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栏目主持:晓晔   目前,减负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成为出版界尤其是教育出版社 (以下简称教育社 )的一个热门话题和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减负对负有中小学教材、教学参考书、教辅读物出版专业分工的教育社影响巨大,对教育社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是一次绝好的机遇。教育社应该善于利用减负这个契机,作好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进行一次全新的二次创业。   一、减负给教育社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长期以来,教育社出版了大量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材教辅,形成了对教材教辅的严重依赖。减负通知规定,任何部门…  相似文献   

2.
放开之后的教材、教辅,成为全国各级出版社的共同蛋糕,谁都有权切去一块;全国各省、自治区也相继成了“两教”的共同市场,谁都有权拿着自己的产品,到这个共同市场中寻找销售的对象。这就是现在正在看到的和将来还在持续的所谓教材、教辅竞争白热化的现状。虽然这块市场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但其中的很多做法、规定已预示着向市场化转型的趋势,如垄断格局的消解或淡化,折扣战的一再拼杀,教材编写的立  相似文献   

3.
易武 《出版参考》2011,(12):2-3
纵观当下的教辅市场,特别是系统之外的教辅市场,稍微有点名气的教辅图书,其背后都有民营教辅公司的影子。教育类出版社借鉴、学习完全市场化的优秀民营教辅公司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做大做强教育社教辅事业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下面,笔者就近期调研武汉小熊图书公司、山东金榜苑及平日所了解的优秀民营教辅公司的情况,不揣浅陋,稍作分析,以期对教育社教辅图书出版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2002年春,湖北辞书出版社开发一套教材教辅——中小学《寒暑假作业》和《课外作业》,以5.0折以下直接向外发货,抢下3000万码洋的市场;湖北教育出版社、湖北少儿出版社为了保住市场,也一同向教育厅书刊发行社让利,降低发行折扣,由此引发了本已战事不断的教材教辅市场的惨烈竞争。这种竞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材教辅出版权的竞争。我国原先对教材教辅的出版,是由政府划定出版范围,一般由教育社和少儿社出版。但有些零碎的、比较市场化的品种则被二渠道和一些主管部门管理不到的、不顾专  相似文献   

5.
地方教育社:刻意品牌,淡化教辅 书市期间,各地方的教育社在推出重点书方面不约而同地避免过分渲染教辅色彩,而是强调自己在一般图书领域中品牌形象。经过前几年的积累,各地方教育社的资本实力很强,现在又都处于转型期,因此拓展选题资源,树立自身形象便成为重中之重。在构建品牌过程中,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  相似文献   

6.
2000年有两个日子——1月7日、12月7日,对出版界尤其是靠教材教辅过日子的社来说是“黑色”的。一次是“减负”令,大批的教材教辅被削减;一次是限制教材利润率,由原先的平均20~15%,降到9%。两次都使教育出版社以及拥有教材、教辅的社伤筋动骨。教育社在跨入新千年之际,多少缺少了昂首阔步的心气和心情,社长、总编们乃至一般编辑、职工真正开始为前途、生计担忧了。  相似文献   

7.
教材发行这块“奶酪”,一直为新华书店所独享,据了解,全国新华书店7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教材发行。可观的发行量、稳定的利润源,使教材成为新华书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  相似文献   

8.
教材发行这块"奶酪",一直为新华书店所独享。据了解,全国新华书店7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教材发行。可观的发行量、稳定的利润源,使教材成为新华书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  相似文献   

9.
教材教辅图书非法出版经营的症结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材教辅图书作为学生的必备或常备学习用书,在出版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出版社、印刷企业及各渠道发行部门、个体经营者均以此作为主打产品,作为主要的创造经济效益的经营内容。而与此同时,各种盗版盗印等违法违规经营活动也随之而来,而且愈演愈烈,致使非法教材教辅图书大量充斥校园,成为“扫黄”“打非”中最为棘手的顽疾。教材教辅图书的非法出版不仅侵害了广大学生的利益,而且使正规经营的出版社面临极不公平的市场竞争,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根据笔者检查和调研了解的情况,试从教材教辅图书非法出版经营特征及…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一纲多本,国家、单位、个人都可以编教材,选用教材的权力下放到基层,降低学业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使得课本出版、发行将发生很大变化。教育出版社长期赖以生存的教辅读物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将使教育社的经济基础受到冲击。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包括一些学校都各自为政,乱编滥印或引进各种质量不高的学生用书,致使一些出版社质量较高的学生用书到不了学生手中;再加上非法出版活动的黑手伸向教材教辅读物,形成了印刷发行网络,大量滥印教辅读物,不仅影响了教育出版社的征订数和利润,…  相似文献   

