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人才是核心.评价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其中德光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正,家庭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作为父母应如何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方法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朱巧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6S):150-150,22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人才是核心。评价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其中德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正。家庭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作为父母应如何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方法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虽然有很长时间在学校读书,但是在家庭的时间也是非常长的,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未成年人的影响非常重要,家庭教育也是孩子得以健康成长的关键,对于山区地区九年教育教育中,实现家校共育的创想,必然是有一定难度,但是这对孩子健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也是终身受教育的永恒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不可替代的终生教师。所以,家长的教育观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美国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观念和做法方面做一些粗浅的介绍以期能对中国的家长有所启示,为中国的家长们更好地培养孩子提供一点儿可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隋明兰 《科教文汇》2009,(18):241-241
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也是终身受教育的永恒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不可替代的终生教师。所以,家长的教育观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美国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观念和做法方面做一些粗浅的介绍以期能对中国的家长有所启示,为中国的家长们更好地培养孩子提供一点儿可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记得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的便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当一个小生命刚刚来到这世上时,似乎只会吃,只会用哭声来告诉人们他的到来。但后来这些小生命都成长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是教育改变了他们,是教育给了他们未来。孩子出生后,首先要接触到的便是父母,便是家庭,因此,家庭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港湾,还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地方。家庭环境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品质的塑造,并且这些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则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因此,家长的教育水平与教育态度、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况且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单从我们这里双休日和节假日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的爆满就足以证明。有的家长还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有时候却是事与违愿,电视上、报刊上经常报道的某某孩子父母硬逼着孩子弹琴,而孩子是一点兴趣也没有,父母也许是要面子,或是真想孩子好,但是却没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作用。儿童个性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样重要,家庭教育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有差别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不同的儿童个性。儿童在关键期内要养成良好的个性,离不开科学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本文主要讲述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个性形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终生的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成长和发展;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优势在于其具有延续性和终生性的特点,家是培养孩子最好的环境,父母教育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在当今中国社会中,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教育的重视度提高,幼儿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和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中心和希望,亦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父母作为幼儿成长发展中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一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家长对幼儿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就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模仿力比较强,而家长是孩子成长环境中的主要陪伴者,家长的言  相似文献   

11.
廖小红 《科教文汇》2007,(3S):66-66
本文通过重点对家庭德育环境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家庭德育环境对孩子品德的形成影响非常大。也指出了家庭德育环境的特征,即情感教育的感染性、家庭德育环境的长期性和全面性以及家庭德育环境的导向性。最后提出了优化家庭德育环境的几点措施,分别为家长应该有正确教育孩子的观念;要求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以身作则,形成良好家风;教育家长规范孩子的一言一行;选择民主的教育方式,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促进孩子的发展;要将家庭道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和社区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家庭德育环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重点对家庭德育环境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家庭德育环境对孩子品德的形成影响非常大.也指出了家庭德育环境的特征,即情感教育的感染性、家庭德育环境的长期性和全面性以及家庭德育环境的导向性.最后提出了优化家庭德育环境的几点措施,分别为家长应该有正确教育孩子的观念;要求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以身作则,形成良好家风;教育家长规范孩子的一言一行;选择民主的教育方式,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促进孩子的发展;要将家庭道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和社区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外出打工已成为广大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家中,随之而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孩子们在学校外很难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此外缺少阅读环境也是导致留守儿童阅读缺失的重要原因。而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对这一弱势群体进行文化关怀,帮助他们改善阅读环境,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庭教养的方式影响孩子的各方面,本文主要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分析特别的家庭教育案例,提出一些自己关于如何给予幼儿正确家庭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性格和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家庭的影响。本文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庭成员的关系、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等方面分析家庭状况对高中生厌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     
陈家忠 《金秋科苑》2009,(21):80-80
众所周知,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问题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抓好对孩子的教育,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材?这个问题业已成为今天的父母亲津津乐道又大伤脑筋的沉重话题。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     
陈家忠 《今日科苑》2009,(21):80-80
众所周知,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问题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抓好对孩子的教育,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材?这个问题业已成为今天的父母亲津津乐道又大伤脑筋的沉重话题。  相似文献   

18.
发展依靠创新,而创新须有创新人才。人才的培养应从婴幼儿开始。在婴幼儿阶段“教不当,父母过”。为人父母对教育子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教育婴幼儿?应当引起家长、老师和全社会的关注。美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对婴幼儿的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有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孩子与父母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有些在外打工的父母出于愧疚,对孩子有求必应,这种监护权的缺失和畸形补偿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价值观的形  相似文献   

20.
李莉 《科教文汇》2009,(17):83-83
人之初决定大未来,据大脑生理学家们的研究报告指出:儿童的智力和性格从出生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而且这3年具有天才的吸收能力,被称为教育的黄金时机。假如不能把握这个时期,孩子的年龄愈大,启发、培养的功夫就会愈费力,效果也就愈差了。我们对我乡0~3岁婴幼儿家庭育儿现状进行了调查,在调查问卷中发现,在农村0-3岁婴幼儿的教养存在很多问题:因为0—3岁的婴幼儿大多是由爷爷奶奶照管。父母大多都在外打工,而祖辈家长将孩子视为“小太阳”,过分的溺爱,一般只关心让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不出差错,重视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而忽视了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而父母们又忙于工作或盲目教育,对孩子期望过高,和孩子玩耍交流的机会又太少,亲子关系比较淡漠,忽略了婴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的培养。而良好的家庭亲子教育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开展农村家庭亲子教育的指导活动成为一件非常迫切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