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林丽  李双飞 《上海教育》2009,(20):44-44
为了实现不让一个孩子在学业上掉队的目标,美国各州为有重大认知障碍的学生设计了替代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奥巴马政府修订NCLB法看美国教育均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3月以来,奥巴马政府着手修订《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提出了一系列均衡发展美国教育的措施。这些措施既源自美国民众对教育均衡发展始终如一的追求,是美国政府因势利导的政策选择,又源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没有完成既定目标,各州教育标准低下,教育差距在拉大,以及美国民主党的教育理念等。因此,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应该有切实可行的目标,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先实施关键措施,缩减贫困地区学校班额,并为均衡发展教育提供持续的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3.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目的在于确保所有的孩子在阅读和数学方面都能够达到具有挑战性的标准,缩短由于种族和社会阶级差别所引起的学业成就差距。这表明整个国家必须确保每一个孩子的上学机会,确保每一个孩子取得满意的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4.
为了及时免除中小学教育法规中的某些障碍性规定,释放教育发展活力,美国于2011年开始实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州弃权政策。该政策以积极支持各州灵活地解除障碍所长来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束缚性所短,同时也为国会出台新的美国中小学教育法做前期准备。这一措施将在美国整个中小学教育法发展历程中扮演承前启后的角色。因此,深入分析该政策的出台原因、原则审核、影响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目的在于确保所有的孩子在阅读和数学方面都能够达到具有挑战性的标准,缩短由于种族和社会阶级差别所引起的学业成就差距。这表明整个国家必须确保每一个孩子的上学机会,确保每一个孩子取得满意的学业成就。相关分析专家指出,如果这一《法案》在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美国联邦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政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提出给予家长更多择校权、鼓励特许学校和绩效责任制,旨在消除各民族学生群体间的学业成就差距。《改革蓝图》是对《初等教育法》的再授权,该计划制定了"多元互动"的教育共同参与机制、灵活的经费保证体系和奖励机制、严格清晰的评价机制及少数民族学校教师选拔和任用机制等措施。以上政策均体现了公平与全纳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王伟 《现代教学》2012,(Z2):125
自从审议通过《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以来,美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着一场变革。该法案以实施"绩效责任"来改进学生的学习成果。绩效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学生英语、数学两科的测验分数达到熟练程度的比例、高中生毕业率,以及适任教师的比例。基于这个法案,美国各州又制订出了自己州的评价指标,在加州,对公立中小学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学业表现指数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美国公立学校能够使不同阶层的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智力和人格教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提出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强调儿童早期充分、全面的身心和智力教育将为他们日后的全面发展和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和在职培训一向较受重视,在历次教育改革中多有涉及。美国各州在执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障碍者教育法》时,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和在职培训方面的具体做法既有共同之处,又略有差异,其中不乏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签署名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法令。"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第一次以立法形式出现了。它旨在提高所有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缩小或消灭劣势群体(如贫困学生)和非劣势群体学生间学业成绩差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育》2006,(10):55-55
美国联邦政府近日表示,大多数州没有达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要求。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要求到2014年,所有美国学生应达到必备的阅读和数学能力。为实现目标,该法案规定各州要对学生进行统一考试,从而提高师资水平。然而实施过程中,联邦教育部发现没有一个州的教师水平完全符合要求,且仅有10个州的考试制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育法中,《残疾人教育法》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是对美国公立学校产生影响最大的两个法案。《残疾人教育法》最基本的规定就是所有残障儿童必须接受免费的、恰当的公共教育,明确提出了学校对待该法所包括的每一个儿童时必须遵守的六条基本要求,对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核心要求是每个州都必须为所有的学生建立年度充分发展目标,由于其实施条件不具备而实际上难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是美国最具权威性的全国性的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项目.作为一个考试系统,该评估的结构由考试主体、考试客体和考试中介三要素构成,并且按照教育研究的程序运行.自《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出台后,该评估除了评价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个功能之外,又增加了协助教育问责的基本功能,并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马传国 《现代教育科学》2009,(4):137-137,136
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提出的背景 怀让一个孩子掉队注》(no child left behind act)是美国前总统乔冶·布什上台伊始,提出的旨在提高全美中小学教育质量,缩小不同背景、种族儿童学业差距的一项教育改革法案。NCLB法案的出台还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上世纪90年代经济扩张时期,全球经济出现了新的、巨大的挑战,这要求美国的劳动力和与之相关的美国工商业界要作出新的调整。在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和新世纪美国经济保持进步的过程中,教育无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校进行资助,提高学业标准和办学条件对美国的未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自2002年出台至今,对美国各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北卡罗来纳州通过发挥州援助小组的职能,明确社区教育委员会的责任,提供资金援助,构筑吸引并保留高质量教师的软环境等措施,积极推进该州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美国政府十分理解有效教师的重要性。《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颁布之后,美国各州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或修订已有法律或颁布新的规章,对教师评价制度以及相关制度进行改革。美国各州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策略主要表现如下:(1)重新界定教学质量;(2)教师评价政策的焦点在于提高教学实践;(3)教师评价制度融入学生学习结果;(4)建立教师专业责任制;(5)培训评价人员;(6)拓宽评价设计的参与力度。  相似文献   

17.
朱泰 《教师博览》2014,(9):40-41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在美国也有类似的解释.美国教育的一个问题是,富有家庭的孩子与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业成绩相差大,另外,种族差异也在学业中有一定体现. 几乎每一位美国总统都会在教育方面做一些改变。2002年1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签署了一项《有教无类法案》的联邦法律,简称为NCLB。该法案更通俗的名字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顾名思义,该法案的目的是保证所有的孩子在阅读和数学方面都能够达到一定标准,缩短因种族和社会阶级差别所引起的学业成就差距。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教育质量,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加强学业标准体系与测评系统的建设,并依据测评结果进行学业问责。在经历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将教育问责推向改革顶峰后,美国基础教育学业问责制度趋于完善,其固有的构成要素与措施逐渐明晰,从实施流程上可划分为渐趋统一的学业标准体系、完备多元的测评系统、全面规范的报告制度以及责任共担的奖惩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家的未来在教育,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其任务就是为每个儿童将来的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美国联邦教育部于2007年5月颁布了《战略规划(2007-2012年)》(以下简称《规划》),目的是通过全面贯彻执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确保教育机会平等,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孩子掉队了吗?——NCLB实施以来的学生成绩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教育进展评估"的数据显示,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实施的几年里,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了,少数族裔、贫困学生、残障学生、英语水平有限学生的学业差距缩小了.尽管有人质疑这是否完全归功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也有人认为这一成效是以牺牲其他学科教学为代价的,但基础课成绩的普遍进步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