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事业.然而,当前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的定位偏于理性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倾向于教材和社会导向,课程实施过程凸显预设的控制性行为,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基于生命教育视野反思幼儿园课程实践,提升幼儿园教育的生命意义,这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生命价值迷失在工具价值的遮蔽之下,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幼儿园园长,作为教学和课程实施的引导者,应重视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积极引导教师重视幼儿园课程的生命价值,使幼儿园课程体现生命的完整性、体验性、自主创造性、丰富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园的教育课中,产生了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主要是以生命为主题,向幼儿表明生命的珍贵,并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庄严以及周边的幸福,同时还要教会幼儿学会感恩,形成一定的责任意识,这个课程也就是生命成长课程。主要研究了生命成长课程对幼儿生命历程的意义,着重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内容,以提高幼儿对生命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69):165-166
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幼儿可以正视生活、关爱生命,生命教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享受生命的过程,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现准备在指出建构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价值,包括生命认知价值、生命尊重价值等项内容的前提下,对建构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分别从做足准备工作、注意生活关联、内外二元整合几个方面给出一些意见,以便让建构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方式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对幼儿园课程中的生命教育进行初步的探析,旨在把幼儿生命教育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幼儿园作为幼儿生命教育的有效场所应责无旁贷地发挥出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不仅是幼儿发展独特性和全面性的需要,更是幼儿园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关怀与伦理化、本土与个别化、活动与生活化,以及启发与内化的原则,选择适当的课程设置模式,通过启发式教学和体验教学法,整合幼儿园、教师、家长、社区以及相关机构的力量,让幼儿对生命的态度和价值,从家庭中酝酿、在学校中学习、到社会中实践,真正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命化教育视野下的安全教育是通过符合生命需要的教育活动,唤醒幼儿潜隐于生命深处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生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生命质量。实施幼儿园安全教育,需要关注幼儿、教师的生命,完善生命化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真正幸福的童年呢?当成人真正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感知世界,观察世界,让幼儿的活动围绕体验式生命课程,将生命课程对幼儿生命的意义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去,才是儿童真正幸福的童年。只有当生命教育充分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使幼儿在自由的生活中快乐地生长时,儿童才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9.
生命关怀理念认为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当前中国幼儿园课程评价存在评价目标封闭化、评价内容脱离幼儿生活、评价过程忽略幼儿的主体性、评价结果追求整齐划一等问题。为了回到教育的原点,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课程评价应强调评价目标体现生成性、评价内容结合幼儿生活实际、评价过程彰显幼儿的主体性和评价结果尊重幼儿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幼儿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正确、积极的生命教育,对幼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迄今为止,我国内地还很少有幼儿园开展这样的教育,这是为什么呢?从朱家雄教授对上海市不同区的幼儿园所作的一项调查中可略知一二。  相似文献   

11.
课程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桥梁、是人格的阶梯。教育是要通过人性化的课程去"叩开"学习者的心灵之门,从而碰撞出生命的火花,体验生命的韵味和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倡导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减少校园伤害事件,缓解漠视生命、轻生等现象有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生命教育发展受到较多限制,面临着诸多窘境。从教育学视域分析,生命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偏工具化,在课程实施上偏隐性化,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偏单一化,教学师资队伍非专业化。要想化解生命教育的窘境,必须跳出生命教育的工具层面,平衡显性与隐性课程,培养专业师资队伍,进而深入到生命的本体层面,即生命的文化层面,并将生命文化与教育紧密融合,唤醒生命文化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也应贯穿思想品德课程的始终。本文从追寻有生命力教育的角度,探究思想品德课程和生命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生命是幼儿园开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和珍惜生命是当前社会提倡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题中之义。通过对海口市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进行幼儿生命教育的方法单一,忽视对幼儿生命教育活动的反思,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受到来自家长和社会文化的阻力。为保证幼儿生命教育的质量,应该提高教师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整合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教育评价与反思的作用,利用家长和社会资源,帮助幼儿理解生命并珍惜生命,促进幼儿生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自杀和校园暴力不断发生在天之骄子的象牙塔内,因此,对大学生这种生命意识淡漠现象仅作心理化的理解和处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心理问题只是表面现象,对生命缺乏尊重,生命意义缺失和生命关怀的缺位才是其深层原因,生命价值教育已刻不容缓。本文试图通过树立生命教育意识和全人观念.提倡开设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等课程和讲座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6.
幼儿时期的生命教育一直受到众多教育者的关注,早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根据走访了解,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一直很受重视,但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涉及较少。回归生命的本真,如何更好地对幼儿进行人文关怀,以促进幼儿健康身心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幼教人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创造而进行的活动,是一项最能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的事业。"因此,在教育与课程改革中加强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因为现时缺乏与初中生匹配的生命教育,一部分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和珍惜,往往因一件小事就自杀或损害别人的生命,还有一些威胁青少年人身安全,影响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问题,如打架  相似文献   

18.
幼儿生命教育是幼儿发展独特性和全面性的需要,更是幼儿园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是:从探求生命的本质开始,结合幼儿园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采取家园共育的方式,共同培养幼儿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9.
郑影 《早期教育》2012,(2):17-19
当前我国幼儿的生命安全问题再次激发公众的普遍关注,然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对于生命的理念却越来越缺失,有些幼儿园甚至为了追求"功利主义价值"或打造具有某种特色而在活动中压抑儿童的生命性。本文基于回归幼儿生命的视角,反思我国幼儿园教育活动,并提出其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应然走向。  相似文献   

20.
幼儿能够通过群体探究建构自己的生命哲学思考。"无知"是幼儿进行哲学思考的优势,他们在生命思考中表现出朴素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法思维。从儿童哲学的角度解读幼儿的生命观念有助于理解幼儿的生活境遇,反思生命教育的不足,克服对幼儿生命认知的偏狭理解。幼儿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应该成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幼儿园的生命教育可以与哲学融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超越"做中学",走向"做中思、做中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