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风热线》作为一档民生服务类栏目,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传统的以广播为主要制播平台的节目形式在新媒体形势下渐趋式微。电视和网络作为视听合一的媒体,弥补了广播耳听为"虚"的缺陷,使大众媒体在合流模式的形态下"虚实"结合。  相似文献   

2.
媒体英语视听说课程是从西方国家主流媒体节目或影视片断中精选出语言语境贴近学生的视频材料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门新课。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媒体英语视听说这门新兴课程提出了合理的课程设计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尽管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教育视听节目在普及大众教育中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引用了控制论的思想,就如何提高教育视听节目的质量开展论述,建立了教育视听节目的可观察变量和可控制变量体系。  相似文献   

4.
建立教育视听节目的可观察变量和可控制变量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教育视听节目在普及大众教育中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引用了控制论的思想,就如何提高教育视听节目的质量开展论述,建立了教育视听节目的可观察变量和可控制变量体系。  相似文献   

5.
郴州公交移动电视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它扩展了郴州媒体的竞争空间,带来了更多的商机。郴州公交移动电视在节目编排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节目耗时长、更新慢;以广告为主,缺乏新闻和娱乐类节目;节目类型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公信力等。在探讨上述问题的同时,提出了淡化商业意识,提升媒体公信力;走制播分离之路,提高节目原创性和丰富节目类型,强化互动等解决方案,以期有利于郴州公交移动电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台电视媒体已经到了网络化生存的关键节点,如何在融媒体生态中重构优势发展的电视节目迫在眼前。民生节目和网络化民生服务是城市台着力的核心产品,通过有效的民生服务,发展用户占领舆论阵地,抛开传统电视中心逻辑打造有实力的网络平台,提升全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当前城市电视媒体面对的转型发展机遇。城市台通过制播电视民生节目和互联网民生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贴近、贴切、贴心的服务活动,一定能黏住用户再获发展。  相似文献   

7.
浙江卫视《中国新歌声》制播分离模式的成功运用,无疑为广电行业的制播体制改革带来了希望和自信。节目成功探索了制播分离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并且从公共性和社会效益两方面为基础,通过高质量的节目以及制作播出平台的合作,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使得节目口碑和收视率双赢。  相似文献   

8.
《大海热线》是辽宁广播电视台于2006年创办的一档民生节目。在新一轮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浪潮中,《大海热线》作为辽宁广播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的排头兵,进行了积极的制播分离探索。在实践中,栏目尝到了制播分离的"梨子滋味":"散养"带来活力,"独立"带来担当,机制焕发斗志。同时,通过实践,也认识到"内部制播分离"制度在用人机制、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制约制播分离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弊端。  相似文献   

9.
当今在网络上风行的网络视频,并不仅仅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或专业机构制作的“视听节目”.凡是活动影像、图片的动态整合再创作、动画等,都有它的新闻性、教育性和趣味性、均可以作为互联网上快速而广泛传播的网络视频.各种类型的网络课程、网络视频新闻、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已经形成规模化效应.网络已经作为主流媒体之一,成为广大民众汲取知识、了解国家大事和国计民生的主要平台,在高科技迅速发达的今天,网络媒体的传播、表现形式、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网络化传播愈加迅速,并且呈现出分众化、多样化、网络化、社会化、地域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网络视频信息传播学特征的基础上,对网络视频信息的传播学影响和分众化传播效应进行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背景下,影响力和传播力降低的我国城市广播电视台,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进程中,仍存在体制改革步履维艰、新旧动能转换难以下手、新媒体建设难见收效等困境,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以视听新媒体为主驱动力,建立融合型组织架构,实现群内媒体的互联互通;与新兴商业媒体合作,拓展主流媒体传播空间,实现主流信息的最广泛传播,建成融合发展的城市权威媒体。  相似文献   

11.
正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自10月1日起,全国各网络广播电视台、重点视听节目网站将联合展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的38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原创网络视听节目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中小电视台电视节目的制播现状,详细介绍了以FC-以太网为基础的双网结构的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网络目标、技术基础、系统组成、系统功能及系统特点,该系统可实现广播级视音频采集、节目非线性编辑、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网络播出.  相似文献   

