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人要融人一座城市容易,但要他影响一座城市却很难。一个人可以轻松地成为一座城市的新移民,但要他改变一座城市的面貌决非易事。正因为如此,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值得后人研究。察诸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张謇确实是一个特例,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不仅融入一座城市,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近日,著名学者秦晖教授在广州发表《城市化与贫民权利》的演讲,针对城市相对贫困的底层市民的住房问题指出,中国城市当局一边希望尽可能多地享受农民工带来的服务,一边却想尽办法将农民工等贫民驱赶出城市,这已为人道底线所不容。他说,有贫民区的城市,并不就会比其他城市矮一头,反而体现了对农民工等城市贫民的自由的尊重。他顺便提出,深圳完全可以率先兴建贫民区,在关外开辟一块土地专用。  相似文献   

3.
说起英国伦敦大学、金匠艺术学院摄影系主任、摄影教育家保罗·豪乐帝(Paul Halliday),我曾对他有过一个访谈。他侧重于将摄影艺术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授课方法,运用捕捉不同阶层的人物与不同风格的建筑揭示城市文化与社会现实,通过对比与勾画表现了社会问题与人文现状。他认为,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每个时代都会在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和烙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深秋的午夜,城市还在酣睡,许多的梦已悄然启程。这个时刻的李忠杰也正在启程。斑驳的灯光照着清凉的月台,作为他的学生,我们将随他一起去中原某部采访实习。面前是南京开往郑州的196次列车。李忠杰站在站台上,回眸这城市朦胧的背影,谁能说清楚,这是酸楚,还是欣慰;是感慨,还是深情……他几乎没带什么东西。列车缓缓开动了,载着我们第一次去实习采访的欢乐,行走在夜与昼2间。3年前,忠杰作为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的学员和今天的我们一样,也充满着激动和快乐。可今天他的心情却是复杂的。因为这是他第~次以教员的身份组织…  相似文献   

5.
《大观周刊》2011,(8):28-28
昆明站在镜子前,他已经是一个不再宁静的城市,街道上穿梭的车辆和行人交织,就像虎跳峡的激流一般汹涌。  相似文献   

6.
詹勇 《大观周刊》2012,(22):1-1
一座城市为他悲伤,数万市民伫立街头为他送行,数百万网民为他点亮“蜡烛”,目前,“最美司机”昊斌长眠于故乡杭州,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无尽的缅怀与追思。  相似文献   

7.
可以肯定地说,在中国当代青年作家中,很少有如苇岸这样努力追求“人的完整性” 的作家。在我看来,这与他的教师身份没有太多的关系,而是与他的为人为文思想有着直接的关联。他自小生长于北京远郊的昌平县,从成人到离世几乎没有远离过生活着的地方。然而,就是在乡村与城市  相似文献   

8.
现年82岁的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唤醒了这座城市流失多年的记忆,也使得他成为首位获得金坛市档案馆永久收藏证书的外国友人。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执着,是兴趣使然,还是爱的牵引?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民不会忘记,就是他——曾装疯13天卧底偷拍飞车大盗,协助铁路公安干警,将一个由60多人组成的大型盗窃团伙一网打尽;就是他——曾化装成修鞋匠、管道工暗访“黑香肠”加工厂,与不法分子面对面地决斗;就是他——曾在风雨交加的寒夜爬上屋顶,揭开注水牛肉的面纱;就是他——曾为拍摄小偷而与其睡在一起……他以照相机为武器,以城市角  相似文献   

