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声乐教学不但应遵循歌唱艺术的规律,更要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教师应选择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声乐感受和听觉,歌唱教材的选用,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程度为依据,同时要注重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比较重视的往往只是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心理因素对演唱和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歌唱的心理是很复杂的,它受每个人心理因素中情绪、个性(性格)、意识、气质等各方面的影响。本文就心理作用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吕媛媛 《成才之路》2010,(21):75-76
在声乐教学中要重视歌唱心理等现象,要自始自终把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声音技术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重视提高和发展声乐感觉、听觉、记忆(力)等音乐心理能力,培养音乐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与特长。  相似文献   

4.
歌唱心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歌唱技巧的正常发挥,只有善于控制和调节自我心理状态,才能达到最佳的歌唱状态。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克服依赖思想,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良好的歌唱效果。  相似文献   

5.
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不仅需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声乐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歌唱心理.综合以上几点,在平时的训练中,指导和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歌唱心理,克服声乐表演中的心理障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声乐教学及歌唱心理来说,情绪影响着声乐活动的一切运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心理,强调其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本文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声乐学习及演唱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先有意识后有教学,即必须树立一种正确指引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和歌唱的意识。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意识是歌唱的动力源泉,正确的意识是歌唱的成功导引,因此必须先有意识后有歌唱。而意识的共性与个性培养更是声乐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鹿凤琴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0):126-128
在高校声乐专业课教学中,以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课堂氛围为基础,引导学生建立声乐演唱的自信,并通过一定的感觉训练和歌唱情感的培养,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塑造学生的个性品质,可以进一步完善其歌唱心理机制。坚持心理因素和歌唱技巧并重,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达成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培养歌唱心理强化声乐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歌唱心理影响和支配着技能技巧的掌握及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歌唱心理培养在声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声乐教师在强调声乐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也不能否定对学生进行歌唱心理培养的重要,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从多种渠道去优化声乐教学效果,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歌唱家的艺术气质来源于日积月累的修炼,同时艺术气质也会给歌唱家的演唱更富有生命力。作为音乐学科表演专业的民族声乐教学,是培养和造就民族声乐歌唱家的主要途径。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具备良好歌唱状态和歌唱能力的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艺术气质,向更高层次递进就很难发展。因此,应从内在涵养和外在体现两个方面,注意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艺术气质的养成训练。  相似文献   

11.
歌唱失控影响声音美感和声乐作品的完整表现,带来糟糕的艺术效果,需要加以有效解决,这是声乐教学与演唱的核心问题。焦虑心理是歌唱失控的主要成因,它会带来诸多的不良后果,甚至毁掉歌唱者的艺术生命。而歌唱焦虑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它包含声乐教学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歌唱者与观众之间的心理关系以及歌唱者个人专业素质、个性、成长历程、社会关系等内容。利用心理学手段研究焦虑与歌唱失控的内在联系,寻找其形成的心理架构,探索从日常声乐技术训练入手对歌唱者进行心理能力培养,完善歌唱者个性心智,培养其对歌唱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对歌唱失控现象加以规避和疏导。  相似文献   

12.
声乐学习的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教学心理学是研究、探索声乐教学心理因素与心理状态,以促进声乐教学效果的一门科学。因此声乐教学中如何应用声乐教学心理学来提高声乐教学效果是每一位声乐教师应该予以思考的课题。首先应该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探讨声乐教学心理,并抓住其心理的有效因素与特征来促进声乐教学。1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是声乐学习的前提保证每一位声乐教师都知道:学习声乐的需要和学习声乐的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源泉和心理因素。他们是学习的始动因素,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个体发动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其本身也是声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渗透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产物。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声乐动机和学习声乐兴趣等因素,是促进声乐教学的有效方式。学习声乐动机作为行为动机之一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因素,是一种满足个人知识需要和情绪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声乐的心理状态。声乐认知的需要是一种以获得知识技术、技能和解决歌唱技巧为目标的需要,即一种求知的欲望。这种内驱力主要通过学生对歌唱艺术特别感兴趣、喜爱、想学、想唱的内因驱使需要了解声乐知识,如学习歌唱发音技术、歌唱发音技能、歌唱发音技巧等以及如何掌握、处理音乐表现的各种心理因素的表现。这种认知是具有潜在的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声乐学习中一定要重视歌唱心理的培养,因为歌唱心理的状态直接影响歌唱的效果。而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则必须重视情绪、情感、性格、气质的培养,歌唱欲望和表现欲望的培养,以及潜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张贺香 《文教资料》2010,(34):100-101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物理的、生理的,但更多是心理的。在声乐教学中,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歌唱信心,掌握歌唱技能.帮助教师顺利完成声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心理暗示对教学活动的影响,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声乐教学水平和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气质是一个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影响着歌唱活动的各个方面。根据气质两面性的特点提出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的观点,并提供了教与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关注于对学生各种歌唱技能和技巧的培养,而比较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心理素质歌唱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心理的调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声乐演唱中,演唱者的个性心理与发声心理相辅相成,体现在演唱者对歌曲音乐的情绪表达、情感宣泄、激情发挥和对待作品的热情上。声乐演唱中必须借助个性心理,才能充分展示演唱者的独特优势,极大地提升演唱效果。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享受音乐,以独特的个性心理对音乐加工创造,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通过发声传达给听众,与听众共同沐浴在这种情感之下,获得心灵上的升华。由此可见,一部作品的演唱成功与否,与演唱者的气质风格、情感创造和个性心里是离不开的。本文将针对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心理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歌唱个性心理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18.
心理调控能力好,声乐技术掌握好,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讲述什么为歌唱中的心理境界.论述声乐教师应注意对学生歌唱中心理调控的培养,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正确理解学生心态,这样才能够搞好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声乐教学中,很多的只是注重嗓音技巧方面的训练,而缺少并忽视对学生歌唱中的心理素质的研究.而不良的心理素质可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变化以致影响嗓音的歌唱,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意正确引导,逐步改变学生歌唱中的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20.
在歌唱中要重视发声技巧的练习,更要强调歌唱作为表演艺术的情感表达,从中体现审美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声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歌唱艺术再创造,歌唱表演中的神态和动作、歌唱者的艺术个性和歌曲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