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民的终结”催生出了“乡村软治理”的学术命题.乡土文化日渐式微背景下的乡村软治理,在治理主体、法理基础、治理手段、治理对象、治理效果等方面都相对于传统乡村硬治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乡村软治理强调政府的“官治”与村民的“自治”相结合,在协商民主的平台上倡导多中心治理模式,重视农村合作组织等第三部门的“黏合剂”作用;政府权力从基层向上收缩,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下移”到农村社区;软法和软权力成为乡村软治理的法理基础;更多地采用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柔性”执法手段;治理的对象从有形的物、制度等向无形的“人心”转变;最终在农村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村、村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将新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基层治理需要由行政主导向共同治理转变,解决“行政有效、治理无效”的实践困境。通过对Q村“院坝会”的扩展案例分析,发现基层治理共同体生成的一条协商共治路径,即协商议事能将多元主体凝结成稳定的治理共同体,从而实现“行政有效、治理有效”的良性互动局面。研究表明,协商议事隐含的治理过程是基层治理共同体形成的关键,包含“有事要做”的公共利益塑造机制、“要怎么做”的共识凝聚机制和“一起来做”的共同行动机制;与党建引领和发挥基层自组织作用两种路径相比,通过协商议事路径生成的治理共同体更具粘连性、适应性和行动性,呈现出行政和自治双向嵌入、激活村落共同体传统、规则秩序共同生产和治理载体形态化的行动逻辑。建设治理共同体必须符合基层社会的特征和规律,在实践中平衡好行政嵌入和基层自治之间的关系,以协商共治的柔性方式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力量。  相似文献   

3.
“高考移民”是指考生为了增加录取机会,根据各地录取分数及录取率的差别而采取转学、迁移户口等方式异地应考的现象。移民考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与当地考生平等的就学机会和择校权。解决高考移民问题,关键在于修改和完善现行的政策法规,公平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并依法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以保障公民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张靖 《教育文汇》2003,(12):13-14
近几年,教育专家一再呼吁:为了民族的未来,全社会都应关注中学生的“性教育”。作为常年工作在基层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清楚目前中学生的“性健康知识”、“性道德水平”,早已不仅仅是呼吁的问题,而是到了必须采取有效教育措施的地步。  相似文献   

5.
“作者”是随着中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上升而被发现的,其所谓的“死亡”则意味着中产阶级的现实主义叙事样态的消解与转化。  相似文献   

6.
梳理“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三个概念的演变过程,对比其他国家和国内各地区的使用情况,分析三个概念的异同.三个概念间边界模糊,常被混用,易导致政府管理、行业自我定位、公众认知的混乱.研究认为,三个概念的指代对象因有所侧重而各有不同.“文化产业”侧重于文化的产业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和产品的开发;“创意产业”强调创意对产业附加值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则强调产业的“文化性”和“创意性”.通过政府、产业和学术三个层面概念使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论证后,建议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产业统一名称.  相似文献   

7.
在老舍的小说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对于理想人物的构建.他们有的通过消解自身以实现新的进步,有的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做着注定没有任何结果的挣扎,还有的则以生命为代价,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力图守护个体与民族的尊严.这种种抗争固然方式各异,但无不带有悲剧性的意味,而正是在这种悲剧性抗争的表现之中,凸显出老舍内心的受难意识及对于生存价值的丰富思考.  相似文献   

8.
好书推荐     
《师道》2004,(11)
《100个基层教师的口述》李默/刘肖(主编) 这是一本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献给从事初级教育的基层教师们,献给亿万子孙后代读的书。献予者是姓名和自述被收录在此书中的整整100名教师。他们通过自述的方式,献上的是他们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还有他们教育生涯的苦与乐、酸与甜。后者仿佛是他们人生的底片,而在那底片上,他们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他们的执著敬业和无怨无悔,被衬托得清清楚楚而又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9.
“作者”是随着中产阶级意识形态上升而被发现的,其所为的“死亡”则意味着中产阶级的现实主义叙事样态的消解与转化。  相似文献   

10.
伟大人物尊师轶事尊师重教编者按:为了更好地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新颁布的“教师法”,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政府依法治教,社会尊师重教,教师献身从教”的风气,庆祝教师节十周年,歌颂教育工作者忠诚人民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1.
在经历了“天崩地解”的明清易代的清初,深刻影响和制约当时社会秩序重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为明朝孤臣孽子的明遣民。行为上,他们初则进行武装抗争以保“治统”,继而进行文化抗争以保“道统”;态度上,他们初则悲愤激切,继而徘徊、分化,终而妥协蜕变。但是,就整体而言,明遗民大多心怀“后王理想”和“恢复期待”,至死不渝。武装抗清失败后,他们或者以“后王”为期待,潜心于著述;或者深信“中华无不复之日”,蓄养以待。  相似文献   