10.
熟悉他面孔的人不是很多,可在驻地这座城市或经常看报的人,不知道他名字的人不多。他就是沈阳军区二二0医院的报道干事张正年。张正年干上新闻这一行缘于那件感人的事。那是十八年前!他在巴林草原」个哨所当兵。一次,指导员当教师的妻子利用寒假千里迢迢来队探亲,正赶上大雪封山不通车,她在离哨所最近的」个城市下火车后,被困了七天,才搭上*位老乡的马车赶到哨所。不巧,指导员去一线哨卡,也被大雪隔在了那里。嫂子来队了,战士们不顾」切把电话打到了一线哨卡,但再着急也没有用!指导员除非会飞,否则是回不来的。几天后,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墨白的小说中,城市与乡村总是处于对立和矛盾之中。这表现在,作为一个乡下人,他厌恶农村的贫穷、落后、原始和封闭,羡慕城市的喧嚣和繁华,所以他总想逃离乡村;但一旦来到城市之后,却发现,城市与他原来想象的根本不同,城市是丑陋的、是唯利是图的、是冷漠的,于是他感到还是乡下好,乡下是美丽的、是温馨的、是富有诗意的。  相似文献   

12.
城市马路上的“坑洞”常常让不少骑车人栽跟头,这样的事情在每个城市都时有发生。2006年5月9日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东南快报》摄影记者柳涛冒着大雨,在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拍摄了一组一骑车人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水坑摔倒的照片,被各大网站转载,相关评论有上万条,有人夸他恪守了作为记者的职业道德,但也有人谴责他“没公德”,一场关于“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争论,几乎将柳涛淹没。  相似文献   

13.
王丽 《天津档案》2007,(2):38-39
马冰大爷的执是非常令人感动的.这种感动不仅在于他的辛勤.而且在于他对天津的历史的发自由心的热爱,城市的变迁势不可挡.但是我们应该尽可能的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为后代.也为我们自己。马冰大爷身体力行地为天津的城市变迁作出贡献.[编按]  相似文献   

14.
《四川档案》2006,(1):25-25
2005年12月20日,广元市市长恃俊(左一)亲临广元市档案局(馆)视察工作。他说,“我来档案局不仅仅是要关心你们,也是要对这个城市负责、对这个城市的历史负责”。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05,(4X):11-11
据《新华网》报道:近日在农村采访时,听到不少农民家长反映,现在城市书店里买的少儿课外书本真是品种繁多,可惜就是贵得让他们的孩子读不起。另外,以反映农村孩子生活状况为题材的书籍更是微乎其微。14岁的王小波家住农村,他虽然好学但是买不起那些价格昂贵的书籍,现在走进书店,普通的书都得10多块钱,这可是他几天的饭钱。他只好放弃,利用星期天站在书店里读书。  相似文献   

16.
钟海明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虽然他很想家,想家中的妻儿;虽然他和家人同在一个城市。但钟海明却始终不敢回家。这一切,都是因为打工惹的祸。钟海明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满怀希望地踏上出国“淘金”之路,迎来的却是噩梦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人总是满怀着无限的优越行走在高楼大厦下的熙熙人流中的。尤其在物质文明并不十分丰裕的中国,这种优越已经转化为一种忘乎一切的狂妄与睥睨。城市文化人已经习惯用“你们”来称呼一切非城市人的群落。在一声“你们”之中蕴含了多少的矜持与踌躇,那也是可想而知的。城市文化人剩下的唯有零零碎碎的同情与高贵的硬币去布施一切非城市人了。但是,吴亮似乎开始在自己放逐自己了。他似乎已经重返那个充满狰狞的时代,那个他还蓄着几根黄毛的人生段,据说那时他常常充满恐惧地躲在城市一隅去窥探来来往往的城市人。  相似文献   

18.
但政策一日未出,吴鑫就只得继续在城市与农村户口的央缝里生存。他不知“似农非农”身份,何时才能结束,也不知道何时能给自己也给后代一个交待。  相似文献   

19.
陈璐  赵怡欣 《大观周刊》2006,(29):38-39
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家庭来说,买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外表靓丽时尚,还要价格合适、节能省油。就像徐斌给我们提的要求一样,他的家庭是第一次购车,所以对汽车本身的要求是希望物美价廉。他说他已经规划出8万元来作为购置家庭用车的费用.8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一旦被赋于一辆好车的身上,就是极具吸引力的价格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2007,(36):19-19
秘鲁前总统藤森9月22日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被引渡回秘鲁。在抵达首都利马后,他被送至城市东郊的国民警察总局临时拘押。[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