13.
李嘉 《承德师专学报》2004,24(4):127-128
在对实践总结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制播分离对电视业生存的意义.指出中国内地电视节目制播制度改革虽然达到了一定水平,但同时在政策层面、资金吸纳、采访权限、制作公司资质、节目评估机制以及内容类型等方面存在不少影响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分析制播分离究竟是方向还是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14.
《四川非遗100》系列短视频(第一季)节目一经推出,多达一亿的观众收看,并于2021年末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表彰,评选为2021年优秀网络视听节目。节目的闪光之处在于,突破了电视台单一的纪录片呈现与电视传播模式,转向在内容上的叙事创新,聚焦于双重主体与短视频镜头迭代。在渠道上多方面整合,将电视与新媒体共同连接起来宣传节目。在现实价值上,推动了电视、非遗、受众三者长远发展。节目的传播实践与现实价值,成就自身的同时也成了四川非遗与广电媒体转型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积极稳妥地实现制播分离,是摆在广电媒体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推进制播分离意味着要突破传统的樊篱,挣脱传统机制与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推进制播分离的过程中,谁能掌握丰富的内容产品和强势的内容品牌,谁就能延续或拥有自己的媒体优势。  相似文献   

16.
1986年是我国广播的一个转折点。由于受到电视的冲击,广播的受众急剧下降。广播开始寻找新的出路。这一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它动摇了人民台模式,以平视甚至仰视受众的观念、低成本的经营方式进行运作,它使广播退出了主流媒体。这种模式被称为“珠江模式”,全国各地方台基本采用这种模式进行运作。中央一套于1987年推出的新的节目表,走的是精办节目的路,并试探性地进行节目创新。之后,中央一套改为中国之声。中国之声坚守主流媒体的地位,但在珠江模式的影响下,它不免在一些具体节目上出现了在主流和非主流媒体运作方法之间摇摆。交通广播虽然采用非主流媒体运作方法,却能吸引主流受众。但这种模式目前还很难用在其他大众化类型广播上。小众化类型广播和网络广播现在还未形成气候,但早晚会普及的,其广播面貌将有新的变化。我国大陆广播模式出现了多样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学家罗伯特·加涅把课堂中各种教育设备的应用看成是学习情景中刺激学习者的组成部分。这类教师用来直接或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情感的任何一种手段、设备均可称为教育技术媒体或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分类的方法很多,我们权且按照传递信息通道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的不同划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三大类。现将适应小学数学教学的媒体传递信息的特征与教学特性列表比较如下:特性媒体挂图模型(实物)录音幻灯投影电影闭路电视(广播)录像系统CAICDInternel网络感觉渠道视视听视视视听视听视听视听听视听信息特征调节…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国内教育电视的发展现状,对比境外电视媒体的成功经验,探讨在专业频道竞争日趋激烈、制播分离将改变传统媒体生存的情况下,国内教育电视如何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9.
秦琦 《华章》2010,(24)
在我国电视业"网台分离"顺利完成之后,普通受众可以收看的电视节目套数将呈几何级数上升,必然给电视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激烈竞争.电视台随着经营压力的增加,节目竞争的激烈程度增加,对于优秀节目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电视台现有的资源不足以满足对节目的需求.电视台采用外包、委托制作、购买、交换等方式从社会制片公司获得更为专业、成本更低的节目,对于电视台而言是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制播分离"成为业内日益认可的趋势.随着电视台节目需求的增加,为社会制片公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领域更宽的市场前景."制播分离"已经成为加快中国电视产业化进程的一项必然选择.纵观国内制播改革进行得较顺利的电视台,几乎都是在一个全新搭建的基础上进行的,即新成立的人员班子和试验性质的内部机制.而这些制播改革探索中,又分"制作"的利益关系是在台内或集团内分化,还是彻底分离到社会市场中两条路走.  相似文献   

20.
“视听教材编制培训包”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日本放送协会(NHK)联合制作的一套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培训教材。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从事广播电视教育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和节目制作人员。 该项目经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历时近二年的时间,于1989年7月在北京通过验收。编写制作“视听教材编制培训包”旨在总结广播电视大学视听教材编写制作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利用广播电视进行远距离教育的教学规律,提高视听教材的编制水平。目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开始试用“视听教材编制培训包”对各级电大的部分教师和节目制作人员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