12.
淡水河系是一条治理权与管理权分属台湾不同层级政府的跨域河川,但制度缺陷并未埋没其治理成效。基于大量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发现,淡水河治理成效是多元主体协商合作的创造性成果。具体来说,上级政府扮演着“领航者”角色,制定大政方针、法规制度规范地方政府和公民的行为,并为具体治理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则是政策的“执行者”,创造性执行上级政府的规定,并为利益相关者搭建协商平台;而公民社会更多地扮演“监督者”角色,自发成立河川巡守队协助政府,同时也监督政府的治理行为。  相似文献   

13.
大学教师作为一个特定的职业群体,具有自身职业特性.他们具有“双重忠于”的特性,与忠诚于学校相比,更忠诚于专业;工作具有自主性;聘任上存在事实终身制与等级制;评价机制是同行评价而非顾客评价;人力资本的投入与薪酬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女性是美国妇女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时期的中产阶级新女性“福莱帕尔”(flapper)展开了一场惊世骇俗的时尚革命,挑战了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女性规范.“福莱帕尔”的崛起有其特定的文化根源: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开启了中产阶级女性了解外界的窗口;教育机会的增加唤醒了中产阶级女性的自我意识;消费主义文化的出现带来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力图真实地展现这一时期的中产阶级女性史.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71个样本的分析,对心理契约失衡、归因、员工EVLN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发展责任感知与员工退出行为之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规范性责任感知、团队建设责任感知与忽略行为之间存在负向关系;规范性责任感知、职业发展责任感知与呼吁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关系;职业发展责任感知、团队建设责任感知与忠诚行为之间存在高度正向关系.员工归因对心理契约失衡与退出行为、忽略行为、忠诚行为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对心理契约失衡与呼吁行为则不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基层政府的干部选拔激励存在从相同身份的普通干部中选拔出优秀者担任领导干部的问题。如果仅以“三定方案”规定的行政性事务为标准,那么不同单位、科室及岗位的工作差异性较大,相互之间可比较性较弱。事实上,基层政府内部除了行政性事务外,还存在政治性事务,它是“三定”方案之外的事务,包括中心工作、社会面事务、交办事务等。两类事务性质不同,行政性事务程序性、事务性较强,政治性事务则政治性强、要求高。行政性事务是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承担的事务,用于评价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情况;而政治性事务则只有少部分人承担,用于对承担者进行政治评价。这样,基层政府对承担政治性事务的工作人员进行政治激励,包括晋升流动,而对仅从事行政性事务的工作人员则给予行政激励,一般不涉及晋升流动。通过是否承担政治性事务及其效果如何来评判工作人员的优劣差等,就成为基层政府普遍认可的选拔培养干部的标准,基层人事管理上的事务分类与激励匹配机制实现了基层干部的分流。  相似文献   

17.
清代地方州县官作为封建政权最基层的一个政治群体,其在整个封建官僚体系中,处于“上承天子,下临百姓”的重要位置.他们在地方上的作为,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安危和地方社会的兴衰.官箴书作为继承和沿袭历代官员地方治理经验精髓的一种载体,承载了州县官丰富而又宝贵的基层治理经验.通过对清代州县官著作的“官箴书”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现实中面临着诸如“吏治”“陋规”“获上”等诸多无法回避的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18.
国外协商民主理论近30年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研究时代,形成了分别以罗尔斯、哈贝马斯的思想为基础的“英—美”和“欧洲大陆”主义两种研究路线.在研究视角上,主要涉及作为政府体制、公民参与、政治合法性、治理以及民主决策理论的协商民主.在研究议题上,大大拓展了毕塞特最初的研究范围,扩展至协商与民主理论的发展、协商民主与公民参与、协商民主与政策分析范式的发展、协商民主与国际问题治理、协商民主本身的制度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路遥小说中活跃着一个抗争者形象系列.他们在抗争方式、作为文学形象达到的审美高度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差异,但他们都积极进取、勇于向既定命运挑战,最终却都又走上了无奈的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并不是一个太平盛世,然而近十几年来的"上海怀旧热"中,散文作家们大多选择那些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与故事为书写对象,集中宣扬旧上海中产阶级精致的生活方式与优雅的趣味,以适应目前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的话语建立与扩张的需要。"上海怀旧"的散文作品与商业领域的"上海怀旧"相辅相成,共同引导和推动了中产阶级以及怀有中产阶级身份向往的人对于"上海怀旧"的消费。而"上海怀旧"作家们只关注旧上海历史最浮华的表面——极其物化的一面,正说明了这"物化的""消费主义的""充满中产阶级趣味的"的一切,是符合他们的"理想"的,是他们"上海怀旧"的真正的表达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