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大学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式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在我国中小学新课程建设已取得重要突破的基础上,大学新课程应该在吸纳当前国内外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按要素进行现代大学课程建设。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出发,课程的要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材等方面,课程要素的建设是学校基本建设的核心,学校的所有管理行为都能够凝聚到课程要素的建设上,也应该凝聚到课程上,学校投入、经营、管理的载体也在课程建设上。  相似文献   

2.
依托于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云课程是课程形态方面的一项重大变革,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云课程使课程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上真正实现了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的统一;课程要素上极大丰富和拓展了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上实现了多元化、立体式、交互式的新型课程组织方式;课程实施上构建了学习者课程实施环境;课程评价上建立了全方位的过程性课程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课程论观点的远程教育课程界定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和远程教育课程的现实情况,从课程论的角度全面认识远程教育课程是一项基础工作。远程教育课程与传统教育课程相比有其独特之处。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远程教育课程在课程要素或属性层面上应以经验为主导,在课程功能或作用层面上应以活动和进程为特点,在课程层次或结构层面上应是一种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的结合。远程教育课程不应过分强调课程的学术性和知识的体系结构,不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课程标准和纲要,而应由远程教育机构按照实际需求来合理设置,应强调学生经验的获取,重视课程的动态性和过程性。这些特征突出地体现在远程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在课程管理上进一步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特点;在课程目标上强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发展,且目标表述越来越具体明确;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出基础性、现代性、选择性、综合化和生活化的特点;在课程实施上重视学习过程,强调师生交往;在课程评价上注重发展性、多元化和可操作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师课程取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运用幼儿教师课程取向问卷,对434名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幼儿教师在人文主义、社会重建、学术主义和科学技术取向上有差异;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在学术主义取向上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学历的幼儿教师在五种取向上都存在差异;不同培训状况的幼儿教师在认知过程、人文主义、社会重建课程取向上有差异。教师培训机构应帮助教师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综合化趋势的理解,确立幼儿教育整体观念;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幼儿园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师资水平;幼儿园应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小学学科课程评价在理念上导向人的身心发展,彰显课程评价的育人定位;在形式上立足学科实践,凸显课程评价的研究性质;在品质上根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呈现多元和合的评价思维。以地理学科为例,结合“学科+思政”的课程评价的整体性、系统性等特征,可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框架,建构指向课程思政的中小学学科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在对地方课程的认识上存在着“大一统论”、“接轨论”等错误理论倾向,扭转这些倾向,是落实新课程改革地方性要求的基本前提。要在地方课程的开发利用上真正有所作为,就必须科学、全面地认识地方课程的精神实质,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课程论学科的母概念,其含义自古以来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实践,由此分野为成人控制和学习者自主两条路径。从微观上看,课程实质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总和及其组织方式与实施进程的安排;从中观上看,是指学生在学校指导和影响下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及其过程;从宏观上看,是各种课程主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每位教师最熟悉不过的一个概念。然而至今仍有不少教师对“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意义的层面上,认为课程就是学科,课程就是教科书。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认为只要教好教科书就算完成了任务,把精力都放在对教科书的解释上,放在使学生获得教科书中所含的知识上。长期以来的这种课程观,导致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成为严格规范教学内容的准则,导致教师课程权力的丧失,导致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验课程的权利被剥夺,教师成了教科书的执行者、知识的传声筒、学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在对地方课程的认识上存在着“大一统论”、“接轨论”等错误理论倾向,扭转这些倾向,是落实新课程改革地方性要求的基本前提。要在地方课程的开发利用上真正有所作为,就必须科学、全面地认识地方课程的精神实质,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对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军事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军队综合性大学中的军事教学具有定位特殊、层次多样、需求不同、课时量小等特点。军事理论课程设置要根据综合性大学的实际和需要,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运用系统的观念在高起点上构建。整个军事理论课程既区分层次又相互衔接,每个层次形成系列,总体上形成纵向上步步升级、横向上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网络课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网络课程的设计,在课程逻辑结构上应体现出历史语境、作家展开、作品支撑的基本格局。在课程网页设计上应采用原典式呈现、链接式呈现、评论式呈现和比较式呈现的方式。在课程功能上应具有导学功能、交互功能、练习与测评功能、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的准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级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在一定程度上是课程的开发者,从而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要决定“怎么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要决定“教什么”。这样就给教师提出了某种挑战。为了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准备: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是课程政策的关键所在。世界上主要国家在与课程权力分配密切相关的三个维度——课程标准颁布机构(主体)、教科书的编审及教材的生产方式以及课程决策权的类型上——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15.
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芬兰、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最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分析得知:在课程改革目标上,促进高中教育的民主化、大众化,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人,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目标;在课程结构与设置上,各国在强化共同必修课程、丰富选修课程的同时,更加突出个性化课程与大学预备课程的设置;在课程实施与评价上,以建立完善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为保障,实行学分制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毕业统一考试。各国高中课程改革最新的动态与趋势是,修订学分数与科目,重视生活技能的训练,增加新的课程门类,突出学术性课程,强化外语、伦理、信息技术课程,妥善处理高中课程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关系。把握国际高中课程改革动态及有益经验,可以为我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课程创生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但目前教师的课程创生仍处于自为状态,离自觉尚有距离。要使教师的课程创生从自为走向自觉,完成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变,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一是需要在观念层面上准确理解课程本质,二是需要在操作层面上创造性地进行课程运作;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则需要学校积极创设并形成以探究、合作和平等对话为基本特征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三级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 ,而在一定程度上是课程的开发者 ,从而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他们不仅要决定“怎么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要决定“教什么”。这样就给教师提出了某种挑战。为了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准备 :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教学意义上的课程建设活动是一种自发的、仅限于课或者科目层面上的课程活动 ,严格地说 ,这只是一种教学意义上的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是在西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影响下 ,少数学校进行的规范的、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整合实践活动 ;作为国家政策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前两种活动的超越 ,它预示着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时代的到来 ,体现了学校教育共同体的课程权利得到保障。最后 ,作者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价值定位、课程能力建设、审议机制与资源共享等 ,来展望新的地平线  相似文献   

19.
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以人为本",反映在教育领域,就表现在教育目标、学习观、教学观、师生观四个方面的"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我国大学现行课程存在的诸多弊端,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审视这些问题,无疑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与价值,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在课程结构上主张综合化课程,在课程内容上重视学生情感和个体经验,在课程实施上主张非指导性教学,在课程评价上建构动态的、发展的自我接受评价。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1—2011年间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所有有关幼儿园课程研究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包括研究主体、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文献被引频次四个方面。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幼儿园课程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缺乏理性的课程研究文化、研究的影响力较小、学术规范不足和“跟风式”重复研究等问题。基于现状,探寻未来研究走向:在研究主题上,要深化幼儿园课程理论研究,切实做好中国化、本土化的课程研究,扎实推进园本课程建设的进程;在研究主体方面,应加强高校与幼儿园的合作,建设稳固的学术共同体;在研究方法上,应提高思辨研究的质量,加强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的使用;在研究的影响力方面,应提高幼儿园课程研究的质量,加强研究的规范性,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