入相对允许上诉范围,由法官对是否允许上诉进行自由裁量。同时对认罪认罚从宽上诉程序中的审查机制适用范围、审查法院、审查方式进行细致规定,以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平衡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除依法保障未成年人作为参加诉讼被告人的一切诉讼权利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来保障未成年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第一,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的原则。在开庭审理前或休庭时,经法庭许可,法定代理人可以与未成年被告人会面;审判中,法定代理人在法庭上享有申请回避、发问、辩护等诉讼权利;在未成年被告人做最后陈述后,经审判长许可,法定代理人还可以发言;上诉期间,如果被告人尚未满18岁,法定代理人享有独立上诉权。第二,不公开审理的原则。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不公开审…  相似文献   

5.
正确理解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有利于其诉讼职能的发挥.从辩护律师的工作性质,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关系以及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关系看,辩护律师是刑事诉讼中具有独立诉讼地位的诉讼参与人.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辩护活动,促进实体正义,程序正义以维护国家法制过程中发挥重要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诉不加刑原则因其体现了对被告人的关怀和宣示正义的独立价值而走进各国的刑事诉讼法,然而作为外源型的我国上诉不加刑原则不仅患有水土不服的痼疾,而且找不到生长的理论支撑。文章通过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析其根源,点析我国上诉不加刑原则之缺陷。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事辩护律师执业权利在立法与司法中存在如下现状: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形同虚设;律师保守职业秘密原则未得以确立;立法上未明确规定律师享有民事、刑事责任豁免权。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与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8.
二十七、上诉的概念和提起上诉应具备的条件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内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诉讼行为。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上诉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上诉人必须是依法享有上诉权或可以行使上诉权的人。包括:  相似文献   

9.
自从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构建以来,调查取证难的问题一直在实践中难以解决。在近年刑事司法改革的视野下,充分落实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具有重大意义。推进刑事司法改革视野下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充分落实,可以从权利本身出发,充分保障自行调查取证权和申请调查取证权,从实践问题出发,赋予值班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从未来路径出发,探索律师调查取证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海  杨琳 《天中学刊》2015,(2):21-25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267条对未成年被告人刑事指定辩护做出了新的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司法机关在履行指定辩护职责时职能交叉,指定辩护律师积极性不高,未成年被告人及家属对指定辩护律师缺乏信任,指定辩护律师履职情况有监督"盲区",等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指定辩护的效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适当提高法律援助报酬,赋予被告人程序参与权,加强对指定辩护律师的监督制约,有助于提高未成年人指定辩护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辩护的本来意义,是被告方的一种通过防御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庭活动,辩护实际上包含民事辩护、刑事辩护乃至行政辩护,在我国,辩护专指刑事辩护.辩护律师的存在有三种意义:保障犯罪嫌疑人辩护权的有效行使和切实兑现;从程序上制衡国家追诉权;维护刑事诉讼程序顺利进行.在我国刑事诉讼侦查阶段,只有律师没有辩护律师,律师在侦查阶段并没有辩护人的地位,这是学界一致诟病的地方.必须通过以下制度的确立来保障辩护权能够得到切实实施:对嫌疑人采取强制性侦查措施时,辩护律师有在场权和签字确认权;辩护律师应当享有不受限制的自由会见权;辩护律师应当拥有调查取证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未生效判决和裁定,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予以审理,上一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程序。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 二、上诉的要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上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上诉要由依法享有上诉权的当事人,如  相似文献   

13.
沉默权是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是被告人的防御权、人格权,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权;它具有体现刑事诉讼的立法理论,扩大刑事诉讼职能,实现刑事诉讼结构公正,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作用;主要针对沉默权及其在我国确立的必然性和途径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是辩护权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控辩平等、保障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维护被追诉者人权的客观需要。修订后的《律师法》的有关规定虽然具有明显进步性,但主要是一种权利宣告或确认,缺乏程序保障,可操作性不强。应从以下几方面对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予以保障:赋予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证据保全请求权;完善辩护律师自行调查取证权,建立调查令制度;完善辩护律师申请调查取证权;赋予辩护律师执业豁免权。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刑事诉讼体系中,最后陈述权的主体是刑事被告人。包括自然人被告人和单位(法人)被告人,公诉案件被告人和自诉案件被告人,一审、二审、再审程序中的被告人。公诉人、自诉人、辩护人不是最后陈述权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公诉案件被案人有申请抗诉权,而没有上诉权的规定,从6方面阐述了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的必要性,并结合司法实践,就被害人上诉权的实现方式提出了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上诉不加刑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只有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不得加被告人的刑罚。它确立的理论基础在于诉讼的民主性及刑事诉讼的自由价值,它设立的目的使被告人能够毫无顾忌地行使上诉权,保证被告人的诉讼地位不会由于上诉而更加恶化。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该原则。但尚不够成熟、完善,需要法律作出更加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刑事被害人作为当事人,却没有上诉权,致使其权利受侵害时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济。本从当事人的权能入手,论证了设置被害人上诉权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如何设置被害人上诉权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近亲属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在被宁人尚在时是被害人的代理人,否则是其近亲属自己的代理人;接受指定辩护的被告人应当享有拒绝权;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侦查中的羁押期限不能代替侦划期限,应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侦查期限。  相似文献   

20.
辩护律师不仅是被告人的权益代言人,而且也是社会正义的捍卫者。其社会角色的多元必然导致角色冲突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寻求民众对辩护律师角色的定位,并通过立法将这一定位明确化、法制化。从而,将冲突的程度抑至最小化,使我国辩护律师制度的功效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