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言语行为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方式,它通常与言语交际结合进行,传递一定的信息,人际的心理沟通。本文讨论了非言语交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体姿语、面部表情、体距行为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2.
关于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作用许凤,毛东明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依据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的。而课堂上这种交流形式主要有两种;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言语行为是教学活动中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人们对其比较熟悉。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面部表情、目光注视、人际距离、个人修...  相似文献   

3.
身体语言是言语之外的各种非言语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态与外表、身体之间的距离等。身体语言是一种自然而真切情感的流露,在师生沟通  相似文献   

4.
非言语交际符号和言语交际符号同样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隐性特征,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其中的性别差异更是微妙.文章选择了几个非言语交际符号如目光交流、面部表情、手势、体触及副语言,并进行了性别差异的分析.通过了解这些差异,人们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成功地与异性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地与异文化的人交流.  相似文献   

5.
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的除了言语以外,借助于姿势、表情、眼神、声音、板书等非言语符号系统,以传递某种信息来影响学生的手段。非言语行为传递“非言语信息”。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恩通过实验后曾得出一个有趣的公式:喜欢=0.07说话内容+0.38的说话语调+0.55的面部表情。有人把梅拉别恩的公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并把该公式改变为:课堂上信息的总效果=7%的说话内容+38%的说  相似文献   

6.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言语+38%声音+55%的表情。这就是说,如果把表情、声音作为非言语交流的符号,那么,言语只表达信息的7%,而大部分靠非言语来表达的。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言语只起方向性或规定性的作用,而非言语行为才能准确地反映出话语的真正思想和感情,担当起绝大部分的传播职能。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语调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非言语行为,使之与言语相配合,就  相似文献   

7.
刘安朋 《辽宁教育》2001,(Z1):48-50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把表情,声音做为非言语交流的符号,那么言语只表达信息的7%,而大部分是靠非言语来表达的。在言语行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言语只起方向性或规定性的作用,而非言语行为才能准确地反映出话语的真正思想和感情,担当起绝大部分的传播职能。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自己语调、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非言语行为,使之与言语相配合,就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注意学生面部表情,说话时的语调、手势动作,就能更准确、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心理、情绪,了解他们对教育教学的反应。下…  相似文献   

8.
非言语沟通与课堂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使用语言或文字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沟通,称为“言语沟通”;另一类是指借助于姿势、表情、眼神等非言语符号系统而实现的沟通,称为“非言语沟通”。在人际沟通中,言语沟通最重要,因为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借助于语言传达的意义损失最少。但是,非言语沟通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正如阿盖勒(Argyle)等人所指出的  相似文献   

9.
体态语言是通过人体的动作,表情,来表达含义的符号或代码系列,是言语行为以外的用以传递信息的无声表达形式,通常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距离、服饰等非言语形  相似文献   

10.
盛光希 《湖南教育》2002,(23):48-48
非言语沟通即人们用身体姿态、实物等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沟通,就是运用面部语、目光语、手势语等体态语表情达意。 用“真”面部语言 面部表情是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其关键在一个“真”字,切忌矫揉造作。教师面部表情的总体要求是自然稳重而又落落大方。既不能“冷”与“呆”,也不能“油”和“滑”,理想的面部语言应该做到: 自信和友善。教师的微笑是  相似文献   

11.
蒋春丽 《海外英语》2013,(9X):243-244
人们既通过语言,也借助一些非语言行为,如手势、面部表情、目光交流,副言语等手段进行交际。"沉默"是一个容易为人们忽视的非语言行为。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中美两国文化中对"沉默"的不同阐释及其产生的原因,强调人们增强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人类交往是一种信息交流,在这一交流过程中,不仅言语符号是信息交流的载体,而且神态和动作--非言语行为也是信息交流的载体.关于非言语行为的作用,现在被人们引用较多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实验得出的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非言语行为在信息的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能以为他主要是通过言语手段进行教学的,事实上,他在课堂上早已通过非言语行为将许多信息输送给了学生.毫无疑问,非语言信息在物理教学的信息表达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表情可分为言语表情和非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指语音、语调、语速、停顿、节奏、拉长等。非言语表情指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如目光、手势、姿态等。教师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时的表情是丰富还是贫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不仅能使自己的教学言语充满吸引力.提高教学言语表达力,而且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进行语言知识信息交流的过程,为了使这个交流过程更加自然、生动、形象,更加地贴近生活,教师应该恰当地运用自己的表情。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除言语外对学生的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行为,如眼神、表情、手势、站姿等。非言语行为的重要性,在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的一个实验结论中表述得很生动形象:一个信息的总效果=7%的言语+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在这个等式中,面部表情就是一种非言语行为,它占了一个信息总效果的一半以上。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流信息的过程。无疑,课堂信息交流的效果与教师使用非言语行为所产生的美感是成正比的。一、眼神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交流信息、传递感情的载体。课堂上,教师的眼神与学生的眼…  相似文献   

15.
非言语交际行为的特点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关系及非言语行为的特点,并从四个方面即:体姿语、目光语行为、面部表情和体距行为来分析非言语交际行为的表现形式和作用,说明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运用非言语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交流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某些非言语手段的非普遍性及其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区性,以避免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16.
教师非言语交际行为与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语言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保证。非言语交际行为是人类交际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非言语交际行为会增强教学效果、融洽师生关系。因此教师有必要使用诸如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目光、手势等非言语行为以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一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人际沟通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又是依赖于“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来实现的。所谓“言语沟通”,是指人们使用语言或文字符号所进行的沟通;所谓“非言语沟通”,则是指借助于动作、表情、姿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心理学认为,"几乎一切非言语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做沟通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非言语行为在信息表达、人际沟通中起着重要作用。思想品德课从本质上说,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是非善恶观的重要平台。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非言语行为可以令课堂"活色生香"。  相似文献   

19.
沙盘游戏治疗,又称为非言语心理治疗,非言语的交流过程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来访者的面部表情,眼神,身体姿态,空间距离以及治疗过程中所伴随的生理反应等非言语信息,沙盘分析师应当给予关注和记录。对来访者非言语行为进行观察时,应注意综合各方面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20.
属于非言语的音调和面部表情在信息交流中的作用是非常可观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言语与非言语的协调统一的交流过程。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既重视言语交流,又重视非言语交流。但就目前我国学校的情况来看,人们还只强调教学中的言语交流,忽视非言语交流。许多教师对非言语的应用还处于“不自觉的阶段”。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和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流的作用及运用作一初探。 一、非言语交流的作用 非言语交流研究的范围包括一切非言语的基本现象。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人体的行态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以由辅助语言和类语言构成的副语言系统等。 许多研究亦已表明,非言语交流在交际过程中起着巨大的辅助甚至是独立的作用。在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