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然后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及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最后提出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规则环境,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应该关注此方面。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探讨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如何有效进行体验式团体辅导,找到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不断创新模式及思路,选取更适合学生心理的课程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状况,对今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思考:依据积极心理学理念,通过提高学生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与人格、优化校园整体教育环境等多方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从积极心理学角度,重点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研究,对当下学生以及教师人员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内容,提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措施及建议,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吴靖芸 《广西教育》2023,(15):155-158
本文分析传统心理学理念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型构思,论述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即基于“积极的自我”打造和谐课堂、基于“积极的品格”组织团体活动、基于“积极的机构”创设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7.
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开展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综述以往有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改革,立足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探索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困扰逐年增加,这表明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弊端。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中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文简要概括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股全新的心理学思潮,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从幸福感目标的树立、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四个方面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其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对高职生个体,以培养高职生的积极思想为主,增强高职学生的"力量"和"美感";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积极心理学要求他们在心理健康工作中,以预防为主;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将对以后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带来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