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空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概念,指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作品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作文的“空白”是指在写作中未明确或说明的部分和暗示的内容。作文教学的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将“空白”手法运用于科学教学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发散学生的想象,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亦应讲究空白艺术。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教学中的“空白”艺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受,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时空。本文从课前导学中、内容设计上、语言品读上给学生留下“空白”入手,浅析了“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3.
空白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使创作的艺术品形神兼备、虚实相映,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中学语教材的课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内容精彩丰富,语言含蓄凝练,而且作独具匠心地为读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成为本中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亮点”。在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本中的艺术空白,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化虚为实,去探索求知。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特别讲究章法,留白便是一绝。留下空白,让人浮想,叫人回味。艺术间的规律是可以相融贯通的。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中国传统绘画所讲究的“艺术空白”,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绘画,但也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可以回味思索的“艺术空白”,有利于学生想象和思维。因此,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驰骋思维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去演绎,去“补白”。  相似文献   

5.
布白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的布白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密度的相对合理,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空间。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块空白,让学生涉猎其中,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果和趣味。如何设置“空白”呢?一、借助语言技巧,创造语言上的“空白”教师授课时,应善于利用语言的停顿,教学语言不应从头到尾像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地讲个不停,而应讲究变化和节奏。其中,教学停顿是语言的技巧之一,也是教学所必不可少的语言变化方式,它所造成的暂时性的语言“空白”,目的是给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特别讲究章法,留白便是一绝。留下空白,让人浮想,叫人回味。艺术间的规律是可以相融贯通的。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中国传统绘画所讲究的“艺术空白”,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绘画,但也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可以回味思索的“艺术空白”,有利于学生想象和思维。因此,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驰骋思维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去演绎,去“补白”。一、导入时的留白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巧设留白,问而不答,有意留下空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7.
刘豫东 《山东教育》2004,(26):44-45
中国画的艺术与西方写实的油画相比,它所追求的是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讲究留有一定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在艺术领域中我们欣赏“空白”的意犹未尽之美,在教学艺术中同样也有“空白”之美。教学中的“空白”艺术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不再力图将45分钟都充分利用起来,教师的“讲”大为减少,职能也由“教”转变为“导”,课堂中留下适当的空白,让学生能够独立地、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出解释,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布白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下空白。其功能在于给欣赏者创造广阔的空间,通过欣赏者的想像、体验等活动,进行“二度创造”,从而使艺术作品达到“无画处皆有画”的高深艺术境界。落实到教学上的布白艺术,是指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白,通过激励、引导、启发、点拨,促成知识内化。  相似文献   

9.
姚萌青 《职教论坛》2001,(12):56-56
教学中教师都十分注重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尽量使教学语言科学准确、生动通俗、风趣幽默,这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然而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的同时,若能巧用“空白艺术”,则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空白艺术”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具体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矛盾引入课堂,讲到关键处,突然停下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尽量多给一点时间让学生动脑筋、讨论。教学中常用的“空白艺术”有以下几种:一、引入新课的空白艺术。在新课开始或引入新课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故意留下空白,然后渐渐引入新课知…  相似文献   

10.
赵凯华教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 :“在我国 ,有一种普遍的提法 :作为一名好教师 ,应当‘课堂上解决问题 ,把所教的内容都讲透’ ,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 ,让学生课后提不出问题”。他指出 ,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 ,在物理教学中 ,要及时恰当地在时间、空间上留下一块“空白” ,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教育是一项特殊的艺术。教师如果能把这种“空白艺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上去给学生留出想象、思考的余地 ,不讲透、讲深 ,而且在适当的地方有意留下一些暂时的空白 ,设置一些缺陷地带 ,促使学生产生一…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强化教学,追求讲细、讲全、讲深、讲透,把学生的思路完全束缚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高明的教师,总爱把矛盾引入课堂,讲到关键处,突然停一下,或提问题让学生思考,尽量多给一点时间让学生动脑筋、动手、从不越阻代庖,这就是化学教学中的空白艺术.-.设置空白艺术的技巧空白艺术在教学中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教学活动,如果设置得当使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忍,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考虑、发现”.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1.引课时…  相似文献   

13.
所谓空白艺术是指将布白手法运用于教学中,并以此引起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将空白艺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在内容上、心理上、环节上、习题上留下暂时性“空白”,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进行积极地“再创造”,从而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图画雕绘满纸 ,未必尽善尽美 ,倘若适当留下空白 ,反而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 ,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小学语文教学更与“空白”息息相关 ,既要留下教学空白 ,又要利用好艺术空白 ,做到实处含虚 ,虚处探实 ,诱发学生多思 ,开发学生潜能 ,培养创新思维。教学实践证明 ,艺术地利用“空白”是培养学生多思创新的有效途径。那么 ,如何使教学空白与艺术空白交互为用、密切结合 ,达到理想的境地呢?一、揭示课题留空白 ,培养思维的整体性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是思维的窗口。教师因题制宜 ,艺术地设计揭题解题思路 ,注意留有余地 ,就能调动学…  相似文献   

15.
接受美学认为,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有一种“召唤结构”,它原则上都是未完成的,它含有许多“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有待于欣赏者通过创造性想象去填充、丰富甚至重建.语文教学艺术也应该是一种“未完成”的形态,它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而不是一个教师唱独角戏.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科学地“留白”,留下一些“空白”和“未定点”,就能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就能“召唤”接受者即学生的能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呈现一个人与人相遇、灵魂与灵魂相撞,输出信息与反馈信息相融的美妙境界.教学留白,方法很多,其中教师教学语言的“留白”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赵恒青 《中学文科》2009,(16):43-43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它通过“空间感”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空白艺术的运用,目的都是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观众和读者,给他们留下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有意设置的空白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留有思考的余地。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思索,主动探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联想、想象,使语文教学实处含虚,虚处含实,形成无穷的意味、悠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孙蕊 《现代语文》2009,(3):119-119
绘画中有“留白”,书法中有“飞白”,音乐中有“余音”,它们都可展现无穷意味,传达无尽美感。同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讲究一点留设“空白”艺术,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学效果。事实上,留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如何有效地激活课堂,巧妙留设空白呢?  相似文献   

18.
在生物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些“空白艺术”,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和知识内化机会,给予他们充裕的想象空间,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又有利于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空白”艺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消化吸收、自主发挥、发现探索,联想驰骋,休息调整,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发展的目标。一、课堂“空白”艺术的操作课堂讲授新知识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空白”,并在“空白”中及时予以指导,提供信息资源,为学生自学铺路搭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控,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把握。具体操作如下:存疑设问——激发学生思维。在新课讲解中,教师应设置一些问题情境或故意留下一些未完全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20.
“空白”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空白艺术的运用,目的都是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观众和读者,给他们留下退想和创造的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留有思维的余地,讲到适可,点到即止,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去主动探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联想、想象,使语文教学实处含虚,虚处含实,形成无穷的意味、悠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