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eb2.0时代,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快、渠道广,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存在的利与弊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新媒体环境下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新对策和新要求,使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在现有的媒介环境下向更客观、更平衡、更有效的方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角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凭借其双向、互动、海量存储、及时检索等技术特性,在传播机制上迥异于传统媒体。本文以汶川地震灾难事件报道为例,阐述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满足受众需求、两种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突破等观点,最后指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媒介融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兰海  张钰  魏东 《青年记者》2020,(11):53-53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发布主体的多元化带来了传播格局的变化,社交媒体以即时性和互动性优势成为公众在热点突发事件发生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传统媒体的主体地位和报道范式面临挑战.由于突发性事件具有无先兆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各路媒体急于发声,传统媒体容易出现失实报道等不专业现象,使公信力受到重创.  相似文献   

4.
张新阳 《传媒》2018,(2):71-73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存而立,要实现传统媒体自身影响力的提升,就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形成与新媒体的联动报道,以联动促进转型.为此,需要培养全媒体人才,创新报道形式,注重内容运营,打造"中央厨房",推动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向飒 《出版广角》2012,(8):66-67
媒介融合时代,期刊通过不同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相互借用,实现媒介功能重新组合和媒介资源重新配置是期刊品牌发展的必然方向。期刊品牌影响力的网络化延伸就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互联网、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对接,通过采用新媒介出版策略、整合资源营销策略、自主网站形象策略,个性增值服务策略、宣传策划推广策略等,不断探索传统期刊原创内容优势和新媒体数字化传播优势的结合,推进期刊品牌影响力的网络延伸。  相似文献   

6.
王倩  唐梓然 《视听》2018,(6):106-109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才刚开始,任何一方都在前行中谋发展。传统媒体可以借鉴新媒体迅捷的传播速度来提高收益,新媒体可以借助传统媒体提升自身公信力,增加品牌知名度;新媒体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内容多的优势,传统媒体则有深厚的根基、技术娴熟的专业人员以及雄厚的资源。二者相结合的传播环境才是当下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媒介环境,1+1>2的关系才能造就"互联网+广电"应有的传媒生态。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传统媒体面临传播方式和制作方式的巨大冲击。在新闻编辑中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更好地创新编辑手段,拓宽传播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整合资源,提前策划,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将进一步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新时期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新优势。  相似文献   

8.
此次昆山事件中,最早发布信息的几乎全都来自新媒体。对突发性灾难事故的报道,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注意到全媒体的联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媒体格局正发生演变,新媒体逐渐出现并在媒体格局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对传统媒体产生冲击。但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传统媒体在筛选信息、报道深度、官方代表性上的优势使其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媒体应对上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谷桂林 《青年记者》2008,(10):77-78
媒介融合的内核就是媒介之间相互借鉴对方的传播方式,丰富媒介形态,拓宽信息传播的渠道,旨在整合传播技术和功能,进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台借助新媒体建立广播网,拓展报道方式和丰富节目样态,克服了广播媒介的传播局限性,实现了传播功能的延伸。在2008年的雪灾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广播网,紧紧围绕大局,共享新闻资源,这种“台网一体”的媒介运作模式在报道突发事件中发挥着多层次的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1.
徐宏 《新闻世界》2014,(2):85-86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传播特性,解读了新媒体优势,以现今国内广播媒体利用新媒体实现持续发展的实例,探讨了在新形势下,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如何利用新媒体实现媒介融合,提升自身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出现了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传播快、互动多、影响广,很快便以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影响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文化生活,而相对于新媒体,传统媒体也具有权威性强、可信度高、稳定准确等固有长处。分析当下形势,我们能够得出,新旧媒体不会互相取代,而是会在竞争中彼此融合、完善自身,实现对信息的联动报道。而新旧媒体的不断完善和联动报道,最终将实现整个媒体素质的提高,更好地服务于信息化社会,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舆论环境更加健康和谐。  相似文献   

13.
重大主题报道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具有社会动员和主动协同的功能,可以提高宣传影响力和助力社会治理。融媒体时代下,重大主题报道有必要加强媒体联动,充分发挥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优势,使重大主题报道“更鲜、更活”。本文主要介绍重大主题报道和融媒体时代下媒体联动报道的必要性,并结合国内新闻报道实践提出重大主题报道中媒体联动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改变了传媒生态。受众对于媒介的使用更趋多元与个性化,媒介融合被提上日程。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中央提出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视听新媒体的深层融合,借助广电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视听新媒体的综合实力,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传统广播积极进军新媒体领域,拓展传播渠道,谋求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张静  李静 《现代视听》2012,(5):64-67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媒介生存结构、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都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广播、电视、互联网三大有声媒体的报道特点,探讨广播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表达方式与角度。  相似文献   

16.
谢喆 《中国广播》2014,(3):78-80
本文以“海娜号”事件为案例,分析了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和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表现出的各自优势与不足,以及彼此间的交互影响,提出如何通过明确不同属性媒体的角色定位,整合不同的媒体资源,来提升突发事件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7.
所谓突发事件,指突如其来、不期而至的事件.这类事件往往能产生很强的轰动效应,因而被新闻媒体高度关注,进行强势报道.但谈到报纸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无法回避地要考虑资讯传播迅捷的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本文就突发事件发生当日报纸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扬长避短、扩大影响,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薇 《东南传播》2013,(7):120-122
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如其来和不可预知,极易引发公众的信息饥渴,因此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往往成为媒体纷争的战场,一方面可以先声夺人,迅速扩大媒体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检验并展示媒体的综合实力。然而,在资讯渠道五花八门、传播网络四通八达的新媒体时代,特别是随着自媒体的崛起,个人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社交网络、手机等自媒体,迅速进行信息传递。从2008年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开始,新媒体传播对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就逐步产生着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原先曾经拥有直播利器的电视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也呈现优势不复存在的尴尬局面。以"5.20"福州五一路楼房倒塌的报道为例,通过对不同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的分析,思考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如何更好地进行突发事件报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业务融合为论题,主要探讨了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以及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优缺点,明确了新媒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交互性强、发布渠道多样等优势;同时阐释了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遇到的生存困境;最后论述了媒介融合的策略,阐明了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事业不断持续繁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发展是目前我国媒体发展中的重要现象,而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的冲击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也是其必须思考的问题。新媒体尽管在技术和平台上占据一定优势,但是在内容上仍然需要借助传统媒体来实现自己的扩展;而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也不应该迷失自我,应该准确抓住机遇,借助新媒体的信息优势和平台优势来实现自我内容的扩展和品牌影响力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