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疑义相与析     
1997年12月24日,我收到山西大同矿务局马脊梁矿宣传部武昌山同志的来信。来信说,他读了《新闻三昧》1997年第11期上《写完“至少看两遍”》一文,在新闻写作方面得到很大的帮助,同时善意而中肯地指出了文中的两个数字差错,这是武昌山同志对《新闻三昧》和我(作者)的爱护。我被他的爱心行动所感动,于是,把这封信的内容和我的感受告诉了《新闻三昧》的主编张淑华同志。  相似文献   

2.
《新闻研究资料》从1979年8月创刊到现在,已经五周年了,这是十分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我国的新闻学刊物,如果从1927年创办的《新闻学刊》算起,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建国后的创刊《新闻战线》、《新闻业务》等刊物,也已出版近三十年。但是,还从来不曾有一份“以新闻史料和新闻史料研究为主”的刊物。《新闻研究资料》是这方面的第一家。在全世界众多的新闻学刊物中,它也是独一份儿。  相似文献   

3.
前言今年的七月二十四日,是邹韬奋同志因病长逝的三十五周年。为了纪念他的忌辰,我翻阅了他主编的生活周刊,重读了《韬奋文集》中的有关文字,写成了《邹韬奋和戈公振》(《回忆两位新闻前辈之间的深厚友谊》)一文(见《新闻战线》第四期)。就在翻阅生活周刊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不少有关邹韬奋同志和家叔戈公振等人在一九三二年筹办生活日报的史料;从家叔的遗物中又找到了邹韬奋等同志从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起直  相似文献   

4.
《新闻研究资料》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发表了鲁迅致《科学新闻》编辑先生的信,并同时发表了科学新闻编者端木蕻良的《编辑〈科学新闻〉的回忆》一文,对我们了解三十年代北京左联重要刊物科学新闻,理解鲁迅致科学新闻编辑先生这封信,都有很重要的价值。但由于端木蕻良同志写这篇回忆文章时,没有找到《科学新闻》这一刊物,所以只凭记忆所及,难免有些含混的地方。去年年初我在访问端木蕻良后,终于在去年秋天找到了《科学新闻》。现仅就端木蕻良同志回忆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略做一些补正,供关心新闻报刊史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闻研究资料》第十四辑刊登了冯英子同志的一篇《力报十年》。由于他没有参加过长沙《力报》和邵阳《力报》的初期工作,情况不甚了解,这一段时期的资料是我提供给他的。我当时单凭记忆,挥毫乱涂,对这一时期的情况遗漏不少。近来,湖南日报新闻研究室正在湖南图书馆清理旧社会的报刊,我也间常去看看,单就《力报》的史料言,我发现1980年给英子的资料便有不少错误,特此分条补正,并向英子道歉。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1988年第1期《新闻战线》以新的面貌同读者见面了。我们地处边疆,今天才看到。我一口气读完艾丰的《望潮随想》,并情不自禁地写这封信。读过一些谈编辑或采访的文章,但像艾丰同志把点子打在“结合”上的还不多。实际上,新闻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单从一方面去讲是说不  相似文献   

7.
新闻工作是为群众服务的。和通讯员及广大群众息息相通是新闻单位的责任。在这方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两件事给我印象极深。 197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习》节目播送《科学实验是一项伟大的革命运动广播讲座》,共十八讲,涉猎面很广,问题很具体,论据也很充分。因工作需要,我想留一份这方面的资料,便抱着碰一碰的态度发了一封信。谁知不几天,一份16开、79页、近万言的铅印材料寄来了。今年6月,《承德群众报》想把中央、省级各家新闻单位对承德市的一次有关报道集印一下,供大家学习研究。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  相似文献   

8.
经过王益、王仿子、宋原放诸位出版界老前辈的奔走,《出版史料》终于获得国家统一刊号。王仿子同志欣喜之余,给中国版协老年工作委员会各位委员写了一封信,请予支持。征得作者同意,将这封信全文发表。我们呼吁出版界关注《出版史料》,给予尽可能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1988年第1期《新闻战线》以新的面貌同读者见面了。我们地处边疆,今天才看到。我一口气读完艾丰的《望潮随想》,并情不自禁地写这封信。读过一些谈编辑或采访的文章,但像艾丰同志把点子打在“结合”上的还不多。实际上,新闻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单从一方面去讲是说不透的,用于具体工作往往效果欠佳,而从“结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三昧》的编辑突然打电话给我,要我写一点有关渤海二号事故的新闻得奖这件事的回忆文章,大概认为这件事还有一些宣传的价值,我也只好“遵命”了。事情已过26年,记忆有所缺失,但我仍将以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写一些我认为还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资料和认识,以回报编辑同志的期望。  相似文献   

