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多数,能否把这支队伍带好,不仅关系到这批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还关系到我校教育改革的成败。为此,近年来我们重点抓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的目标是: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在一年内熟悉所任年级的学科业务,上好起始课和入门课;三年内熟悉教育教学常规,做到全盘创收,教有所长,脱颖而出;五年内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在教改中能挑大梁。具体措施是:  相似文献   

2.
吴克宝 《海南教育》2013,(12):23-24
<正>教师是学校教育思想、育人理念的践行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支撑点。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能否顺利达成办学目标、实现学校教育功能的关键。而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思想的引领、环境的营造和行动的跟进则是三个有效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一、思想引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人数快速增加,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经近300人,超过了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教师绝大多数已经工作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有生力量。这些青年教师不仅关系到学校的今天,而且代表了学校的未来。所以,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既可以提高当今的队伍水平,更能够奠定未来的办学实力,是学校建设的长远大计和根本性工作,功在今日,利在未来。我们一定要抱着对学校的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下大决心,出大力气,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略谈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教师是每一所学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强基石.能否培养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多形式、多渠道地提高其综合素质,是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路开展工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学校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首先要搞好学校自身管理。实践中,我们从三个方面加强了学校管理,收到良好效果。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青年教师根据我校实际,大部分老教师已退休,中年教师很少,形不成主要队伍,而青年教师占本校教师队伍的70%。无疑,青年教师必须承担起教学主力军的重任。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稳定他们安心教育工作的情绪,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6.
教师队伍素质关系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校管理层面,具体从思想认识、教学常规、校本教研、教师培训、学校文化五个方面论述创建"四有"教师队伍的方法途径,总结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宁 《宁夏教育》2015,(3):19-21
文章从学校管理现状出发,以2014年"中国移动杯"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中的先进管理理念为指导,本着办学条件标准化、办学水平高质量,以人为本,放眼未来,立足宣创一流的办学目标,提出了加强学校管理的新措施:一是深化改革,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二是加强德育、教学、体育、美育等各项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农村九年制学校。  相似文献   

8.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中之重,而青年教师的培养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的培养决定学校发展的未来,是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三年来,从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大力提升办学水平的战略高度,我们提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积极探索和创新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实施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为我校创办高品质初中学校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海南省东方市板桥中心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尖峰岭脚下,是一所市级规范化乡镇寄宿制中心学校,是省教育厅指定琼台师专实习生实践基地,学校秉承"认认真真教书,诚诚恳恳做人"的办学宗旨,抓实教学常规,通过多管齐下的人性化管理打造了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科学办学,深得上级的好评,社会的信赖、家长满意,三年来,为市重点中学输送了73名优秀生,2013年,161名考生中就有35人考人市重点中学,录取率名列全市乡镇第一。三年来,学校获得市级奖项十多个。2014年,教师符玉明,许杰  相似文献   

10.
何少君 《教育艺术》2007,(10):20-21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如何管好、用好这支队伍,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和发展,关系到学校的教研、教改有无实力和后劲.因此,学校要把培养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我认为,导、带、压、赛是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是教育改革的基础力量,是教育事业的希望所在。青年教师能否在专业上迅速成长,将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县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帅共4422名,占全县教师总数的51.8%.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政治素养、职业道德风貌、教育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全县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关系到跨世纪一代接班人的素质和修养.因此,把青年教师作为培养重点,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系统邻导者不可忽视的大事.也是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几年的探索表明,以党建为突破口,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持续发展”是现代学校基本的办学理念,是科学的发展观在治校办学中的具体体现。学校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应有自主提高、自觉发展的良好意识,持续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紧跟时代地进行知识更新、理念更新、教法更新。青年教师最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思想,也最愿意接受和学习新的技术和技能,是教育教学的生力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没有一流的教育质量.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角色,成为各学科的骨干力量,就必须加强对青年教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西林 《天津教育》2003,(2):10-11
□五中是一所有着50多年历史传统的学校,前段时间在学校布局调整中又合并了一所区级重点中学,办学规模又扩大了不少,师资队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您认为五中目前的师资队伍整体情况如何?■整体来看,我校在师资队伍方面有着两大优势,一是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逐年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一年高于一年;二是青年教师在迅速成长。但事情往往需要从两方面来看,比如青年教师问题,虽然成长迅速,但由于所占比重过大,造成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不平衡。247名一线教师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就有139名,占到了56.3%。还有部分教师还不能很好地…  相似文献   

16.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强基石。能否培养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每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项工作抓得好,年轻教师就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抓得不好,学校很有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怎样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道静 《农村教育》2005,(12):22-23
当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是摆在中等职业学校面前的当务之急。这不仅关系到打破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学科型教学体系。构建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结构,更关系到现代中等职业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宏伟目标实现。因此。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就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培养教师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是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认为,学校的教师队伍管理必须根据人本管理的理念,推行人文管理,努力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下面以我校的实践为例试作探讨。一、教师队伍建设呼唤人文管理我们学校办学历史虽然不长,是一所建校只有20年的学校,但创业维艰的建校实践,锻铸了我们引以为荣的“东环人精神”,这就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谦逊好学的务实作风,团结协作的全局观念,爱生善导的教学风格,敬业奉献的执着追求,开拓进取的改革勇气”。正是在“东环人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通过实施科研兴校策略,…  相似文献   

19.
对培养青年教师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年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未来办好教育的希望.笔者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对培养青年教师作了一些探索,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班子" 培养青年教师是一项全方位、多渠道的系统工程,加强领导是顺利实施工程的保证.学校可建立培养青年教师的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1)制定规划.提出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二年达标、三年创优、四年冒尖、五年成才"的具体目标.(2)组织实施.经常研究、布置、检查、指导、总结.  相似文献   

20.
正学校现有三个校区,70个教学班,2800余名学生,200余名教职员工。是一所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教师队伍一流、教学质量优异、学生发展全面的现代化窗口学校。学校始建于1947年,67年的风雨历程,学校拥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策略;以"创办全国名校育复合人才走特色之路"为办学目标;传承"厚德博学,知行合一"的南京一精神,培养"厚德博学平衡发展"的学生。创建了"微德育"教育体系;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