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8,(4):F0003-F0003
恩施土司城位于恩施市西北,占地面积300余亩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艺术:位于民族文化区中心的土家族“九进堂”,将土家族传统的干栏民居吊脚楼、摆手堂、官言堂、书院、月台、戏楼等融为一体,亭榭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赏心悦目,雕花门窗原始古朴,  相似文献   

2.
阐述大理古代雕刻印刷的兴起,各个时期雕刻印刷的基本概况,以及雕刻印刷对大理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古代广东地处南疆僻壤,远离中原,但其历史文化与中原密不可分.造纸术和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两种,它们是中国古代图书产生发展的基本要素.文章从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广东先民记载事物及其在生活劳动过程中雕刻印刷意识行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揭示史前广东雕刻印刷的历史文物、广东地区雕版印刷历史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与中原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古代徽派建筑中的装饰雕刻起到点缀美化建筑构件、烘托建筑文化气氛的作用,是徽派建筑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在现代建筑中,随着装饰艺术的发展,传统的装饰雕刻成为表达建筑文化的主体,并在现代建筑环境中与多种表现手法相融合,成为艺术的作品。该文通过现代徽派建筑装饰雕刻的成功案例,对徽雕的工艺内涵,文化意义以及其传承发展分别进行了分析、挖掘以及诠释。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民俗最能反映土家族历史的“生活相”,是记录土家族发展、演进历史的最重要符号.在长期的岁月流变中,土家族民俗在不断变异,但民俗传播过程中的误读是土家族民俗传播中更为突出的信息失真现象,不利于外界准确认识土家族民俗.本文以“改土归流”和土司“初夜权”为例,阐释了这种误读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正>"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镆帖花花。"根据民间风俗传统,农历腊月二十八这天,除了发面做馍以外,还要"帖花花",也就是帖年画、春联和窗花。南北各地农村在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以此达到辞旧迎新、接福纳祥、渲染气氛的目的。窗花是民间剪纸中最为普及的品种,它起源于西汉,发展于南北朝,繁盛于明清时期,其他剪纸品种都是在窗花基础上发展与延伸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着悠久的家具发展历史。家具作为人类文明社会的重要象征,在中国已经有着数千年发展历程。在明朝时期,我国的家具制作艺术发展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受中国古代灿烂繁盛的文学文化影响,明代家具工艺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使用功能,而是通过雕刻装饰等艺术手法,表现出卓越的艺术效果与人文内涵。在明代,家具雕刻装饰的文化艺术水平也达到了历史巅峰。雕刻是明式家具装饰图形的最常见手段,也是明式家具制作中的重要工艺。明式家具的雕刻装饰图像精致典雅,美轮美奂,充分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内涵,十分富有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诫是我国宋朝著名的建筑家,曾经为宋代皇室修建诸多皇家建筑。李诫两度编纂《营造法式》,将古代建筑学的理念、工匠的经验等都融合了进去,提出"材、分"模数制,总结四种雕刻方法,为古代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文化的精粹,历史悠久;是土家族人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发明出来的织造物,与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土家族祭祀、婚嫁等重大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信物或神物。文章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访谈,从土家织锦技艺的工艺流程、特征、传承等方面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对土家织锦的传承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卜荔娜 《兰台世界》2012,(22):53-54
中国古代园林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由单一的作为建筑形式的存在演变为集绘画、雕刻、山水、建筑以及诗文等各种艺术形式综合体的存在。中国古代园林这一融汇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无论是在我国建筑史还是艺术史上,中国古代园林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古代园林仍能寻觅到其踪迹,有的已经变  相似文献   

11.
雕刻木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印刷术最重要的印刷方法,也是先贤留给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与物质典范。即使在今天,雕版木版印刷的美也仍然是其他印刷方式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12.
明代“按鉴”演义与建阳刻书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成熟的章回小说是从“按鉴”开始的,“按鉴”成为明代历史演义的基本面貌。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与福建建阳刻书密切相关。建阳是中国古代刻书中心之一,在宋代率先雕刻经史著作,至于今日尚存的刻本中,仍以史部为其大宗,而在史部中,又以普及性的通鉴类图书占绝大多数。正是这样的刻书背景决定了建阳书坊最早产生刊刻“按鉴”小说的创意,大量“按鉴”小说的编撰和刊刻使历史演义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影响深远之大宗。  相似文献   

