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电影自誉为大众文化的典范,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制作模式和风格,并以工业化的大制作、类型化和娱乐性奠定了自身鲜明的特点。美国电影以其雄厚的财力、成熟创新的制作技术和不断变换的叙事题材。逐渐地占领了世界电影市场。面对美国电影的在世界电影市场上逐渐所形成的垄断地位,以及美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不断蚕食,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美国电影的本性和导致世界电影文化单一化和简单化的倾向感到忧心忡忡。对此,本文主要是通过全面深入地分析美国电影的特点和实质,来揭示美国电影的本质以及对各国文化侵略导致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美国电影《双重赔偿》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也是美国四十年代的黑色电影的代表作品。无论在主题、人物,还是情节、电影手法上都奠定了黑色电影的模式,在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雪 《海外英语》2012,(10):197-198,205
美国电影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并已成为美国文化向全球扩展的招牌之一。其中,好莱坞电影在整个美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及其代表作品的特点,可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美国电影产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美国电影也以更多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大学生面前。许多大学生热衷于美国电影,大学生在观看美国电影的同时也对其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道德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析好莱坞电影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莱坞电影是美国电影的一张明片、是美国文化的象征,已经成为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的一种现象,同时也体现了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本文从好莱坞电影的主角聚焦、主题表现、情感表达以及民主、自由倾向等方面探讨中美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当代美国电影中几部代表性文本的解读 ,试图从文本纵向结构角度总结美国电影艺术创作特色 :在故事创造上成功地立足文学作品 ,在主题表达上侧重宣扬美国精神及对作为电影本体语言的影像风格亦不乏有益的探索。以期客观评价美国电影的艺术生命力所在 ,并对中国电影的创作之途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丰杰 《文教资料》2011,(30):110-111
中国西部以大漠和戈壁为特征,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受美国西部电影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把目光投向了西部。本文从美国西部片的角度对《决战刹马镇》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这部电影在男性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和女性角度方面带有关国西部电影的元素。  相似文献   

8.
吴亦昊 《文教资料》2012,(32):188-190
伴随着生态文学、生态伦理、生态哲学以及生态批评等各类理论支柱的发展与完善,美国生态电影在其前行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在艺术性、现实性等方面受到学界内外的相关批判和指正。尽管目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真正有效地传达生态理念的电影凤毛麟角,美国生态电影中有着生态主题的追求和现实制作中生态缺失,生态反思的思想性和电影商业利润的追逐以及影片中宣扬万物平等背后影藏的文化霸权的三层矛盾。系统化美国生态电影格局,探求电影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体育电影因为叙事情节和模式的单一遭到主流批评界的抨击。本文试图分析美国体育电影《天赋》中的隐喻符号与美国社会的关联,重新树立对体育电影的正确认识。分析发现,电影中的主人公代表了那一时期的美国国家,电影中也隐藏对"名誉与迷失"这一命题的探寻和对女性地位的隐喻。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开国至今的历史不过二百多年,从华盛顿到克林顿也只不过出现了四十二个总统,可是,美国却也是摄制“总统电影”最多的国家,数量在三百部以上。电影编导们发挥各人的想像力和不同的观点,将美国的总统电影灌溉成一个色彩缤纷的花园,在各类型题材的电影中占有一席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影片的内容区分,美国总统电影可归纳为三大类:一、真人真事型——历史上确有其人,电影也采用写实手法描述其生平事迹,以传记片居多,如探讨尼克松生平和内心世界的《白宫风暴》(Nixon)。  相似文献   

11.
电影是把语言艺术、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结合起来从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在美国好莱坞大片《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纵观世界各国的电影,也只有美国电影对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情有独钟,这并非偶然,而是由于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国家文化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电影是现代文明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莱坞电影的种种银幕形象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电影中所强烈透露出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深刻地反映了美国人的个人价值观。一方面这种价值观崇尚个人和独立,追求正义和尊严;另外一方面这种追求里面又隐含着个人与社会秩序、暴力之间的矛盾,这种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在电影中得到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13.
从电影《阿甘正传》的台词中解读美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 《文教资料》2009,(30):75-77
电影《阿甘正传》于1998年被评为美国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一,它是对美国本土文化的全面展示。本文作者认为,从文化的角度解读《阿甘正传》,可以了解到美国人核心价值观,美国社会的阶级文化、宗教文化,以及美国的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来,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理论与数字理论等各种各样的电影美学思潮和艺术风格相互交错,使得美国当代电影呈现出一幅错综复杂、班驳陆离的新景象。其主要体现在美国电影类型片的混合、艺术片与商业片的综合、对边缘群体的关注和计算机数字电影时代的来临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好莱坞电影是美国和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对于美国塑造自身形象,宣传自己的价值标准,甚至达到文化渗透的目的功不可没。电影作为一种渗透力极强的现代产物,改变着人们所谓现代化的生活观念和方式。本文主要对好莱坞电影中重点宣传的美国"救世主"形象、个人英雄主义形象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策略给处于弱势的中国电影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冲击。中国电影正徘徊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文中从总体战略、文化立场、电影形态、电影精神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电影应对全球化的设想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电影在文化传播中作用逐渐受到关注。美国好莱坞电影《2012》透射了美国文化,传播着美国的意识形态,并体现着美国主.流宗教——基督教与意识形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导演在进行电影策划时,将自身理解、社会文化以及人文文化赋予其中,再经过艺术加工,向广大观众传递积极、先进的文化.电影《阿甘正传》和《当幸福来敲门》是两部美国经典电影,因其积极向上的精神理念在世界上广为传播.这两部电影都完美地诠释了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基于此,主要从个人奋斗、独立性、尊重他人等方面分析了这两部影片所体现的美国个人主义,以期能够帮助人们深刻理解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青春电影是好莱坞电影创作体系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媒介,对认识美国社会与文化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名扬四海》作为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国青春电影,在传递青春与梦想的主题之外,也折射出当代美国社会在多元文化、艺术创新、教育理念、价值体系等方面的微观变化,从而体现出严肃而深刻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1920年代,美国电影大量进入中国,主要盛行的有侦探长片、滑稽片和爱情片.美片风行引起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呈现出两极化态势.一种是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来看待美国电影,从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给与很高的评价,并视美国电影为教科书.一种是站在民族独立和文化独立的立场上,给与美国电影以冷静的批判,认为美片内容上对社会有危害,并会对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带来双重的侵略.当下,这种两极化观照依然构成中国人对好莱坞电影的基本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