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南北朝时期,儒学独尊的一元文化格局崩坏,文化发展呈多元趋势;在划江而治的南北对峙的政治环境下,南北文化出现历史性的地域分流。佛教文化分为南统与北统,南北大异其趣,风骚各领。 一、南统与北统佛教之异趣 南北朝之佛教因为南北各自旨趣相殊而有南统与北统之分及“南义”与“北禅”之别。就整体风格而言,南统佛学偏尚义理,极富名理性格,讲经说法风行,以玄思拔俗为高;北统佛学崇尚实行,富于践履品格,禅风鼎  相似文献   
2.
清初儒臣张伯行不仅以学术与事功之双美彪炳史册,更以“天下清官第一”而饮誉其时。他一生为官政声显赫,经世事功颇可称述。撮其要者厥在如下诸端:治理水患、赈济灾民,以救民于水火;惩治贪污、革除弊政,汲汲于政治新风之营建;兴办书院、刊刻儒书,以兴起教化,移风易俗。对于清初地方社会秩序重建甚至“康乾盛世”的到来,可谓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3.
明清易代与明遗民的心理氛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公元1644年,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代。诚如郭沫若所言:“甲申年总不失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年。”中国历史在这里发生巨大转捩,中华学术文化在这里出现深刻变迁。民族兴亡、家园盛衰、人生哀乐、文化嬗变,于这一年聚成焦点;两大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四种势力——明朝、清朝、李自成和张献忠,构成这一年历史的变幻纷纭。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之际,承汉末经学虚伪矫饰端绪,文化思想领域“儒学独尊”一统天下格局崩坏,魏晋风流,士风激荡,士大夫们开始了文化精神的重构。处于儒学式微、老庄方滋文化氛围下的曹魏西晋士大夫,由于深受儒风濡染,更由于文化传统的巨大惯性,儒学观念已固化为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故而,其时文化精神的重构不免陷于儒道双栖的两难之境,体现出傍徨不定的矛盾性。永嘉乱后,南北对峙,文化分途。北朝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儒学趋盛,东  相似文献   
5.
孔定芳 《历史档案》2006,(2):44-54,71
在明清易代、异质的满汉文化剧烈冲突的历史背景下,衍生出一个独特的士群。他们或徜徉江湖,啸傲山林;或卜居土穴,柴门自封;或潜迹伽蓝,逃于方外。他们就是怀亡国之痛,抱禾黍之戚,逐世而无闷,困厄穷饿而不悔,守死不贰的明遗民。明清易代之于明遗民不仅意味着民族政权的移易,更意  相似文献   
6.
在经历了“天崩地解”的明清易代的清初,深刻影响和制约当时社会秩序重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为明朝孤臣孽子的明遣民。行为上,他们初则进行武装抗争以保“治统”,继而进行文化抗争以保“道统”;态度上,他们初则悲愤激切,继而徘徊、分化,终而妥协蜕变。但是,就整体而言,明遗民大多心怀“后王理想”和“恢复期待”,至死不渝。武装抗清失败后,他们或者以“后王”为期待,潜心于著述;或者深信“中华无不复之日”,蓄养以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