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2017,(5):12-18
当前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还停留在浅层学习的层次,无法达到深度学习的层次。为此,文章总结了深度学习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点,进行了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比较分析,并分析了MOOC与传统网络课程在相关学习活动中的区别。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MOOC学习活动的特点,文章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MOOC学习活动模式,并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进行了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MOOC学习活动设计,以期为MOOC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模型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理解MOOC平台学习者的动机结构和基本特点是提升MOOC平台建设质量和学习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文章以中国最大的MOOC平台之一——"学堂在线"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对中国MOOC学习者自填的动机文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MOOC学习者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三类九种。其中,稳定型学习动机包括认知兴趣、提升自我和习惯性学习三种取向;实用型学习动机包括职业发展、补充学习和外界影响三种取向;尝鲜型学习动机包括优质资源、新型学习和人际交往三种取向。稳定型特别是认知兴趣取向的学习动机占比最高,反映出在线学习目前是一种自主性、非制度性的学习方式,以满足个体非功用性需求为主。MOOC学习动机和过程性学习质量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7,(3):118-125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使用的深度是影响MOOC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将MOOC和数据挖掘结合起来。文章深入到学习者的MOOC学习过程中,基于数据挖掘的思路,以"电路原理"课程为例,分析了可用于监测MOOC学习过程的三个关键指标:学习者过程学业表现的测量指标、学习者过程学习投入的测量指标和学习者遭遇学习困难后的学习行为指标——这些指标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学习者的过程学习情况。文章的研究,可为数据挖掘与在线教育的有机结合和教师干预学习者的过程学习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MOOC(大型开放在线课程)的网络学习模式正成为传统学习模式的重要补充,网络课程资源也越来越丰富。本文在简单介绍我国MOOC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四大化学”为例,对“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三个MOOC平台的课程资源、课堂互动、成绩评定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大化学”移动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MOOC的崛起,触动了中国高等教育最敏感的神经,教育界关于MOOC的讨论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危言耸听。MOOC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到底是什么?是文化入侵、高校颠覆、教学方式改变、教师消亡,还是其他?文章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对果壳网进行的"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调查数据分别从MOOC的参与者、平台使用及学习状况、学习的动机、辅助工具的使用和阻扰完成课程的原因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最后指出MOOC尚没有形成颠覆高等教育的实力,MOOC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关系符合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发展轨迹,MOOC的学生支持服务系统是制约参与者和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MOOC是一个国际名校的竞技场。  相似文献   

6.
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关联主义(Connectivism)学习理论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特征和结构,它将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网络环境之中,让他们自发地交流、协作、建立连接、构建学习网络,即进行学习的自组织;同时,课程组织者设定学习主题、安排专家互动、推荐学习资源、促进分享和协作,承担大量幕后支持工作,即进行学习的他组织。高自主性和高退出率在关联主义MOOC中并存,作为他组织的学习支持应遵循学习的自组织规律,实现学习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史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在出席2017(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时,发表了名为《在线学习与MOOC:愿景与路径》的主题报告(详见本刊2017年12月刊),针对业界不断质疑的“MOOC已死”,他认为“MOOC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个人学习,而不是个性化学习。未来,学生就是教师。”他断言,MOOC大发展的时代远未到来。对于Downes这些观点,国内的专家也有话想说,本期推出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竹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MOOC,中文也称为"慕课")已经风靡全球,在进入中国之后亦受到广泛关注,关于MOOC的争论也正在不同层面展开。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对于MOOC的内涵、特征和影响等诸多问题,目前需要"冷思考",进行学术层面多学科、多视角的理性探讨,进行扎扎实实的实践探索。《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和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于2013年10月13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主题为"MOOC:颠覆与创新?"的第4次"中国远程教育青年学者论坛"。来自普通高校、国家开放大学、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十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勾学荣和《中国远程教育》杂志总编冯琳主持了此次研讨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主编严冰做了总结发言。本次论坛中涉及的问题包括:MOOC的本质特征是什么?MOOC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有怎样的启示?MOOC在教与学的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其对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乃至终身学习的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MOOC发展与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构建、教育服务业发展等有怎样的关联,在产业及商业模式方面显现了怎样的路径?为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哪些新的可能和探索空间?MOOC登陆中国后显现了哪些特点?在MOOC的本土发展中有哪些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与会青年学者们围绕上述话题作了热烈的发言和积极的互动讨论。我们将与会各位的发言整理成文,以飨读者,并期望得到更多的回应,看到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往研究发现,大量MOOC学习者中途退出,课程完成率非常低,这个现象一直困扰着MOOC授课教师和MOOC平台所有者,低课程完成率不是期望的目标,也不利于MOOC的持续发展,许多授课教师和研究者试图改变这种状况,这个现象也因此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分析在此背景下哪些因素对学习者的课程参与和课程完成产生影响,并基于分析结果给出建议,本研究以"学堂在线"(xuetang X)平台的"电路原理一"课程数据为基础,使用Tobit和Logit两个定量分析模型,分别对MOOC学习者的课程参与和完成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习者的课程学习动机越强,学习者在课程讨论区和Wiki表现越活跃,即课程参与度越高,同时更有可能学完课程;课程注册时间越早,学习者越容易完成课程学习,也会较多地参与课程讨论;相对于非高校学习者,高校的学习者在讨论区中表现更活跃;个体课程参与度对其他学习者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这些发现对于MOOC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为全世界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在线课程的低完成率给学习者带来巨大的困扰,了解学习的困难和提供学习支持对学习者极其重要。以Coursera平台上在线课程《红楼梦》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论坛数据分析,结果显示MOOC学习困难集中在内容理解难度大,时间投入多、自我管理欠缺、互评标准把握不准和平台操作等方面,学习者希望从推送相关资料、增加视频交流、提供随时笔记、反馈个性化学习体验等方面得到学习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化学与社会"MOOC的设计、制作以及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使用情况,指出MOOC的建设过程是对原课程的提炼、浓缩和总结,MOOC的制作应量体裁衣,因"课"制宜。  相似文献   

