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关系到科技发展后劲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设立了不同形式的科普奖励。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加强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宣传,满足公众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科技政策的迫切了解,增大公众对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科普奖励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的势头。这些科普奖励,对激励科技人员走向社会,让科技走进公众,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英国作为科技奖励事业的诞生地,早在19世纪举办的科技年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2005年2月1日下发的《关于推荐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的通知》,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的推荐工作正式启动。具体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3.
五月科普香     
正2001年,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科技活动周,并规定每年5月第三周为科技活动周。时至今日,已连续成功举办14届,累计参与公众达8亿多人次,现已发展成为公众参与度高、范围覆盖面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全国性科普活动。为科普立法,是我国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2002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2005年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来,中国的科普工作更是蓬勃发展。5月24日,2014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  相似文献   

4.
科普,顾名思义就是普及科学技术,让科学服务社会、归于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的通常手段和主要载体是科普文章,科普文章主要有科普说明文、科普小论文等。科普文章的作用就是把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认识,把人类的科技活动状况、科技研发的成果、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思想和探索精神表现出来,介绍给公众,传播到社会,让公众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可见,科普写作担负着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技术的重要任务。既然如此,科普写作的重点就在它的“普及性”、专业知识和大众消费。那么,如何在科普写作中把握这个重点,体现普及性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27日,徐冠华部长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令第9号,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称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新的《实施细则》明确将科普工作纳入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社会公益类项目的奖励范围。这一举措意味着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建立以来一次理念上的突破和体系上的创新,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2005年2月1日下发的《关于推荐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的通知》,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的推荐工作正式启动。具体规定如下: 一、奖励范围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的评审范围暂限于2000年(含2000年)以来出版发  相似文献   

7.
正科技的本质是创造,灵魂是创新,价值是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关注的是在国家层面具有创新性和为社会进步创造显著价值的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下设的科普项目(科普奖)的评审同样遵循这一基本原则。2005年我国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作出修订,将科普工作纳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励范围,以肯定科普工作者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引领全社会对科普创作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和尊重,激发了更多的人投入到科普创作中。科普奖设立至今,已有近40个项目获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科普奖,申报科普奖,也引发了很多关于科普奖的询问和疑问,主要集中在奖励的范围和标准上。  相似文献   

8.
科技的本质是创造,灵魂是创新,价值是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关注的是在国家层面具有创新性和为社会进步创造显著价值的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下设的科普项目(科普奖)的评审同样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当下,在国家层面上,对于面向公众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已经被提高到很突出的位置。例如,在立法方面,我们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科学技术普及法》;在具有操作意义的政策方面,我们有《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有各种目标明确的"计划""工程""行动"。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导向的各类科普工作,也成为各级政府的多个部门联席办公会议的日常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9月,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彰显了党中央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新时代科普工作支撑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大局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近年来,科学普及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科普就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相关的科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给大众的过程,它对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增加国家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的那样:"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措施,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  相似文献   

12.
科普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发展壮大。在科普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科普名家和科普作品,为科普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了解科普名家为科普事业做出的努力,本刊特就世界级科普名家的创作历程和人生经历做集中报道。  相似文献   

13.
科普,顾名思义就是普及科学技术,让科学服务社会、归于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的通常手段和主要载体是科普文章,科普文章主要有科普说明文、科普小论文等。科普文章的作用就是把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认识,把人类的科技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们科普组有3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些原创的科普作品反映了我国科普创作较高的水平,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告诉《中国科技奖励》记者,用词准确,语调温和。  相似文献   

15.
在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变化日益加剧的形势下,直接关系到公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科技普及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对气象科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我国政府和气象主管部门应该在《气象法》、《科普法》等有关发展气象科普精神的指导下,建立起从经费、机构,到规划实施的气象科普人才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变化日益加剧的形势下,直接关系到公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科技普及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对气象科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我国政府和气象主管部门应该在《气象法》、《科普法》等有关发展气象科普精神的指导下,建立起从经费、机构,到规划实施的气象科普人才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他为科普创作奉献了一生,200多本科普读物是他对科普事业无限热爱的最好诠释。今年,他的作品《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让他走上了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这项奖励于他个人意义重大,但他却更看重奖项背后,国家和社会各界对科普事业越来越重视的非凡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今年二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出了《关于推荐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的通知》。科普正式列入国家科技奖励范围。 虽然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的评审范围仅限于科普原创作品和科普编著作品两类,科普论文、科幻类作品、音像制品、科普翻译类作品等尚未能列入奖励范围,但这一举措还是立即得到科普界的巨大反响。针对这个《通知》发布以后所带来的影响,记者采访了国家主要科普机构的领导人,真实感受了他们的想法和期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这过程中,媒体的大众传播的功能日益显现出来。电视科技栏目以及科技专题片也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十几年来,在科普教育的创新方面,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了大量工作,总结出许多新的经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科普教育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教育重在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同时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为重点来抓,而媒体在此行动中,有着无比重要的责任和作用,作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电视节目而言,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做好科普教育的传播阵地排头兵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通过电视节目科普教育,满足公民的精神需求,宣传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公民的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地区文明程度。本文通过对我国电视科技栏目发展和现状的透视,总结经验教训,深入地阐述了新时期科普教育中电视科技栏目的传播平台作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近30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普工作在促进科学技术走近公众,走近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科普工作不仅是提高公众科技素养的关键一环,也是今天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1.中国古代的科学普及活动 观澜索源,科学技术普及是伴随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一道前进的。我国古代曾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农牧业的高度发达,与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无不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