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利用回归分析与灰色关联法对佛山近十年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明晰佛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发展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产业结构进一步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迈进,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提质增效,很大程度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融合性发展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江西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从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建立灰色关联度与熵权法相结合的实证模型,对制造业与选取的十个生产性服务业指标之间的耦合性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对制造业影响最大的是软件与信息技术和金融业。  相似文献   

3.
2012年厦门、漳州、泉州(以下称为"厦漳泉")大都市区人均GDP为8 955美元,超过了制造业出现拐点所要求的8 000美元临界值,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成为"厦漳泉"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分析"厦漳泉"大都市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逐年提高。但随着辽宁制造业改革升级、结构调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已经不能适应制造业发展要求。积极探索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融合,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奠定基础,是今后辽宁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应该解决的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问题。国外对生产性服务方面的研究较早,主要集中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因素、与制造业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而我国关于生产性服务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在经济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等方面,尚缺乏关于面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向的深入研究。本文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实例对面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的几个主要类型的发展方向进行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6.
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是新发展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区位商、协同发展指数等指标,从结构优化、专业化优势以及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三个维度评价东北三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生产性服务业整体上发展滞后,其结构优化主要源于经济衰落导致的低端服务行业衰退而并非高端行业的快速增长;黑龙江和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初步呈现出专业化优势,新一轮东北老工业振兴战略下,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程度提升,而黑龙江和吉林因制造业发展缓慢而下降;同时,生产性服务不同行业之间专业化优势以及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上述发展特征,基于新发展理念提出促进东北三省生产性服务业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已由传统的范围扩张转为分工合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随之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广西属于中国欠发达西部落后地区,又是近年来制造业发展最为迅速的省区,但生产性服务业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受到行业发展层次低、发展不均衡以及科技水平等因素制约,自治区各级政府应结合广西制造业发展趋势均衡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区域合作、引进培育高科技人才等措施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通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大连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分析,阐明生产性服务业在大连的发展现状,利用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对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因素进行排序,针对大连的优势产业提出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大连市相关部门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锡依靠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无锡必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新国际分工、制造业竞争力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为新国际分工条件下我国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需求必将显著增加,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链条十分脆弱,其根源是体制瓶颈。国有控股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国有控股制造业企业的"联姻效应"是强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链条的关键,同时还可以因此避免后工业化时代易于出现的"空洞效应"。建立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互动与融合机制基础上的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是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1.
将辽宁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002、2007和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动态比较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行业增加值及比重、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融合发展影响等情况。结果发现:就辽宁省而言,装备制造业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中间需求,并且具有"高附加值、低带动型"的行业特征;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则主要依靠最终需求,并且具有"低附加值、高带动型"行业特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处于极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渗透性、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并呈现出规模化、国际化、融合化、集群化、虚拟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先进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视角,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应突出“蓝色、高端、新兴”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开拓发展空间并提供政策支持,从而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我国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提出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对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第一、二产业竞争力,细化和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和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现代服务业是与现代技术变革、产业分工深化相伴随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服务业,核心是生产者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具有知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特征,并在大型城市集聚,其发展对制度环境的依赖很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存在明显的行业进入壁垒,市场秩序混乱。当前的关键是抓住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历史契机,正确处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关系,坚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方向,放松市场准入条件,通过加强制度环境建设,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市的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内部发展起来,又贯穿于制造业发展的始终。探索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简称VAR模型)探讨了唐山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行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唐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持久稳定的均衡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子行业对制造业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唐山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冲击作用由积极变消极。建议选择性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且政府应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财政投入,注重相关人才培养,加快构建市场平台。  相似文献   

16.
安徽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内部结构层次偏低。由于制造业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存在"挤出"效应,生产者需求促进该行业增长的效应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要发挥FDI对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必须实现有序的跨越式转移,加强政策引导,加快皖江城市带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明显滞后于制造业发展,应该通过实现协同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借鉴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上海、北京、香港、台湾、广东、江苏等省市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融合发展的相关经验,从通过技术升级换代来提高竞争力、加强不同制造业的联系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组建跨行业的共享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平台、鼓励制造业进行产业分离、培育适合于制造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实现两者协同发展的措施安排。  相似文献   

18.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生产性服务业,出现了向其他产业,首先是制造业渗透、融合的现象,物流业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近些年毕节市物流业发展有利条件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根据毕节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提出毕节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思路分两步走战略,即首先物流业发展要解决进的问题,其次解决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