11.
写杂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写好杂文? 夏衍同志给《杂文报》写了一篇小文章《杂文三忌》(《人民日报》也转载了),他认为写杂文忌三点:一忌教条八股,二忌“怕”字,三忌冗长。他从“忌”的角度讲了杂文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今天从“贵”的角度讲。杂文“贵”在哪里? 我先念唐弢同志的一封信。二十年前,我在中央高级党校理论班学习,当时唐弢同志也住在中央党校编教材。我就把自己写的几十篇杂文剪报交给他,请他看看,提提意见。唐弢同志挺认真,看后写了封信给我。那时我三十出头,勉强可以算个青年。唐弢同志是老前辈了,他专门写了这封信,体现了他对青年作者的关怀和帮助。这封信中这样写道: ……今晚灯下,把全部剪报读了一过,其中有好些篇,报上发表时我就读过的,而且至今还留有  相似文献   

12.
今年四月中旬,我到成都、重庆等地采访.《四川日报》社的同志告诉我:他们在收集整理报纸史料中,发现了胡耀邦同志于1950年10月3日写给《川北日报》的亲笔信,并已征得作者同意,即将在四川记者防会和《四川日报》主办的《新闻界》第二期发表.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史料》2011,(3):127-128
三联贵阳联谊会收到胡绳同志一封珍贵的来信,这封信是重要历史的珍贵史料,都是对联谊会和《联谊简讯》的爱护和支持,联谊会深深致谢。胡绳同志对《联谊简讯》第17期转载的陈凌同志的回忆录《统一战线工作上的一件大事》一文,提出了重要补正,是史料价值很高的历史资料。前辈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严谨的治学治史的精神和作风,令人感动,值得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14.
书讯     
《新闻失实论》《新闻失实论》(作者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已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列举了新闻失实的种种表现,还阐述了社会环境、新闻体制、新闻观点、思维方法、采写方法以及新闻事实本身的复杂性对新闻失实的影响,探讨了个人、新闻单位、社会共同防治新闻失实的方法和措施。 (斯通)《广东革命报刊史料》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编纂的《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第一辑,即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20年广东共产主义小组成立,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广东省在民主革命时期共出版革命进步报刊四百余种,许多同志为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为了系  相似文献   

15.
书讯     
《新闻失实论》《新闻失实论》(作者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已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列举了新闻失实的种种表现,还阐述了社会环境、新闻体制、新闻观点、思维方法、采写方法以及新闻事实本身的复杂性对新闻失实的影响,探讨了个人、新闻单位、社会共同防治新闻失实的方法和措施。(斯通)《广东革命报刊史料》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编纂的《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第一辑,即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20年广东共产主义小组成立,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广东省在民主革命时期共出版革命进步报刊四百余种,许多同志为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为了系  相似文献   

16.
告读者     
《新闻研究资料》自1979年8月创刊以来,受到许多新闻界前辈和新闻工作者的支持,收集了一大批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到1982年底,已出版了16辑,共330万字。已出版的《新闻研究资料》,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革命报刊、新闻团体的史料,也有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具有各种影响的报刊史料;既有革命前辈从事新闻活动的回忆、记述和经验总结,也  相似文献   

17.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 在《新闻知识》第4期上,翟准同志所写“边区群众报与党的新闻事业”一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很值得一读。但他可能因时间过长,不免有记忆上的出入,我根据有关资料和我的记忆,谈一点看法,以供参考。第一,关于西北局的称谓。当时没有西北局,只有边区中央局,1941年5月13日,中央决定西北工委与边区中央局合并后,  相似文献   

18.
《新闻知识》一九八六年第六期发表方明同志文章《新闻转轨刍议》,从论证新闻事业的服务性着手提出了新闻转轨问题,我认为这个命题是值得研究的。方明同志在《刍议》中提出了“新闻事业也是服务业”、“服务性与指导性相辅相成”,认为新闻事业的服务性既“是优良传统,也是新问题”等论点,我  相似文献   

19.
前言研究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需要经常查考一些史实,核对一些年代。解放前出版的余戾林的《中国近代新闻界大事记》,和解放后出版的张静庐的《近代出版大事年表》(见《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附录),部分地满足了这方面的要求。但是,这两部大事记都极为简略,有的地方袭用旧说,还有一些舛误。编写这部《史事编年》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20.
这两封信是日本驻香港领事中川恒次郎写给外务省通商局局长原敬的。信中汇报了广州起义时,中川与孙中山交往情况。现译出供研究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参考。 这两封信,是前京都女子大学教授山本四郎在整理原敬所藏公文时发现的。原信每封三页,每页十三行,中缝有“驻香港日本领事馆”字样,收录在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84年10月出版的《原敬关系文书》第二卷中。这两封信,曾在《光明日报》1985年4月17日《史学》版以短文《有关孙中山早期活动的重要史料》介绍过。文中( )为中川本人注释时所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