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今年2月8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人民论坛”栏目中,刊登了一篇钟怀撰写的《用字混乱不是小事》的文章。此文用实例叙述了用字混乱的坏处和正确使用文字的好处,同时呼吁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我连读几遍后,觉  相似文献   

2.
如今,语言生态实在令人忧虑,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生前用8个字形容:语言失范,逻辑混乱.他躺在病榻上,对前来探望的《咬文嚼字》主编说: "(现在是)社会语言文字全面混乱时期,字也错,词也错,语法也不通,文风也有问题."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胡乔木,生前专门为当时十分流行的"最好水平"一词写过一篇短文,对社会语言混乱表示忧虑.他在文中指出: "在每天的广播里,差不多都在‘创造’着最好水平,每听到一次,我就不免难受,不免为我们语言的前途担心."水平有高下之分,无好坏之称.  相似文献   

3.
语言混乱贻害子孙●李裕德这种语言混乱现象的继续存在,在政治上是对于人民利益的损害,对于祖国的语言也是一种不可容忍的破坏。———摘自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语言文字进入了一...  相似文献   

4.
教辅读物质量不高的问题不是始于今日,社会各界对一些出版物品位低下、差错充斥、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的现象十分关注,尤其是教辅读物类图书,已经到了非下大力气治理不可的程度,新闻出版总署已连续三年抽查这类图书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诗的语言是一种更为有秩序的明晰的属于男性的语言,而词则是比较混乱和破碎的一种属于女性的语言。词体这一文类具有"双性"之美。  相似文献   

6.
教辅读物质量不高的问题不是始于今日,社会各界对一些出版物品位低下、差错充斥、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的现象十分关注,尤其是教辅读物类图书,已经到了非下大力气治理不可的程度,新闻出版总署已连续三年抽查这类图书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7.
因为乱用“罄竹难书”这一成语而闹出了笑话,由于没有弄清“令尊”“家父”这些称呼的用法而导致混乱……针对当前在语言应用上频频出现的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现象,中国逻辑学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中国文化报社等8家单位5月25日正式发起“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为全国公开出版的中文报刊“挑错”。  相似文献   

8.
汉语人名凝聚了汉语语言和文化特征,这些特征应该在汉语人名的翻译中尽可能地得到保留,然而在翻译实践中汉语人名英译状态却非常混乱.造成这些混乱的原因既有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误解,也有我们在向外推广自身文化时的不自信.编辑实践中应重视汉语人名英译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梳理和探讨汉语人名英译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意义重大史锡尧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能设想,一个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人们说话、写文章,语言一片混乱。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社会便会崩溃,正确使用祖国语言,可以很好地发挥语言的交...  相似文献   

10.
张立勤 《青年记者》2007,(17):15-16
美国电子出版预言家罗杰·菲德勒曾将人类传播体系的媒介形态大变化划分为三阶段:第一次是口头语言的兴起促使早期广播领域的出现;第二次是书面语言的产生催化了印刷时代的到来,报纸由此诞生;第三次是电在传播中的应用和数字语言的出现,使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化和扩展以惊人的速率在加速。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期刊要认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通过例证,对图书馆学期刊在语言方面存在的混乱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图书馆学期刊中的语病即文理不通也屡见不鲜。对此,希望引起图书馆学期刊编辑们乃至图书馆工作者们注意,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相似文献   

12.
语义词典在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占有相当关键的位置.利用聚类方法自动初步构造词典可以克服人工构造的主观缺陷,但对聚类后的结果比较难于评价.本文借鉴语言模型中的词混乱度概念对已经构建的语义词典进行自动评价,并计算比较SOM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和不同输出网格的混乱度值;最后,与人工主观评价标准相比较,验证了混乱度方法对语义词典的评价与人工主观评价一致性;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利用混乱度在真实语料库上对初建语义词典评价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
面对词语运用的混乱现象,《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发表了《正确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其后(1955年10月26日)又发表了《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但时至今日,书报刊物文章大有违反汉语汉字舛谬混乱之势。无怪乎美国加州大学华裔教授曾志朗先生曾撰文发出警号:“一个不尊重自己语言的文化必然走向死亡。”现就词语运用中理当力戒的劣化现象略陈管见,冀能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4.
语言规范化的重大社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语言规范化是一个民族在政治上高度统一,经济上迅速发展,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的必然要求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语言规范化是有意识地提倡和推广多数人认可的语言规范,消除妨碍语言发挥正常的交际功能的不规范现象和混乱现象,从而促进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语言规范化涉及到语音、语法、语汇和文字各个方面,涉及到书面语,也涉及到口语。语言规范化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惠东 《青年记者》2009,(14):27-27
近年来,我国报刊媒体文字编校质量下滑现象比较明显,语言失范、语句不畅、逻辑混乱、文理不通、违背常识的差错司空见惯,致使读者对于报刊版面字里行间出现的差错近乎麻木。  相似文献   

16.
主题词标引问题探讨—兼与朱芊先生商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论述了检索语言概念,对其所属类型进行归纳、划分,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对主题词的主要类型-叙词和关键词的定义和CNMARC标引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澄清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某些检索语言的术语、用法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17.
新闻标题中的逻辑关系混乱产生歧义 为了精练,新闻标题须利用语言的逻辑来表现语意的承接、转换,在表意复杂的复合型标题中更为如此。制作复合型标题时,既要用逻辑使主题和辅题相对独立,分层表意,又要用逻辑使它们形成恰当的逻辑关系,成为有机的整体,准确表意。如果处理不当,辅题与主题的逻辑关系就会出现混乱,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语言是世界上最科学的语言。构成数学语言的每一个数学符号,都有其准确而固定的意义。我们在表述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时,要使用大量的数学符号。任何一个符号运用不当,都会引起混乱,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言而喻,正确地使用数学符号,是每一个编辑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9.
陈芝欣 《视听》2022,(3):102-105
佛罗莱恩·泽勒的电影处女作《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用影像语言还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主观世界,再现混乱的时空,带领观众体验生命秩序崩溃后的混乱和未知.影片利用密闭环境的宏观相似性与室内陈设的微观混淆性,将空间营造出扭曲感,并通过狭长的走廊和紧闭的门来表现电影中空间意向的象征隐喻作用,最后通过空间维度的叙事来塑造主人公安东尼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报刊媒体文字编校质量下滑现象比较明显,语言失范、语句不畅、逻辑混乱、文理不通、违背常识的差错司空见惯,致使读者对于报刊版面字里行间出现的差错近乎麻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