12.
张勇 《西部素质教育》2019,(24):117-118
文章首先阐述了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职"Android程序开发"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职"Android程序开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课程前期准备、教学具体应用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最后对应用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王娇  袁薇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4):218-220
为提高MOOC质量,提出“三位一体”计算机类MOOC建设与运行模式,即以精细化的学习资源为基础,以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活动为核心,以运行协同的教师团队为支撑。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具体分析学习资源建设、学习活动设计与教师团队组织的指导思想及具体过程,为计算机类MOOC建设与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球教育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传统海外名校纷纷借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之风大举进入在线教育,陆续设立"Coursera"和"ed X"等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免费课程,2012年更被称为MOOC元年。目前MOOC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国内大学MOOC行动风生水起。继清华大学发布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学堂在线"向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时代,研究生课程需要新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凸显创新能力,课程设置强调意义建构,课程实施关注学习情境;研究生课程资源需要进行重组:课程资源从专有走向共享,资源获取突破时间和空间界限;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发生根本性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流程的重构,学习方式强调自组织学习,评价方式从单一走向多维。在"互联网+"时代,我国研究生课程要树立"互联网+课程"深度融合的理念,打造泛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多路径师生学习共同体以及推行MOOC课程的认可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后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伴随着大规模在线公开课MOOCs的快速发展,在线学习出现了一些新样式,如SPOC、MOOL、DOCC、MOOR等,成为MOOCs家族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因此提出目前已进入"后MOOC"时期。本文首先阐述了什么是"后MOOC"时期,然后分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在线学习新样式,最后从问题视角、教育假设、教育理念、学习范式等方面对这些新样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关于MOOCs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7.
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实践发展先于学界关于MOOC的理论研究。通过对MOOC进行文献分析、参与观察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MOOC的内涵主要从课程形态、教育模式和知识创新三个维度诠释。根据MOOC的学习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形式,MOOC的教学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基于内容的MOOC、基于网络的MOOC和基于任务的MOOC。与传统课程相比,MOOC具有规模大、开放性、网络化、个性化和参与性等内在特征,拥有包括在线学习有效性、精细掌握学习、学伴交互协作和复杂系统自组织等核心学习机制。在线学习有效性机制揭示MOOC构成要素对其教学效果的效应机理,精细掌握学习机制和学伴交互协作机制阐释MOOC核心要素的学习机理和作用机制,复杂系统自组织机制解释MOOC的动态演化过程、自组织涌现现象和后现代课程特征。  相似文献   

18.
MOOC的本质属性是在线课程或者说是网络课程。作为大学的教学改革,关注MOOC的网络学习特性才是MOOC真正的教学价值所在。准确把握MOOC的理念和价值必须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学习生态环境下的教与学,必须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如何深刻地变革着传统教育。陕西师范大学以MOOC浪潮为契机,加快推进学校本科教学信息化建设,旨在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创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促进传统教育的转型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李想的学习成绩是班上最好的,当老师出的题特别难时,班里往往就只有他能解出来。因此,向他请教作业、借课堂笔记的同学都很多。 突然有一天,李想居然在班上明码标价,向他请教作业5分钟收费2元,借一次课堂笔记收费1元,以此类推,谁若有学习问题求教于他,就自备零钱。大家傻眼了,不知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相似文献   

20.
臧伟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377-378
"翻转"课堂与MOOC(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都是随着科技进步和教育理念变革产物,它们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学习模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体验式教学也是近些年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本论文通过比较这三者的区别与联系旨在探讨它们所具有共通的教育理念以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