13.
毕达格拉斯(约公元前582-公元前500) —一古代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格拉斯(Pythangoras)的父亲内萨库斯是一个富有的宝石雕刻匠和批发商,他从小就跟父亲学会了在金属上雕刻花纹的手艺,但其浓厚的兴趣却在数学和音乐方面。因此,他在青年时代就到当时在天文学、数学和医学都比较发达的埃及去旅行和考察。据公元前三世纪的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的图书馆长卡利马  相似文献   

14.
<正>艺术奇葩——山东汉代画像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汉代人以石为地、以刀代笔雕刻在墓室、祠堂、门阙等建筑物上的石刻艺术品。作为我国古代为墓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汉画像石刻融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历史故事于一体,主题鲜明,深沉雄大,体现了大汉帝国的时代特色和豪迈情怀。  相似文献   

15.
林子雄 《图书馆论坛》2000,20(5):97-100
在现代出版的关于讲述古籍版本和研究古代印刷的书籍中 ,人们往往把昔日从事书版雕刻及书籍印刷的工人称为刻工 ,又称刊工 ,印工。事实上 ,在古代并无“刻工”的称谓 ,五代时 ,雕刻书板的工人自称“匠人” ;宋代刻工 ,称为雕字、刊字、镌手、雕印人、雕经作头 ;明代刻工 ,称为刊字人、剞劂氏、梓匠、匠氏、匠、刻书人、刻字人等。① 清代则称刻工为梓工、梓人等。古时候 ,刻工地位是很低微的 ,关于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 ,史书甚少涉及 ,因此鲜为人知。广东地处祖国南疆 ,古代图书出版业相对落后 ,刻工历史资料更是少之又少 ,兹将搜集多年的关…  相似文献   

16.
在西北,一提到雕刻,人们会自然想到河州的雕刻艺术,尤其是河州回族的砖雕。其实西北回族建筑中,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到今天,都广泛地运用许许多多点缀性雕刻。这些点缀品,如同西北回族建筑一样,形成了自己的类型或风格。雕刻艺术是依附于建筑实体而存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建筑主体造型艺术的发展和深化。西北回族的雕刻装饰是建筑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雕刻作  相似文献   

17.
独具特色的恩施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歌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本文以恩施土家族民歌为研究对象,运用符号学方法,对其中具有日常行为规训意识的歌词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恩施土家族民歌具有强烈的日常行为规训功能,这些功能不仅提升了恩施土家族民歌的传播价值,同时对恩施土家族民歌的传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对北方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能比那些美丽的冰窗花更能勾起童年的记忆了。那时候,大家住的都是平房,也没有暖气,更没有双层保温玻璃。每一个寒冬的清晨,从被窝里探出头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窗上的这些冰花:茂密的森林、险峻的峰恋、湍急的溪流、怒放的花丛,摇曳多姿的热带植物,其间还有翩翩飞鸟、奔马以及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动物……太阳升起后,金色的阳光在窗外闪烁,让窗花世界变得分外辉煌灿烂。随着屋内的炉火也渐旺,窗花开始融化,慢慢地消失。然而,当又一个黎明到来  相似文献   

19.
印刷术由中国发明,源于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是以汉字的产生、发展为主体要素,各种相关条件长期积累、渐进的必然结果。汉字是印刷的主要对象,没有汉字及汉字的成熟,就不会有印刷术。在中国6000年汉字演变发展中,汉字先后依附于多种不同材质、不同形式的载体,在不同材质上雕刻文字,为印刷术发明提供了技术  相似文献   

20.
恩施土家族堂戏的现状调查及非遗建档保护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堂戏作为恩施土家族族群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地方戏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备受关注。文章对土家族堂戏及其生存保护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了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系统阐述了对土家族堂戏开展非遗建档的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