11.
曾在教辅出版领域轰轰烈烈出尽风头的出版社,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已经很少在这个领域继续作为了.民营文化公司则悄悄成为了这块市场的霸主.为何出版社在与民营书业在教辅图书市场的竞争过程步步退守呢?业内的部分领导、管理者大都归咎于客观原因,比如出版社的体制等.  相似文献   

12.
教材教辅图书作为学生的必备或常备学习用书,在出版领域和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出版社、印刷企业及各渠道发行部门、个体经营者均以此作为主打产品,作为主要创造经济效益的经营内容倍加重视。而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盗版盗印等违法违规经营活动也随之而来,而且愈演愈烈,致使非法教材教辅图书大量充斥校园,成为“扫黄”“打非”中最为棘手的顽疾。教材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出版业是教育的相关产业,与教育事业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教育出版社,多年来更是以教育系统为主要市场,以教育政策为经营环境.换句话说,教育出版社吃的是教育饭,其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育的大环境决定的.所以,它对教育系统有着极强的依赖性.而随着教育"减负"和教材改革出现的教材一纲多本的新局面,给教育社教辅图书的出版带来了新的难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陈远 《出版参考》2009,(20):12-13
2004年以来,国内关于教材教辅的纠纷案件数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教材教辅纠纷案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对教材教辅著作权利归属的纠纷,一类为教辅侵犯教材著作权利的纠纷。影响最大、诉讼范围最广的当属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对诸多教辅类出版社、学习机生产企业的批量诉讼案件。教辅类出版社惊呼:如果教材出版社联合起来对教辅出版机构宣战,这将是未来教辅市场最大的变局。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以来,国内关于教材教辅的纠纷案件数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教材教辅纠纷案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对教材教辅著作权利归属的纠纷,一类为教辅侵犯教材著作权利的纠纷.影响最大、诉讼范围最广的当属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对诸多教辅类出版社、学习机生产企业的批量诉讼案件.教辅类出版社惊呼:如果教材出版社联合起来对教辅出版机构宣战,这将是未来教辅市场最大的变局.  相似文献   

16.
新华书店参与图书、教辅教材采购招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图书、教辅教材采购招标在国内已经展开,杭州、上海、桂林、昆明、玉溪、新疆、深圳、东莞、顺德等地先后举行过图书、教辅竞标活动。国家去年在福建、安徽、重庆三省市教材招标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后,今年即将在全国全面展开教材采购工作。今后图书、教辅教材采购招标势必成为潮流,这是市场走向成熟和规范的重要标志,新华书店将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7.
李淑娟 《新闻传播》2023,(23):55-57
教材是教育的主要载体,而教辅是教材的补充。我国中小学教辅市场有庞大的消费人群,使得中小学教辅出版出现了规模化、系列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规模效益。但中小学教辅的出版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质量问题,缺乏创新性,缺乏品牌意识、营销意识,等等。这对中小学教辅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中小学教辅编辑更应具备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营销意识。  相似文献   

18.
民营书业作为一支出版行业的新兴力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支新兴出版生产力。由于中国巨大的教辅市场的存在,民营书业早就开始关注并进入教辅市场,以其灵活的经营策略,占据着中国绝大部分的教辅市场,涌现出了如山东海澜天韵、天利公司等大型民营书业。资料显示,在2009年国内图书市场上,除教材由国有出版社专营外,在其余品种里,民营书企占据了50%至80%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9.
何丽 《青年记者》2006,(24):32-33
现在的教辅类报纸的市场特点可以用竞争激烈、高速增长来概括。这一形势的出现,与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材一纲多本的实施有着直接关系。教辅类报纸本身具有出版周期短、同步辅导的特性。当教材的使用出现“革命性”变化后,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各家教辅类报社也都在自身原有  相似文献   

20.
走进新华书店,五花八门的教材教辅犹如过江之鲫,摆放在书店的显著位置,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在这种类繁多、同类重复严重的教材教辅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要想使自己出版社的教材教辅脱颖而出,赢得读者群,成为生命力长久的经典图书,更多地挤上书店的书架,就必须在新的选题运作之初做好市场分析,找出已有图书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了解市场占有情况,明确新选题的特色在何处,市场运作的过人之处在哪里,新意如何等。换言之,出版社必须择用正确的策划与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